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4 天前  
凤凰网读书  ·  抢先一步吸饱春天 ·  2 天前  
上海书评  ·  刘焱谈古代中国的医、药与文化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117岁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冲上热搜,养生秘诀曝光:饮食第三,睡觉第二,第一很多人做不到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08-28 06:2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世界最长寿老人玛丽亚·布兰亚斯·莫雷拉的健康长寿秘诀,总结出三点长寿秘诀:健康饮食、优质睡眠和养好心态。文章提供了关于中老年人在饮食方面的一些建议,并分享了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和调节心态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健康饮食:均衡摄入营养,不挑食,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

莫雷拉强调不节食,什么都吃,但每样都吃得适量。原晓娟的经历警示我们规律饮食的重要性。中国每年有至少三十万人因饮食不规律、不注重健康饮食导致胃癌。建议摄入充足种类的食物,注重烹调方式,保持适宜体重。

关键观点2: 优质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刺激性物质,适度运动。

莫雷拉认为有序、平和的生活方式对延长寿命有益。固定作息有助于保持身体活力。曾遭遇大病的晚清名臣曾国藩调整作息后身体逐渐好转的例子说明早睡早起的重要性。分享了几个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关键观点3: 养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情绪,远离负面情绪和有毒的人。

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病痛中意识到好心态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负面情绪是短命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分享了调节心态的建议,如笑一笑、动手做点事、和老伙伴聚聚等。


正文


作者 :行简
来源: 读书369(ID: dushu369com)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近日刷到一则新闻,享有“世界在世最长寿老人”之称的老人玛丽亚·布兰亚斯·莫雷拉于8月20日去世,享年117岁168天。


光是长寿,就已经很难得了。


更可贵的是,莫雷拉的一生很少患病,直至晚年仍旧保持着健康。


据报道,莫雷拉除了听力障碍和行动不便,没有其他健康问题,且头脑非常清醒。


一位与莫雷拉合作的遗传学教授也感叹道:

“她的头脑很清楚,能清晰记得自己4岁以来发生的事情,而且她没有罹患在老年人中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这令人难以置信。”

莫雷拉的长寿,有基因的因素,但也离不开她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养生习 惯。

我们根据莫雷拉在社交媒体上的日常分享,以及她接受媒体采访时所介绍的长寿经验,总结出以下3点秘诀。


今天分享给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延长生命长度,提升生活质量。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健康饮食,为身体储蓄精气神


莫雷拉在采访中说:“许多人问我吃了什么才长寿,有没有控制过饮食。其实我从不节食,什么都吃,但每样都吃得适量。”


简单来说,莫雷拉一是不挑食,营养摄入均衡;二是有节制,不过量饮食。


俗语常言,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三餐按时,健康饮食,才能在一点一滴中,为身体打好基石。


著名美食杂志编辑原晓娟,被誉为美食界的才女。


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而她的工作恰好让她必须品尝许多美食。


因此,她时常为了写稿暴饮暴食,有时一个中午就要吃好几家餐馆。


而工作结束后,她又会一整天只喝水、吃水果,美其名曰给平日辛苦的胃放个假。


就这样饥一顿饱一顿,原晓娟年仅34岁就被诊断为胃癌四期。


躺在病床上,她懊悔地说:


“我没有善待自己的胃,总是饥一顿饱一顿,不规律的饮食。


再加上整日节食减肥,反反复复折腾下来,胃就成了最脆弱的器官。”


原晓娟的经历,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


在中国,每年至少三十万人被胃癌夺去生命,其中约4成都是饮食不规律、不注重健康饮食的人。


年轻时在饮食上埋下的祸根,到了一定岁数,难免以病痛的方式偿还。


人生下半场,好好吃饭,是对身体最大的尊重。


以下是央广网关于中老年在饮食方面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摄入充足种类的食物


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要丰富,尽量保证吃12种食物。


早餐可以吃1-2种主食,1个鸡蛋,一杯奶,搭配适量蔬菜水果。


中晚餐可以吃2种以上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个豆制品。


2、注重烹调方式


老年人饭菜宜细软,便于咀嚼和消化。


烹饪方式上,多采用蒸、煮、炖、焖、烧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和熏烤等。


3、尽量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可以锻炼老年人的咀嚼能力,刺激胃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更好地消化,同时帮助老年人提高味觉感受,吃起来会更可口。


4、保持适宜体重


体重过重或过轻对老年人健康都不太好。


高龄低体重老人,除一日三餐外 ,可适当增加2至3次间餐或零食来增加食物摄入量。

5、主动足量饮水


老年人可以多喝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的饮水量尽量不低于1200毫升,在1500至1700毫升比较合适。


不要在口渴时才喝水,试着养成定时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



优质睡眠,是保持活力的关键


莫雷拉有一个观点,她认为“有序、平和”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睡眠规律、起居有序,对延长寿命是大有裨益的。

拥有一个固定的作息,我们的磁场才不会乱,身体无需疲于应对变化,才能保持充分的活力。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好好睡觉。


常言道:“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熬一次夜对身体的伤害,可能要一百天才能修复。


只有坚持做到按时入睡、适时起床,人才会精神饱满,精力也会越来越旺盛。


享年98岁的外交官顾维钧曾说:“睡觉是人生第一要务,我的长寿就是‘睡’出来的。”

深以为然。


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年轻时,他一度清闲安逸,深夜还在贪图享乐。

大病一场后,他幡然悔悟,写下“黎明即 起,天黑即眠”,以此敦促自己。

从此,曾国藩调整好作息,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数月以后,他荒废的学业悉数补了回来,身体也越来越好,全然不像生过大病的样子。


人在睡眠时,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代谢,睡眠不足,自愈力会大大降低。


那些好好睡觉的人,自然更容易保持好的状态,活力满满地迎接每一天。


千万不要忽略睡觉这件“小事”,早点上床,好好睡觉。


一天两天也许看不出什么,目光放远,你会拥有更好的人生。


分享几个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给大家,希望能帮大家睡个好觉。


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坚持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保持生物钟的规律,可以有效帮助入睡和起床。


2、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

尽量保证卧室安静、黑暗、凉爽且通风良好。使用舒适的床垫、枕头和床上用品,尽可能减少噪音和光线的干扰。


3、避免摄入刺激性物质。

睡前几小时内尽量避免饮酒、咖啡、茶、可乐等。这些都很容易干扰睡眠。


4、电子产品及时熄屏。


手机屏幕、电脑和电视屏幕发出的蓝光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可以尝试在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这些电子设备。


5、试着放松身心。


睡前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深 呼吸、瑜伽、冥想或泡个热水澡,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减轻压力,放松身心,更容易入睡。

6、平时适度运动。


定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要注意尽量避免在睡前几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以免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睡。



养好心态,胜过一切延寿良药


很喜欢莫雷拉的那句临终赠语:


“时间快到了。别哭,我不喜欢眼泪。最重要的是,别为我受苦。无论我去哪里,我都会很开心。”

莫雷拉的一生岁月漫长,坎坷不断,但她始终能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一方面,是她向来情绪稳定、积极乐观;


另一方面,莫拉雷在生活中也会很注意,远离那些负能量满满的“有毒的人”。


医学家胡夫兰德说:“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


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态,呵护好你的情绪,对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历史学家许倬云患有先天肌肉萎缩,多年来一直被病痛折磨着。


人到中年,他又被查出心脏冠状动脉高度钙化,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病痛加身,许倬云的情绪都很差,动不动就对医生 、亲朋发脾气,甩脸子。

那些日子里,他的病并没有在他的暴躁和忧心忡忡中好转,反而愈发恶化了。


后来,许倬云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坏情绪搞得身体和生活一团糟。


从那天起,他积极配合治疗,努力调节心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渐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曾读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身体是情绪的容器,负面情绪越多,身体越容易生病。”


每个人的健康情况,都和“心”相关。


心气宽了,天地就宽了;心态好了,身体就好了。


最后留下几个调节心态的建议,愿您能多开心,少生气。


1、笑一笑,十年少。


每天尽量找些乐子,看看幽默小品,和家人朋友开开玩笑,笑声是免费的解压药。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研究发现,爱笑的人比不爱笑的人平均下来能多活7年。


2、动手做点啥。


无论是养花种草还是下厨烹饪,找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做。


闲则生闲愁,让手忙起来,心也会跟着充实起来。


3、老伙伴,常聚聚。


约上几个老朋友,一起散步、下棋、喝茶聊天,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有朋友的陪伴,日子不孤单,心情也舒畅。


4、多说说心里话。


有时候心里憋得慌,不妨找个信任的人倾诉一下。说出来,心里就轻松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