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迫使合资汽车品牌改善销量和利润状况,一汽-大众出现大规模人事变动。新任命的高层领导意图通过改革和资源扶持来改善公司运营状况。一汽-大众面临新能源转型的挑战,需要突破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公司产品策略、市场竞争态势和新能源转型等方面都存在风险和挑战。未来规划包括推出新产品和新能源车型以应对市场变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汽-大众面临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
为了应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和市场竞争,一汽-大众进行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和战略调整。包括高层领导的任命和中层经理的变动,旨在改善销量下滑和利润承压的困境。
关键观点2: 一汽-大众面临新能源转型的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汽-大众面临转型的压力和挑战。公司需要突破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深化改革,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关键观点3: 公司产品和市场策略风险
一汽-大众在产品策略、市场竞争态势和新能源转型等方面都存在风险和挑战。公司需要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和新能源车型,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关键观点4: 未来规划和新产品推出
未来20个月,一汽-大众将推出19款新产品,包括新能源车型,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同时,公司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增加出口业务,拓展海外市场。
正文
中国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迫使合资汽车品牌需要打破常规,采取更直接有效的举措改善销量下滑和利润承压的窘境。界面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本周一汽-大众再现大规模人事变动,涉及各品牌营销、市场及各战区近30位中层经理干部。一位一汽集团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指出,如此规模的人事变动在一汽集团内部相当少见。而在不到一个月前,一汽-大众高层人事换防。中国一汽常委、副总经理陈彬兼任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吴迎凯接替聂强担任一汽-大众副总经理及销售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此项高层任命也不同寻常。作为一汽集团党委常委,陈彬是首位由中国一汽集团常委班子成员,亲自到一线挂帅合资公司总经理。“高配”掌舵意在让一汽-大众获得集团高层更多的资源扶持。另据多位熟悉一汽-大众事宜的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一汽集团习惯在内部提拔高层,而陈彬并无一汽集团工作经历。他在东风汽车集团工作数年,曾担任神龙汽车总经理一职。“这说明一汽-大众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跳出原有的工作思维惯性去管理运营企业。”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梅松林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出生于1976年的陈彬还相当年轻,这让他在改革行动上更为敏捷。上述一汽集团内部人士告诉界面新闻,陈彬上任以来动作迅速,并没有所谓的人事变动过渡期。他首先在内部召开3000余人的内部动员会,紧接着密集走访了捷达、大众、奥迪三大品牌的核心经销商。据悉,陈彬对去年一汽奥迪经销商转投鸿蒙智行所造成的舆论波动不满,并强化了渠道管理和传播。近期一汽奥迪对外释放信息称,第一季度将新增10家经销商门店,覆盖更多城市区域。一位内部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此次大规模的中层员工调整并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这受益于一汽集团独有的人才选拔机制。界面新闻获悉,一汽集团的干部选拔机制为AC测评,是建立内部人才库的重要机制。由于每个人只有三次晋升管理岗的机会,员工会相当慎重参与考核。这套系统最大程度减轻了人事任命风险和刺激员工能力提升。吴迎凯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此次一汽-大众在选拔人才过程中,还首次加入了民主测评机制,评价体系为“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这次调整可以说是空前的,是一汽-大众内部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深化改革的人事变动,是绝无仅有的。”过往一汽-大众转型急迫性不如南方汽车企业。这家老牌汽车企业身处东北地区,当地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较高,且受气候影响替换新能源车的意愿不强烈。但去年一汽-大众销量明显承压,累计整车批发销量为160万辆,同比下滑13.5%,远高于上汽大众的下滑幅度。梅松林表示,合资品牌没有预料到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如此迅速,而前者在运营效率、产品开发、用户理解和成本管控上,都无法与后者相竞争。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突破65%。在新能源转型的冲击下,缺少市场影响力电动汽车产品的一汽-大众只能固守燃油车基盘。通过老客户的口碑服务、质量管控以及大力度降价促销手段,勉励维持合资品牌销冠的位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颜伟向界面新闻采访指出,去年纯燃油车受到混动快速增长的替换影响较大,尤其在中低端车型上,消费者更为看重电车优于燃油车的经济性。去年一汽-大众意识到转型难度,曾内部曾内部发布名为“突围行动”的推送称,“正处于最后的,唯一的窗口期”。一位一汽-大众员工告诉界面新闻,内部深刻感受到市场的寒意。一汽-大众强化企业内部数字化转型,也要求全体员工参与测试新版APP和车机功能。此前界面新闻报道,一汽-大众着手开发自研车型,且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但还没有确定最终的技术路线和核心供应商。这一车型是放在已有合资品牌旗下售卖,亦或是单独成立新品牌,内部也尚未有确切消息传出。一汽奥迪去年销量61.1万辆,重回国产燃油车市场份额第一,但这主要受益于终端高折扣率。今年将是一汽奥迪的产品大年,搭载华为高阶智驾的奥迪A5L即将上市,且全新电动汽车平台PPE的首款纯电动车也将在今年上市。一汽奥迪希望通过借助华为在高阶智驾的强大品牌影响力和技术能力,快速弥补智能化的短板。中国汽车消费者正建立起对高阶智驾的明确需求。尤其对中高价位的智能电动汽车而言,包含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内的高阶智驾,将逐渐成为难以让消费者妥协的“必含项”,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吴钊向界面新闻指出,消费者会因为汽车厂商不具备高阶智驾能力和规划而将其排除在外。即使现在智驾的长版效应还不明显,但不能成为汽车公司能力的短板。相较之下,押注一汽奥迪面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车型奥迪Q6L e-tron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多位内部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由于工厂投产延期、软件功能频繁跳票,未能按原定计划发布的奥迪Q6L e-tron很大概率将陷入上市即落后的尴尬局面。而PPE首款产品如果没有一炮而响,将进一步加深消费者对合资电动汽车的不信任。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将很难被逆转。一汽-大众定价最低的捷达品牌受到行业价格战影响最大,去年卖出12万辆。为寻找出路,捷达在去年正式开启出海,今年还将启动中东、非洲、南美等地的出口业务。梅松林指出,在增量市场时期,一汽-大众布局捷达、大众和奥迪高中低三大品牌,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但是,随着主流合资品牌价格持续下探,捷达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其作为合资低价车的光环不复存在。多位分析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一汽-大众想要转型成功困难重重。根据行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仍有渗透率将全年迈过50%。叠加上今年是一汽-大众人事变动喀什新战略探索的首年,可能会面临更多的风险。李颜伟认为,这家合资企业龙头应继续加大在燃油车的投入,稳住基盘的同时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这是一汽-大众数十年来积攒的核心竞争力。在他看来,新能源车发展窗口期即将结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有望得到一定回升。按照规划,未来20个月一汽-大众旗下三大品牌将推出19款新产品,包括大众品牌三月底上市的探岳L、三季度上市的全新速腾L;奥迪品牌的全新奥迪A5等5款新车;捷达品牌的VS8等5款新车。同时,全新增程和插混车型计划于2026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