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血管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心血管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心内科。
51好读  ›  专栏  ›  心血管时间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发布: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

心血管时间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23 21:31

正文

本文转载自中国循环杂志,转载已获授权。


近日,《中国循环杂志》刊登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 》概要。报告指出,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 45.01% ,城市为 42.61%

目前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 2.9 亿,其中脑卒中 1300 万,冠心病 1100 万,心力衰竭 450 万,肺原性心脏病 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 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 200 万,高血压 2.7 亿。


1、心血管病死亡


2015 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 2009 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图 1 )。


图1 1990~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2015 年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为 298.42/10 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 144.79/10 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 153.63/10 万;城市心血管病死亡率为 264.84/10 万,其中心脏病死亡率为 136.61/10 万,脑血管病死亡率为 128.23/10 万。

2015 年农村、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 45.01% 42.61% (图 2 )。每 5 例死亡中就有 2 例死于心血管病。

图2 2015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2013 年我国年龄标化的心血管病死亡率较 1990 年降低 21%

脑血管病是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缺血性卒中死亡率上升了 28.8% ,而出血性卒中死亡率则下降了 37.7%

尽管 2013 年较 1990 年年龄标化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但由于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心血管病死亡的绝对数字仍在快速上升, 2013 年较 1990 年增加了 46%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增加了 90.9% ,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增加了 47.7%


2、高血压



2012 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中国 18 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25.2% ,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26.8% ,农村为 23.5% 。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测算高血压患病人数为 2.7 亿。

18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增高,分别为 46.5% 41.1% 13.8%


3、吸烟


1984 年以来,中国男性一直属于世界上吸烟率最高的人群之一。男性吸烟率 1984 年为 63% 1996~2010 年间均超过 50% 。但自 1996 年以后, 15 岁及以上男性现在吸烟率呈下降趋势。 2002~2010 年,标化现在吸烟率年均下降幅度为 0.08%

2015 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男性吸烟率仍处于高水平, 15 岁及以上成人的标化现在吸烟率为 27.7% ,男性为 52.1% ,女性为 2.7% ,与 2010 年比较变化不大。

由于人口增长、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按照 2014 年底全国人口数据进行推算, 5 年间现在吸烟者人数增加了 1500 万,从 2010 年的 3.01 亿增长到 2015 年的 3.16 亿。


2015 年现在吸卷烟者日平均吸烟 15.2 支,较 2010 年增加了 1 支。


2010 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 GATS - 中国项目调查结果, 2010 年在所有非吸烟者中二手烟的暴露比例为 72.4% ,估计有 7.38 亿不吸烟的中国人遭受二手烟的危害。



4、血脂异常



2010 年中国慢性病监测研究报告了中国 31 省(市、自治区) ≥18 岁人群的血清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水平,均较 2002 年明显增高。 TC 水平男性为 4.06 mmol/L ,女性为 4.03 mmol/L TG 水平男性为 1.45 mmol/L ,女性为 1.21 mmol/L

2010 年中国慢性病监测研究, TC 升高( TC≥6.22 mmol/L )的患病率男性为 3.4% ,女为 3.2% TG 升高( TG≥2.26 mmol/L )的患病率男性为 13.8% ,女性为 8.6%

2012 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 TC 升高( TC≥6.22 mmol/L )的患病率男性为 4.7% ,女性为 5.1% TG 升高( TG≥2.26 mmol/L )的患病率男性为 16.7% ,女性为 9.8% ,均较 2010 年显著升高,且均为城市高于农村。


5、糖尿病



2013 9 月发表的 2010 年中国慢性病调查数据,根据既往诊断糖尿病和空腹血

/ 餐后 2小时 血糖检测结果,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9.7% 。如果同时参考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水平,则糖尿病患病率为 11.6%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都是城市高于农村。


6、超重/肥胖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表明, 2012 18 岁及以上居民的超重率为 30.1% ,肥胖率为 11.9% ,与 2002 年相比分别上升了 7.3% 4.8% 2012 年农村居民的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城市居民,但上升幅度要大于城市居民。

在我国九个省市人群进行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CHNS )对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了长期监测,近 20 年来多次横断面调查(每次调查均超过 5 千人)资料显示,人群超重、肥胖率呈持续的上升趋势, 2011 20 岁及以上人群年龄标化超重 + 肥胖率( BMI≥24.0 kg/m 2 )达到 42.3% ,中心性肥胖率(男性腰围 ≥90cm ,女性腰围 ≥80 cm )达到 44.0%

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 2012 年中国 6 岁以下城乡儿童的超重率( 8.4% )和肥胖率( 3.1% )较 2002 年( 6.5% 2.7% )明显升高; 2012 7~17 岁城乡儿童超重率( 9.6% )和肥胖率( 6.2% )较 2002 年( 4.5% 2.1% )明显升高。


7、体力活动不足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 1991~2011 18~60 岁居民体力活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职业活动下降最为明显,男性职业活动下降 31% ,女性下降 42%

体育锻炼仍很低, 2011 年男性不足 7 MET-h/ 周,女性不足 3 MET-h/ 周。


2014 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 20~59 岁人群休闲时间体力活动达标率(每周中等强度锻炼 150 min 或高强度锻炼 75 min )为 22.8% ,与前几次调查相比有小幅增加,但静态心率、最大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握力和单腿站立时间的身体体质指标仍有下降趋势。

2014 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为 33.9 %(含儿童青少年),比 2007 年增加了 5.7% 20~49 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锻炼率仍然偏低。

2011 年一项研究对中国 10 城市 9901 11~18 岁青少年进行了调查,学生体力活动达标率仅 19.9 %,体力活动缺乏和不足的学生各占 40.0% 左右。


8、不合理膳食



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居民总能量摄入呈下降趋势,但一些膳食特点明显不利于心血管病的预防,如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脂肪供能比过高,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明显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仍然较低。


膳食钠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但 2012 年膳食钠的摄入量仍然很高,折合成食盐的量为 14.5 g/d ,高于推荐的摄入量(中国: <6 g/d ,世界卫生组织: <5 g/d )一倍以上;膳食钾摄入量有增加的趋势但仍低于指南推荐的 2 g/d 的水平。


9、代谢综合征



2002 CHNS 表明,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美国 ATPⅢ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中国 18 岁以上成人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 6.6% 13.8%


10、脑血管病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 1993~2013 年期间,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2013 年的第五次调查显示,城市脑血管病患病率( 12.1‰ )有所下降,农村( 12.3‰ )仍呈明显的上升。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5 年死于脑血管病的城镇居民为 85.36 万人,农村居民 103.49 万人。总体上看农村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


11、冠心病



根据《 2016 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5 年中国城市居民冠心病

死亡率为 110.67/10 万,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为 110.91/10 万,与上一年( 110.5/10 万、 105.37/10 万)相比略上升。总体上看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略高于城市地区,男性高于女性。

2002~2015 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从 2005 年开始,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不仅于 2007 年、 2009 年、 2011 年数次超过城市地区,而且于 2012 年开始农村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明显升高,大幅超过城市平均水平(图 3 )。


图3 2002~2015年城乡地区急性心梗死亡率变化趋势

根据 2013 年中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城市 15 岁及以上人口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 12.3‰ ,农村调查地区为 8.1‰ ,城乡合计为 10.2‰ 60 岁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 27.8‰


以此数据为基础,根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3 年中国大陆 15 岁以上人口缺血性心脏病的患病人数约为 11,396,104 人。


12、心力衰竭



中国 10 省市 20 个城市和农村的 15518 人的调查显示, 2000 年中国 35~74 岁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病率为 0.9% ;男性 0.7% ,女性 1.0% ;北方( 1.4% )高于南方( 0.5% ),城市( 1.1% )高于农村( 0.8% )。

阜外医院牵头进行的中国心力衰竭患者注册登记研究( China-HF )对 2012~2014 88 家医院 8516 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分析显示,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为 5.3%

根据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目前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年龄为( 66±15 )岁,呈上升趋势, 54.5% 为男性,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 Ⅲ~Ⅳ 级占 84.7% 。心力衰竭的主要合并症构成发生明显变化,瓣膜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高血压( 54.6% )、冠心病( 49.4% )及慢性肾脏病( 29.7% )成为主要合并症。感染仍是心力衰竭发作的首要原因,占 45.9% ,其次为劳累或应激反应( 26.0% )以及心肌缺血( 23.1% )。


13、房颤



2004 年在中国 10 个不同地区( 4 个城镇和 6 个农村地区)的调查显示, 35~59 岁人群房颤患病率为 0.42% 60 岁以上人群为 1.83% ,年龄性别校正后患病率为 0.77% (男性 0.78% ,女性 0.7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