专栏名称: 龙门
面向中产阶层,探讨和传播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精彩生活的人生智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龙门

郁闷!高房价是如何在骂声中成为现实的?

龙门  · 公众号  ·  · 2018-04-11 19:04

正文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
龙门
Longmen518
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
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

作者 : A先生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前言:

你们都骂高房价,我顶着骂名为它 说句话。


1

批判高房价


关于高房价的批判很多,集中在:


老百姓为了一套房,背负了一座债务大山,成为房奴;

高房价虹吸资金,抽干了实体经济的金融血液,让实体萧条;

高房价阻碍了年轻人安居城市,没希望/没安全/没幸福/阶层固化/流动停滞;

高房价让年轻人结不了婚,城里单身增多;高房价经济压力太大,人们不愿生孩;

……


说得有没道理?有。但只是宏大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所以很容易从另一个侧面怼回去:


老百姓确实背负了债务大山,但有房住了啊、甚至住的更宽敞了,非洲没有房奴,所以很多人住在茅草屋里;

钱是聪明逐利的,哪收益高就往哪跑,与其说实体萧条,不如说是产能过剩,这是市场出清;

便利的城市是上一辈辛苦建设出来的,年轻人凭什么不辛苦付出就平白无故的享用?

没房不结婚的人,到底是更看重物质还是更看重感情?因养育成本太高而不愿生孩子的人,有没有过度花费养育、太矫情了?

……

利益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就高房价问题争论个三天三夜也不会有个结果。


作为米筐投资的读者,我希望你是个理智、成熟的人,而它的前提是先控制情绪、再闭住嘴巴、暂时抛弃所谓的政治正确,听完别人的话后再发表评论。


观点:高房价在城市建设、拉动经济、财富创造、资产传承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甚至添砖加瓦的作用。


2

高房价的好处


高房价的坏处,你听了很多、甚至还感同身受,这也很好理解——人们总是对痛苦的东西、负面的东西记忆更加深刻,而对享用的东西、正面的东西则觉得理当如此、本来就该这样。于是,我就发现了高房价的如下积极作用:


1 助力当地城市建设


高房价构成的大头是土地价格、及政府各项税费,占比50%以上,看看新闻报道中的“新房楼面价已高过周边二手房售价”就知道了。


这些巨额收入都归了地方财政,城市拿了这些钱做什么?不是被官员贪污、也不是被相关利益群体分了,而是绝大部分投入了城市公共基础建设——地铁、道路、高架桥、绿地公园、学校医院等。



或者可以说:每一座美丽、现代化的城市,都是背负债务大山的房奴提供资金建设的——以高房价为介质,转移了资金、背负了杠杆,成就了便利的都市。


2 聚集资金成资本


对于早期购置房产的人来说,高房价让其平白无故的获得一笔巨额财富——以出售或银行贷款的形式实现。出售是接盘者的财富转移,贷款是社会资金的转移,其本质都是巨额资金的聚集、并由此形成资本。


想开店办厂做生意办实业、想为公司筹措流动资金、想挽救濒临破产的企业……卖房或抵押一套房后,救命的资金就来了。高房价可以把社会资金聚集起来,让有房的人赢得一笔资本。在银行征信体系还不完善的当下,高房价下的房子是最好的信用背书工具。


以上两条足以说明,高房价在资金筹集上的积极作用,从物质财富的定量考核上——而非精神幸福的定性感受上(定性就没标准:有人吃碗面条很满足,有人山珍海味也不快乐),是有效的。但是我又总结了以下两条。


3 高素质人群聚集


高房价会抬高城市进入门槛,吸引有钱人、有才人的聚集,实现G/D端人口置换(这确实TM的政治不正确),就像当下京沪一样。


高素质人群的聚集,会带来思想、观念、技术、科技、管理的碰撞,进而带来研发创新、技术进步、经济发展。


这有什么用?涓滴效应、或者外溢效应。更发达的科技、更多有钱人的消费,会把好处传递给上下游人群,从而让差一些的人群、再差一些的人群也能受益。别光想着贫富分化,还要想着社会整体蛋糕的大小,先有财富,才有分配的可能啊。


4 大资金的蓄水池


京沪房价高,一般房子500万以上,质量稍好些、面积稍大些的动辄千万,这么高的总价有啥好处?能成为大资金的蓄水池。


我们知道,只有大池子、大水时才能盛下大鱼。同样,只有高房价、高总价的城市才能盛下大额的资金。对于高净值人群,寻找到可靠的资金附着物、实现财富/资产的代际传承,京沪深一类的高房价城市绝对是理想选择。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是矛盾的、是复杂的、是对立统一的、是好坏交融的,简单化的思考和情绪化的表达,只会偏离轨道(如果再严谨表达,就是看好的方面多些,还是坏的方面多些,学会取舍)。现在都强调认知升级,那就尝试下在脑中保持两种对立的观点,并且仍能正常行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