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综合上海新闻广播
新民晚报、此前报道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有网友报料称
2月25日凌晨1时许
上海松江区荣乐中路上的
高乐小区内发生火灾
小区内的电动自行车
及一辆新能源轿车起火
居民介绍,火灾发生在25日凌晨1时许。当时,小区内的大部分居民正在睡觉。
“睡着的时候突然惊醒,听到户外不断传来‘砰’的异响声。”
有目击居民说,
“当我起床查看后,发现小区里有电瓶车和一辆轿车烧起来了 。”
居民拍摄的照片显示,小区内一幢居民楼前有明火,现场浓烟滚滚。
△涉事车辆烧成铁架。消防供图
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派出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处置。经消防队员扑救,明火被扑灭。
火灾过后,现场多辆电动自行车烧得只剩铁架,一辆新能源轿车的车尾烧损
。居民楼部分区域外立面熏黑,窗外的部分物品烧坏。
据松江区消防部门介绍:2024年2月25日1时12分许,松江区荣乐中路80弄某小区居民楼室外
电动自行车发生火灾
。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消防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主管消防站到场后迅速扑灭火势。
经了解,
现场室外3辆电动自行车及一辆新能源轿车尾部因燃烧受损,过火面积约3平方米,所幸无人员伤亡
。目前,火灾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火灾的发生再次敲响安全警钟
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的危害
引发社会关切
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发布通知
上海从上周六起开展住宅小区
消防安全管理专项检查
截至2月27日下午5点
市、区、街镇督察人员共检查了913个小区
已向74个小区开具整改单
记者近日随访发现
居民安全充电意识普遍提升
但也有人心存侥幸
习惯把电瓶带回家充电
昨天下午三点,记者来到徐汇区福源汇小区的地下非机动车库,物业工程主管孙兰学正在进行当天的第三次巡检。
他仔细查看充电桩上的数字后,把充满电的插头拔掉。随后走到旁边的消防栓,拿出灭火器检查并记录。
“5米就有一个消防栓,检查灭火器是不是在压力表范围内,以及消防泵是不是自动启动。现在楼道里面现在管得很严,保安都在巡查。 ”孙兰学告诉记者,
最近,物业安全巡检的频次从每天两次增加到每天四次
。
记者注意到,
所有楼栋的电梯口都贴有醒目的标识:
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飞线充电
,并以电梯监控加保安巡逻进行双重保障。
杜绝非机动车违规停放也要疏堵结合。去年底,小区通过改造,新增了40个地下充电位。
福源汇小区业委会主任余适跃说:“原本的露天充电点位不够,经常要抢。现在我们在每栋楼下都安装了固定充电桩。安全的设施,24小时监控,喷淋装置都有。”
物业安全巡查期间,多位居民来到地下车库规范停放电动车,均表示已经养成习惯。
居民刘先生认为,电动车不进楼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规则,看到不规范的行为,人人都要勇于站出来劝阻:“
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全楼的安全。我看到有人把锂电池拿回家的话,我会制止他
。一定要把电动车放在物业规定的地下车库进行充电,人人有责,避免事故的发生。”
不过,在抽查中,
记者也遇到了准备把电瓶带到家里充电的居民。该居民认为,自己电瓶的品牌好,在家里充也不会出问题
。
经记者和社区工作者劝阻后,答应以后会在地下车库规范充电。小区物业、业委会、居委会也计划再次上门找居民沟通,科普电瓶上楼充电的危害。
消防人员表示,电瓶入户充电非常危险,绝不能有侥幸心理。
上海涉及电动自行车的火灾,超过九成是在充电时引起的。室内易燃物品很多,一旦起火极易酿成火灾
。
普陀区消防救援支队综合指导科二级指挥员李杰辉说:“电动自行车的着火是类似于爆燃的状态,并不是缓慢燃烧,可以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火焰,极易把周边所有的可燃物都引燃。再好的电池,使用五六年,也很难保证它的质量安全。”
上海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日前发布通知,
2月24日到3月31日,上海开展全市范围内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专项检查
,小区物业要每天履行自查职责并上报,最大限度防范化解安全隐患。
市物业管理事务中心综合科副科长葛琦表示:“对于检查当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他们立即开具整改单。如果逾期没有完成整改的话,我们也会根据上海市物业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对他们进行处罚。”
截至2月27日下午5点,市、区、街镇督察人员共检查了913个小区,已向74个小区开具整改单
。
专项检查共有两大类、13个检查项目,包括充电设施设备是否安全、消防设备能否正常使用、消防通道是否畅通、地下空间有无人员居住等。
市物业中心梳理目前的整改单情况,发现小区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三类问题,分别是:
建筑内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为电动车充电;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不通畅;室内消火栓没有检查记录
。
针对共性问题,市物业中心将在本周四举办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培训讲座,对小区物业经理、物业公司负责人等进行深入培训。下个月,计划在住宅小区开展消防演练,邀请部分物业公司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