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到场
雾霾天,总有一款展览活动是能带给你阳光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以赛促训 以训提能 以能强基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检察守护,9件国家一级文物安全“回家”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做优“三个管理”,赋能法律监督 ·  2 天前  
法信  ·  春节红包局,竟暗藏法律雷区? ·  6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新春佳节,保护好自己的“面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到场

活动预告  |  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野性中国

到场  · 公众号  ·  · 2019-10-21 19:20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中国国家地理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 中国国家地理 ”公众号原文


广袤的中华大地

数不胜数的美丽生灵与人类共生

谱写一曲曲壮美的生命之歌


羚羊、藏狐、河狸、乌鸫、华北豹

如此灵性的可爱的动物们

给予人类太多的启示和灵感

它们身上表现的就是最原始最“野性”的意识形态




动物与人可以很远,当然也可以很近

野外摄影师在寒风冰雪、跋山涉水中

记录下动物们的踪迹和生活习性

为这些物种的保护与延续做出贡献

今天我们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

邀请到三位野生生物摄影师

用镜头讲述中国野性之美



我和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初雯雯


野生动物摄影师

瞳之初自然影像工作室创始人

代表作品《初瞳》



主讲内容


野生动物本应自由地在栖息地繁衍生活,一些贪婪的人却给它们带来血腥和杀戮。


也有一群人发誓守护一片净土,把野生动物当作自己的亲人,将这份对生命的敬意记录成图片,影响更多的人。


90后新疆妹子初雯雯是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2岁就被父亲带到野外,7岁就跟着动物保护团队露宿荒野。


初雯雯从小跟着父亲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从事动物保护工作,挽起裤腿趟零度冰河,上山跑赢当地青年向导,喝酒喝倒资深护林员。


她喜欢穿梭在草原和荒漠,结交最多的朋友是河狸、岩雷鸟、雪鸮、猞猁、藏羚羊、藏野驴、乌林鸮、赤狐等野生动物。


在野外进行动物保护的过程中,初雯雯真正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和宽容。“自然造就万物,人只不过是其中微乎其微的一部分, 何其渺小。”


在潜意识之中,初雯雯已经将这些野生动物当作自己的家人。保护他们,成为了她心中理所当然的使命。


“瞳是眼睛,是大自然的眼睛,瞳之初是我的眼睛看到的东西,我把这些东西用镜头记录下来;人之初,性本善,我要用我的初心去拍摄最真实的东西,那是大自然最原本的状态。”


为了拍好野生动物的照片,在雪地里挨冻、在河道里熬夜是常有的事。看到最爱的河狸,她也只是躲在相机背后,窥视它们搓搓手、揉肚子,一看就是半个小时。



所有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都是一样的重要,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野生动物们,和人类一样,也是自然的孩子。


就让我们跟随初雯雯和她的朋友,一起走进大自然。



观鸟的生活


何鑫( 核心17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

上海自然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



主讲内容


大二的动物学实习让何鑫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观鸟,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华师大的鸟是何鑫最早接触和观察的鸟类,别人都不懂他在荒地中鬼鬼祟祟地在干啥,他却乐在其中。


观鸟其实是个很枯燥的过程, 往往花费了一天时间,大多的时间花在路上和等待过程中,最后可能什么都没看到。


但何鑫却说“看到了也没怎样,就是心生欢喜,渐渐地能认出那些鸟,就觉得是自己的朋友了。如果能发现新的鸟种,那就更是惊喜了!”


一只鸟飞过去,只要听声音、看姿态, 何鑫就能基本分辨出鸟种了。更夸张的是他还要追求分辨出不同的、甚至同种不同地方的鸟叫声。


比如,乌鸫在春天求偶时发出的声音就特别好听, 和其他季节时不一样。去北京,他看到过上海没见过的麻雀,体型比上海的大。到了宁波,看到的大山雀和上海的“口音”也不一样,上海的山雀叫声是‘zizige’,宁波的是‘zigezige’。


城市里的生活很单调,何鑫的生活也很普通,但因为观鸟,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多了很多乐趣。他的野外足迹遍世界各地,曾以专家身份多次带队前往肯尼亚、南非、加拉帕戈斯等地。


本期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我们邀请到何老师跟我们分享他在观鸟过程中获得的乐趣。





与“大猫”同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