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候像一个个数字,一摞摞账单,翻过这座山,还有下一座,根本看不到尽头。
——鹿妈
作者 | 淼淼妈
先是旅行时中了暑,得了暑热感冒,持续咳嗽、发烧,在医院吊了几天水才好。
半夜的急诊大厅仍然人头攒动,挂号数都已经排到了200开外。
慌乱之下找了导诊给孩子量体温,简单说了病情之后,就只能抱着女儿坐在凳子上等着叫号。
轮到我们的时候,已经是早上5点,又在医院上下跑了一整天去做全面检查,才发现感染了支原体肺炎,要住院10天。
但是病床紧缺,第一晚我们只能住在医院走廊。老公回家拿东西,我一个人哄女儿入睡。
周围孩子撕心裂肺地哭,父母耐着性子心疼温柔地哄,不时还有家长抱着孩子进进出出,都紧锁着眉头。
坐在一旁守着妻孩的男人们,眼底是藏不住的困倦和焦灼。
我抱紧怀里的女儿,心里有些苦涩:
抛去白天社会上的种种不同身份,在这里,你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患儿父母。
除了内心的焦急和无助,更多的是怪自己的疏忽大意,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女儿高烧还未退,却敏感地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努力咧嘴冲我笑了起来:“妈妈,别难过了,笑一个嘛!”
如果你也见过凌晨2点的儿童医院,就会发现,和孩子的健康相比,没什么是放不下的。
成绩可以,排名可以,荣耀可以,哪怕天塌下来了,你都可以置之不理。
因为才交了房子首付,这个月对我们家来说,几乎是最“拮据”的时候。
淼淼没有得什么大病,但就这些频繁发作的“小病”,加在一起也要大几千。
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损失”,和老公对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隐性损失更多:
要照顾孩子,就要请假。请假每天就要扣两三百不说,五百的全勤也没了。
晚上陪床也根本睡不好,心疼女儿、内心焦虑、还有走廊和隔壁床时不时爆发的孩子哭声……都是夜晚的折磨。
好不容易熬到凌晨,没眯一会儿,五点又被喊醒抽血或吊水。给孩子喂完早饭,困意席卷而来,可是天亮了,要上班了。
老公干的技术活,熬到眼睛发红,还因为精神不济出现工作失误被扣了绩效。
更晴天霹雳的是,淼淼这次的花销,之前花大钱买的医疗险一个也报不了,就因为
“我们
医疗自费金额未超过1万元”!
我到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买的这些医疗险都是有1万以上“免赔额”的!而且是
医保报销过后的实付金额超过1万的部分才能报!
可是若非那种生死攸关的大病、重病,孩子最容易染上的、高频发的就是普通的“小病”啊!
“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有一串数字涌进脑海。
房贷6000元、吃穿用度2500元、人情往来600元、交通费580元……”
生活就像变成了一个个数字,一摞摞账单,翻过这座山,还有下一座,根本看不到尽头。
闺蜜毫不犹豫地给我转账后,顺势问道:“你上次给淼淼买的医疗险,报了多少呀?”
我一听就来气:“真的当冤大头了!我才知道还设了1万的免赔额,1分没报!”
“那你买之前不知道吗?
你那个保险还有没有医院清单限制?
药品保障范围知道吗?
……”
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彻底懵圈,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是我根本没明白这里面的“门道”,就轻易跟风买了“几乎用不上”的医疗险。
“你怎么花钱还不做好功课啊!
当妈后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尤其是最近,又是支原体、流流感的高发期,经常跑门诊,所以给孩子买保险肯定要选免赔额低,甚至0免赔额的,而且是住院+门急诊都能报的医疗险。”
我忍不住问:“那你有没有什么0免赔额的医疗险推荐啊?”
闺蜜让我去支付宝搜搜
“儿童好医保”
,有一款叫
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
,是她给自己女儿买的。
末了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先好好查一查,看看符不符合你的实际使用情况,再决定购买!”
因为自己吃过亏,所以这一次,我不仅自己做足了功课,还找了专业人士来为我把关,发现这款
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
真的很不错。
我也总结出了大家在给孩子挑选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重点考量以下4个方面:
【免赔额】,指的是
没有达到这个约定的额度
,保险公司是
不用理赔
的。
市面上的住院医疗险,基本都设置了
1万元
(或2万元)的免赔额。也就是说,住院时除去医保报销的费用,个人花费超出1万(或2万)以上的部分,才能进入报销范围。
有调查表明,0-18岁人群住院花费,
有94%达不到普遍的1万元免赔额门槛。
所以,免赔额越低越好,如果买了保险达不到报销标准,可以说也没有用武之地,就像我这次,难免郁闷。
而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主打的就是
“0免赔额、1元起赔”
,更适合有娃家庭,日常实用性更高,更能帮我们减轻经济负担。
2. 保障范围是否兼顾门急诊和住院,是否兼顾常见病和重疾
当妈的姐妹都知道,孩子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往往医院的旅程到了门诊急诊就结束了。
所以,给孩子买医疗险如果能兼顾门诊和住院,那就更好了,毕竟日常的实用性更高,更能省钱。
而好医保·少儿长期医疗(0免赔)
这一点就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