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叶而知秋。
寻常年份里,入秋都是在8月夏热盛极的时候。此时的天气,是断不会让人感受到,秋意的存在。
在中国人的习惯里,往往也是到了中秋佳节,第一片秋叶落地时,才会讶然发觉,“呀,秋天到了,该添衣裳了。”
中秋,由古至今总离不开团聚的话题。很多人会怀念小时候,虽然那时交通还不甚发达,亲人们却反而比现在更容易聚在一起。
在中秋的晚餐后,看着珍贵的彩色电视机里的电视节目,一起猜灯谜、赏月、吃月饼。那时没有太多的玩物,欢声笑语的分贝却一点不比现在逊色。
言及月饼,不知小伙伴们是否和我一样,长大成人后,已不像孩童时期那样,一年光景里有着许多稚嫩的盼头。而其中之一,便是盼这中秋的月饼。
小时吃的最多的口味是豆沙馅儿的,那时吃个两三块也不见得饱了,此时再尝却总觉得稍腻了几分。
从东坡先生的一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起始,月饼一词才真正在中国人的口中流传开。而时至如今,送月饼仿佛成了节日主题,只有将月饼送出去,这个中秋才算过的完整,吃月饼却反而不这么重要了。
追溯到第一次提起“月饼”这个名词的
宋朝
,东坡先生吃的那一口月饼是什么馅儿的,我们早已无从得知,但是先生那句
“中有酥和饴”
倒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酥,是酥油;饴,是饴糖。酥,香,有点甜。
循着这样的标准,小拇哥在
浙江丽水
找到这样一款月饼,做你今年中秋的陪伴。不光送着有面儿,还能吃出“中有酥和饴”的宋朝范儿。
关键是,不是俗套的豆沙馅儿的。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
丽水山耕
·秋月正浓中秋月饼
(6蛋黄酥月饼+1桂花酒)
包邮
168元
中秋价
同享会员折扣
下面是你值得拥有这份中秋礼盒的
4
点理由:
选材用心一点
月饼离不开皮和馅。酥,饴,体现是材料,更是口感上的精挑细琢。为此,这款月饼在选材之时就已深深考究。
月饼皮
,特别选自上好的中筋面粉与天然黄油、饴糖,揉成的表面的油皮;再用上好的低筋面粉与天然黄油,揉成内在的油酥。两厢拼搭一丝不苟,才能吃出酥脆的层次感。
月饼馅
,特别选自丽水
缙云麻鸭蛋
(缙云不只有烧饼哟)制成的咸鸭蛋黄,用“肥的流油”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了。而且蛋黄的咸能中和饴糖的甜度,
甜咸中和
,才不会觉得腻。
制作耐心一点
6道工序,20次擀压,30分烘烤
。
这是丽水当地月饼老师傅毕生恪守的手艺法则。
面皮的劲道光靠优越的食材是显然不够的,还需要一手好功夫。光是揉面,就要揉足
30分钟
,直至面团可以拉出象征着劲道的筋膜。
然后是起酥,巧妙使用油酥的特性,配以
20+次反复擀压
,擀成层层相隔的酥皮面团。
面团擀压成饼皮后,将完整的麻鸭蛋黄夹心包裹,重新揉搓成团,均匀涂抹黄油,充分吸收上色后,放入烤炉
恒温烘烤
30分钟
出炉。
此时,整个制作工序才算是圆满完成。
祝福贴心一点
这款来自丽水的月饼,在包装中融入了中秋传统习俗和丽水特色。
古堰画乡、丽水三宝、畲乡文化、梯田
,你能在包裹着月饼的装饰上看到这些丽水的元素。
将最美好的中秋祝愿与传统元素融合,让这份祝愿更掷地有声,
“花好月圆人团圆”
。在中秋佳节,万般祝福都不过一个“团聚”。
故事走心一点
中秋团圆少不了家长里短的寒暄,和漂泊在外的故事。
而故事,总离不开酒,所以,酒我们也为你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