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欧商业评论
“思维力成就决策力”,《中欧商业评论》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强大的资源优势,以最深入和前瞻性的触角,透析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为中国企业提供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提升中国商业精英的思维力、决策力、领导力,被誉为 “商业决策必读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DeepSeek的意义不仅止于改变AI游戏规则 ·  昨天  
商业洞察  ·  中日钢铁大决战! ·  6 天前  
商业洞察  ·  县城“老头乐”,天塌了! ·  6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内蒙青年爆改家业,羊绒老牌年入35亿 ·  4 天前  
FT中文网  ·  中国在日本的电视市场抢尽风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欧商业评论

醒醒吧,男神女神都离婚了,你还在谈“忠诚度”?!

中欧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6-09-22 11:58

正文

编者按

西式婚礼上有一句誓词是“我将永远忠诚地爱着你(I will love you faithfully)。即便如此,西方国家的离婚率也居高不下。“忠诚”说出来容易,执行却很难。企业也期望员工对公司忠诚,期望顾客对产品忠诚,但这些, 都是基于不现实的人性假设。

文 / 风里_李峰


这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就像许多童话故事中的精灵一样虚无缥缈,偏偏却有不少浪漫得可爱的人痴心不改地信。忠诚度就属此类。


不忠是基因注定

有些难过,但这也是事实


中国文人用鸳鸯象征忠贞爱情。然而在西方人的眼里,鸳鸯属于鸭科,而鸭子一般都是淫乱的。在他们的文化里面,脖子颀长的另一种鸭科动物——天鹅,才是忠贞爱情的象征。

古人的直觉与科学研究的发现有着某种一致性:鸟类的忠诚的确值得哺乳类动物学习。90%的鸟类物种是一夫一妻制,而哺乳类物种只有3%是一夫一妻制。然而,一夫一妻并不意味着忠诚。利用DNA指纹图谱技术,行为科学家发现: 一夫一妻制的鸟类“夫妻”抚育的后代中,有10%~40%不是“丈夫”所生。 科学家达成共识: 几乎所有动物的本性都是不忠。


有个英文网站叫做infidelity facts(“不忠信息网”),它公布的数据挺“雷人”:第一,不忠的人居然超过半数;第二,女人跟男人一样喜欢偷腥。

看到这儿,你还指望有人对你忠诚?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巴拉什的文章标题很绝:《想要对方忠诚?去跟虫子结婚!》研究发现,只有凤毛麟角的物种才是基因注定的一夫一妻制,例如某种名字很复杂的寄生虫(diplozoon paradoxum),它寄生在鱼的肠子里。


早知如此,古人的爱情诗就会写成这样:“文彩一对虫,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跟诗人相比,科学家真是一群暴殄天物、焚琴煮鹤的人。


理清三条情感线

激情、手足情和承诺


心理学家关于爱情的理论大同小异。罗伯特·斯滕伯格画了恋爱和婚姻关系中的三条情感曲线。


第一条曲线是激情(passion),激情说穿了就是性的吸引混合着相互的理想化,伴随着不安全感和迷恋;


第二条曲线是手足情(intimacy),心理距离很近,是左手对右手的感情;


第三条曲线是承诺(commitment),是想一直在一起的愿望。

三条曲线的走势不同:激情来去匆匆,手足情和承诺则与日俱增。热恋阶段激情很高,承诺次之,手足情相对最少;老夫老妻阶段承诺最高,手足情次之,激情降至最低。文学中的爱情主要成分是激情。

所以,为爱情而结婚的婚姻不能稳定,我称之为“好莱坞影星模式”。视爱情为食物和氧气的文艺青年很容易受到诱惑而出轨或离婚。

品牌忠诚度?呵呵

果粉之前还有诺基亚粉呢!


我在一家国际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工作期间,一个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监测品牌忠诚度。为了客观衡量品牌忠诚度,我们问消费者三个标准问题:


  • 你对这个品牌满意吗?

  • 你会再购买这个品牌吗?

  • 你会向别人推荐这个品牌吗?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问两个特别煽情的问题:


  • 你愿意为这个品牌工作吗?

  • 如果世上没有这个品牌,你会不会怅然若失?

爱情的三个元素:“激情、手足情、承诺”,完全适用于品牌。


如果你够老,你的第一个输入法应该是微软拼音,当时你很满意,因为你别无选择。后来,你义无反顾地抛弃了微软拼音,选择了清华紫光;很快你又一次见异思迁,跟搜狗缠绵。输入法就是一个使用者毫无节操的品类。社交媒体也一样,虽然微信现在这么火,但只要一个更好的社交媒体出现,用户将义无反顾地背弃微信。

你可能会说,输入法属于低投入品类。那么在高投入品类,品牌忠诚度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也许你还记得你的第一部车,可能是大众或者类似的品牌:外表可爱,内心质朴、手动挡、价格平易可亲,她带给你的兴奋有如初恋。不过,你的第二部车不太可能是大众,很可能是宝马;第三部车不太可能是宝马,而是保时捷……你的品牌忠诚度何在?

人类不能在两性关系中释放的本能冲动,在品牌关系中可以得到彻底的解放。觉醒的营销专家正在呼吁: 别再奢谈品牌忠诚度了,回归最简单的概念:品牌认知、口碑以及品牌带来的美好联想。

互联网让品牌忠诚度变得更加虚无缥缈。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现在,变化的速度更快了。口碑的快速传播可以让品牌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也可以一夜间名声扫地。明智的商家把钱花在维护品牌资产而非品牌忠诚度上。

培育员工忠诚度?你out了

员工可能属于行业,但不属于公司


企业家经常问我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找到有忠诚度的高层管理者?

我的回答通常是:忠诚度不是一个人的品质,而是一个关系的品质。忠诚度是由两个人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一个人的个性决定的。你对他忠诚,他才有可能对你忠诚。潜台词是:即使你对他忠诚,他也不一定对你忠诚;但是如果你对他不忠诚,他一定对你不忠诚。

现实是,多数企业的本性是唯利是图。为了股东利益牺牲员工利益、动辄削减人力资源成本甚至裁员。被奉为英雄的前GE的CEO杰克·韦尔奇甚至关闭盈利的企业,让数万员工失业,只是因为它们不能确保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地位。


我第一次加入公司,心情就如初恋。这家公司是如此完美,老板热情欢迎我的到来,说:“我们等你等了一年,有八十多个人被筛选掉,面试你的美国人给了你一个WOW!”突然,他话锋一转,让我的心凉了半截:“我希望你能跟我们一同走个三年五载!”我当时想:“这么热情的期待,才三年五载啊!”到底人家是过来人,我果然只待了三年就离开了。蜜月期过后,我经历了痛苦的冲突期和艰难的适应期。我先是活下来了,第二年开始出彩,第三年开始有疲惫感,并开始在外面的世界寻找新的挑战。

寻求忠诚度的企业家,心智模式还停滞在奴隶社会。在现代社会,忠诚度这个词已经out了。员工也许属于行业,但不属于企业,这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不光我这么看,很多专家都发出类似感悟,《哈佛商业评论》的作者塔米·埃里克森认为,用忠诚换取安全感的模式已经消亡。


像谈恋爱一样做生意

至少,人对自己是忠诚的


人对人不忠诚,人对品牌不忠诚,人对组织不忠诚。所有基于忠诚度的关系管理、品牌管理、企业管理,都是基于不现实的人性假设。那么,我们的出路何在?

希望在于,人毕竟对自己忠诚。人忠诚于自己的感觉,感觉虽然不能持久,但真实而强大。所以,出路在于我们必须放弃虚幻的忠诚度概念,开始学习像恋爱一样做生意、做品牌、做事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商业洞察  ·  中日钢铁大决战!
6 天前
商业洞察  ·  县城“老头乐”,天塌了!
6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内蒙青年爆改家业,羊绒老牌年入35亿
4 天前
FT中文网  ·  中国在日本的电视市场抢尽风头
4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新年你最需要去做的20件事
8 年前
生活知识讲堂  ·  夫妻间道歉的幽默(值得一看!)
7 年前
格上私募圈  ·  步步优秀,最终平庸?
7 年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东航乘客托运金毛犬被告知丢失,找回时千疮百孔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