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松蔚
湖畔贩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书评  ·  高峰枫|金庸的译笔和憨直的恶棍 ·  昨天  
班主任家园  ·  那年,刚上初一的我,弄丢了爸爸的1000元。 ... ·  14 小时前  
书单来了  ·  作为公司的首席卫生官,我主要打扫! ·  2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三打白骨精|皮影戏体验工作坊 ·  3 天前  
漳视新闻  ·  晚上9点半停止写作业!福建一地最新通知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松蔚

一月,做好眼前这一点

李松蔚  · 公众号  ·  · 2020-01-31 18:56

正文

今天是1月31号,2020年居然就这样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同时又觉得: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居然才只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可见正常的时间感知能力,已经被一个又一个的突发事件搅乱了。
每到月底,我都会对本月发布的文章做一个梳理。我想借助这样的方式,帮我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让生活回到正轨。这几天,可能每个人都想尽快让生活恢复正轨。可是当前的不确定性太大了,谁都不知道怎么做。面对这样无法掌控的局面,我想,就先从做好眼前这一点点事开始吧。
一月上半月写过几篇文章:《 今年(可能)还是什么都做不成 》, 我感谢这个有公众号的时代 》, 普通人能为改善医患关系做什么 》, 他们要有一个生活半径以外的世界 》, 人贵在自察 》。每篇文章都有一点当时的背景。但是跟最近发生的疫情相比,又觉得当时的事已经无足挂齿。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普通人能为改善医患关系做什么 ,选择那个时间发文,是为避开去年底的热点事件,可以更冷静地聊这个话题。没想到之后发生了更大的热点。而我在文章里提到的,避免对医护人员的过度理想化,在今天的特殊背景下显得更不合时宜了。现在不只是几个人,而是全社会都把理想化的期待投射到医生身上。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提醒大家保留这个想法—— 医生也是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和弱点,有家人朋友和正常的生活,而且并不欠这个社会什么 。他们可以冒着生命危险冲到最前线,但那并不是他们的份内职责。当然了,说这话不太接地气,我知道大家现在想听的不是这个。但我还是希望多几个人这么想。
我和武志红师兄的平台联名发起了一个心理援助热线,第一类优先服务对象就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希望多少能表达一点心意。这个热线今天开通了,我把海报贴在文章最后。
从1月20号往后,新型肺炎的防疫形势每况愈下,恰好又赶上过年,全国人民一起在忐忑和流离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这段时间发了三篇文章, 世界(大体上)如常运转 》, “做好你能做的,然后好好过年。 》, 还是可以快乐的 》。主旨都是同一个: 面对超出个人掌控的局面,做好最坏的准备,同时把能做的事做好。
春节是很多人和父母的矛盾集中爆发的时间,我在得到知识春晚演讲的主题也是这个。虽然防疫形势严重,还是有不少人体会到了相处之难,公号后台也收到了很多吐槽和疑问。这方面相关的文章有两篇:《 囧妈: 你不能像这样跟父母和解 》, 知识清单丨与父母观念不同的相处指南 》。
另外是例行的反馈实验,一共做了三期:《 谁还没有点崩溃的时候呢丨反馈实验011 》, 考砸了也是一个机会丨反馈实验012 》, 如果无力改变,就先做一个记录者丨反馈实验013 》。
这个月总共收到534人次的赞赏, 他们要有一个生活半径以外的世界 》是 腾讯 付费。感谢所有人的支持。我们二月再见,愿那时冰消雪融。
最后,下图是武志红心理咨询发起的公益心理援助热线,请大家帮忙传播。从即日起到2月8日,每天13:00-21:00,会有受过危机干预训练的咨询师免费提供咨询,可以是电话,也可以是在线的文字沟通。服务对象包括:1)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家属;2)已确诊或疑似的患者及其家属;3)因疫情急需情绪/心理疏导的大众人群。
识别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后续服务将根据疫情情况及时更新。
往期总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