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锻造一本杂志的灵魂?如何在时代大趋势下保持清醒?怎样面对“畅销”的愿望?在智能化席卷生活的时代下,纸媒和文学的未来是否悲观?...... 在《单读 14 ·世界的水手》正式出版之际,单读主编吴琦与读者进行了一场线上思想互动答疑。我们在单读 Classics 读者群,知乎 live 与轻芒杂志 App 中摘选出读者的精彩问题,从多维的角度出发,与大家分享对世界的感知。 在本文末尾,我们还附上了 6 月 8 日 20:00 于知乎Live 的活动,届时单读主编将与大家分享更多单读背后的故事。
Q:对于纸质版本杂志的未来有什么自己的预测(有相当一部分读者认为《单读》是一本杂志)?
A: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有资格说,我已经足够老了,老到可以和纸书、杂志一起同归于尽。但这事不归我说了算,历史没给我这样的机会。
纸质媒体显然还没有走到真正的尽头,在全世界范围内,它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而且是越来越忠诚的读者。当然,这个群体的数量在减少,或者说全职在这个领域工作的人在减少,对这一行抱有兴趣的人开始转移分散到影视、公关、市场、广告、咨询等等行业。我想这个趋势将继续下去。它并不必然是悲观的,反而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技能被证明是有效的,而真正决定未来的,是留下的那越来越少的一部分人,他们是不是自觉维持和更新着这个行业的精神和标准,不轻易言弃。
Q:请问,您如何判断自己清醒与否(譬如在一个时代、一场洪流中或者对一个事情的判断上)?
A:有两个快速检验的方法可以试试:一、当所有人都在传递同一个声音的时候,比如被某篇文章刷屏、诞生某个爆款,千万给自己多一点时间想想,有什么东西被忽略了?有什么偏见?更深的原因是什么?正常的行为逻辑是怎样?二、当第一种办法演变成刻意耍个性、凹造型、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时,千万记得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和那些你同意或者反对、崇拜或者鄙视的人,没有本质上的高低。
Q:为什么《单读》很多作品都是国外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国外文学很少的读者来说,如何提高兴趣?
A:其实文学作品不需要太多的事先了解,开始读就是了。就像如果你想搞好和隔壁邻居的关系,现在就应该去敲门。
Q:澳大利亚文学看得少,兴趣低,请问如何入门?
A:在编辑这期《单读·世界的水手》时,我对澳大利亚文学也了解甚少,但看完稿子之后,去伦敦旅行时就意外在一家山里的二手书店里看到一本 John Marsden 过去写的一本书 So Much to Tell You 。这期《单读》中我很喜欢他的文章,他来北京参加我们新书发布时也展现出非凡的作家风度,尽管他主要以写作青少年小说著称。我立刻把那本书买了下来,怎么说呢,一本书有的时候就会打开一个世界,更何况一整个国家的文学。
Q:单读选取的文章和您的个人品味有关吗?
A:很想说没有,但怎么可能呢?
Q:单读是怎么选作者的?只会选那些有一定名气/知名度的人吗?
A:恰恰相反,我们更乐意、最乐意的做的事情,是让那些一直在写作而未能被注意到的新作者被大家看见,让从未写作和阅读过的人从这里开始。
Q:《单读》推崇文体的重要性,那么请问在语言互联网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有保留地拥抱还是完全抗拒?
A:你说得很对,《单读》的确推崇文体,但我们推崇的方式不是去神化任何一种文体,而是为多样的文体创造共同体,因此你可以在这里读到随笔、小说、诗歌、评论、报道等等,甚至摄影和当代艺术。怎样用漂亮的语言,去写大家都能分享的意义,是我们关注的事。而在语言互联网化这一点上,我觉得在语言失色的情况下,发发表情包是一件可爱的事,但人类不可能依靠表情来书写。互联网对文字工作者最大的提醒应该在于,语言的生命力始终是在日常使用当中,有一些学术和文学写作已经脱离了这个前提,文字本身如果制造了过大的障碍,拖着太沉重的包袱,读者自然难以进入文学的世界。这样来说,互联网是一种有益的刺激。
Q: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本杂志也有自己独特的灵魂,您是如何将每一篇文章的灵魂抽离出来,合成一本有灵魂的杂志的?
A:这项工作开始之前我也觉得无比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但一旦开始进行,我会被那些完全不同的作者、以不同的出发点创作的文本之间神奇的巧合和联系而感到惊讶,它们像是故意帮我的忙一样,浮现出很多共同点,像磁铁般聚合在一起,一个本来模糊的主题也会渐渐变得清晰。本质上,这和文学共同体天生就关注同样一些母题有关系。于是我现在偷懒地相信,广阔、庞杂、无序和偶然,这本身也能构成一种灵魂。
Q:如果《单读》保持着自己的精神,有一天它突然变得畅销了,你会开心还是悲哀?
A:畅销从来都是《单读》的愿望,但也从来不是它的目的。因为我们的趣味和价值,总是和那些容易畅销的东西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任何东西一旦流行,必然反过来捆绑你的意志。不过,意外总会发生的(改变也常常如此),我热切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Q:在即将到来的全面智能化生活时代,文学还有意义么?它的意义在哪里?
A:如果有一本小说,能够仔细、生动、出人意料、富有感情或者反思地,描述一个在智能化生活时代所发生的故事,我一定很想看,你也是吧?这就是文学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
Q:一直以来都有文学形式和内容哪个更重要的争论,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过去我也常纠结,事实上任何艺术形式都在纠结这个问题。但我现在觉得,没有必要进行这样的区分,文学在内容上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即便它最终只讲述枯竭本身,而形式的更新构成了文学的历史,也就是文学自己的命运。
Q:你觉得,五年以后的单读会是什么样的?
A:五年后《单读》如果继续存在,且保持现在的发行量,那就很值得我们一起出去喝一杯。
本周四,《单读》主编吴琦接受轻芒的邀请,将在知乎 Live 中分享“《单读》这本杂志的诞生”:
从选题到邀稿,《单读》这本杂志是怎么做出来的?它是怎么选择作家与作品的?在新媒体的时代,它有着什么样的转变?做《单读》的时候,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如果你也喜欢《单读》,就在 6 月 8 日(周四)20:00,来和吴琦面对面聊聊吧!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这场 Live。欢迎大家多多提问 :)
识别图中二维码,购买《单读 14 ·世界的水手》
▼▼点击【阅读原文】链接,抢先购买最新一期《单读》,成为与我们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