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干细胞与外泌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干细胞与外泌体

患者9000万,间充质干细胞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救星

干细胞与外泌体  · 公众号  ·  · 2025-04-06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医学领域,神经病理性疼痛(NPP)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种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疼痛,常常持续存在且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崭露头角,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期刊Front. Cell Dev. Biol.上,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据《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共识》等资料显示,一般人群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约为 3.3%-8.2%,欧洲有研究表明一般人群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病率高达 8.0%。以此数据推算,我国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约有 9000 万。

神经病理性疼痛包含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例如,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2013 年我国 2 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 10.4%,据此推算约 2200 万病人受此困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年发病率为 3.9-42.0/10 万,9%-34% 的带状疱疹病人会发生此病,在我国城市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和疼痛科就诊≥40 岁病人中,带状疱疹的总体患病率为 7.7%,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总体患病率为 2.3%。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患病率为 182 人 / 10 万,年发病率为 3-5/10 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

MSCs:疼痛治疗的“多面手”

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干细胞家族的一员,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MSCs在免疫调节、抗炎、促进组织修复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功能,使其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想选择。

促进神经再生与髓鞘化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神经损伤。MSCs能够迁移到损伤部位,通过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从而重建神经连接,减轻疼痛信号传导。这一过程就像是为受损的神经搭建起一座“桥梁”,帮助它们重新恢复功能。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对于神经元的生存、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MSCs能够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如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为受损的神经元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其恢复和再生。这些神经营养因子就像是神经元的“食物”,帮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促进血管生成

血管系统为神经系统提供必要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对于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至关重要。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血管损伤往往导致神经缺血和坏死。MSCs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为受损的神经提供充足的血液供应,有助于减轻缺血损伤并促进神经修复。这一过程就像是为受损的神经“打通血脉”,让它们重新获得生机。

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伴随着复杂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MSCs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分泌抗炎因子,有效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并促进神经修复。这一过程就像是为神经系统营造一个“和平”的环境,让它们能够在无干扰的条件下进行自我修复。

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MSCs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开始探索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这些试验不仅验证了MSC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床试验:疗效显著,前景广阔

目前,已经有多个临床试验报道了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积极结果。这些试验显示,通过MSCs移植或输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同时,MSCs还能有效促进神经修复和血管生成,为患者带来长期的治疗效果。这些积极的结果为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治疗机制:多维度作用,协同治疗

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促进神经再生与髓鞘化、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以及免疫调节与抗炎作用等。这些机制之间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了MSCs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强大“武器库”。这使得MSCs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时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未来展望:MSCs在疼痛治疗中的无限可能

尽管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MSCs的分化效率和定向分化能力?如何更好地控制MSCs在体内的迁移和分布?如何解决MSCs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MSC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中的无限可能仍然值得我们期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MSCs将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福音。

【干细胞与外泌体 】公众号 编辑: 李道 \ 栏目主编: 王正 \ 文字编辑: 杨乐东。 免责声明: 本平台上的所有声明均不表示为医疗声明或建议。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或疑虑,请咨询您的医生或医疗保健提供者。 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