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蓝色小字,关注
长沙集邮文化传媒
第一, 发行受阻,现货市场名存实亡。原计划2月8日发行的中国剪纸(二)受到疫情影响虽未推迟发行,但改成了网络销售,可以选择自提或邮寄,但何时能拿到票未定。以至于到现在没有人能看到剪纸邮票实物,据说此票目前封存在省级邮票公司,各地市均未到货。网上也是无价无市,似乎这套票就没有发行过一般。
第二, 发行量可能会进一步缩减。2月10日公布了今年第4和5套票的计划发行量,吴冠中作品选780万,这个发行量明显还是比预期的少了一点。以2018年为例,剪纸(一)发行量1148万,而当代美术作品选1445万,由此可见剪纸应该为相对冷门题材,作品选更热一些,发行量也该更大,当代美术比剪纸(一)多了26%。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吴冠中作品选应该是995万才对,但计划发行量竟然比剪纸(二)还少,这明显是又减量了。剪纸邮票是年前印刷的,当时还没有公开疫情,自然发行量按照计划790万很正常。但吴冠中和中印应该是春节假期后开始印刷,吴冠中理应有不少产品册,由于疫情取消了,零售量应该也会比原计划减少,都放在网上卖,又拿不到现货,老年人不会上网,也没多少人买,这样一来产品册和零售量至少减少100万。以致于出现了780万这样的较少发行量。即使在2006年热门品种也会发行八九百万呢!疫情持续的话,四月份另外两套票莫高窟和人造卫星可能会更少,尤其是原本的热门品种会变成接近冷门的发行量,如莫高窟。而冷门品种原本就没有什么产品册,发行量已经是按照最低刚需所定,减量幅度应该很少了。
第三, 近期公布了2019年5-6月发行量,748万的中欧班列并没有像之前植树节那样疯涨,而是小幅度涨了一些。如果放在正常的环境下,748万应该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会这样悄无声息啊。
第四, 特11将成为今年的最大热门。
虽然现在邮政并未公布此票发行,但按照惯例,这样的突发性全国灾难事件应该会发行邮票纪念。
疫情虽然阻挡了行情,但也给集邮者带来了一套特别邮票。
据说此票2枚,将会在疫情后期发行,可能就是快结束的时候,至少得是两三月以后吧。
今年赶上减量,预计此票发行量800万-1000万,肯定比非典量少,而且赠送一线医护人员也是大概率事件,存世量依旧不多。
毕竟有2003年非典做榜样,特11肯定会火爆一把。
有可能会成为今年的筋票,成为非典第二。
有了这一套票可保2020年年册价格增加两成。
第五, 影响集邮者热情和集邮爱好的普及。原本邮政想借着2019-2020年减量的政策吸引更多人的加入到集邮队伍之中,结果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集邮业务关停,集邮活动取消,原本计划今年5月的昆明全国邮展也不见得敢开了。邮政减量的政策原本可以发挥8分的功效,现在在疫情的影响下也就剩下2分了。尤其对于一些新入坑的集邮者来说影响更大,因为想买的也买不到了,热情原本就是那么几个月,过去之后也不想买了。这就像是春节大片,春节上映也许20亿票房,过了春节再放映也许连5亿都难了。
客观上,疫情的存在阻挡了大家买邮的热情,但阻挡不了铁杆邮迷的对邮票的痴爱。疫情使得新邮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也会使得2020年成为及其特殊的一年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