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了《
寻找姜诚平替
》,怎么不写篇《寻找丘栋荣平替》?这是最近不少朋友问我的。
说来也有趣,当我写完《
寻找姜诚平替
》,就有人来打探,姜诚是不是要离职了,以为我收到什么风声了。
那真是冤枉了。我写基金,很少受新闻驱动,所以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八卦传闻,在 EarlETF 上鲜有看到。
对我而言,寻找姜诚平替,是因为姜诚的中泰星元是我重要的基金持仓,同时还是很满意的持仓。但伴随其管理规模攀升,未雨绸缪,总要发掘替代品,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为什么不写《寻找丘栋荣平替》了。虽然丘栋荣的基金小作文我倒是一直追看,也时不时会提及,但他管理的几只基金,我至多就是一个 1 万元的观察仓位这种,从未重仓过。这里面,除了有对它家申购费不打折,迄今还是 1.5%申购费的抗拒,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找不到一定要持有丘栋荣的理由。
丘栋荣,算是业内不多的价值流基金代表,而且应该也算是最有“野心”的一位。
用“野心”这个词,在于我总感觉丘栋荣有一种将价值流通吃的味道,所以基金产品中既有中庚价值领航这样开始偏大盘近年偏港股的品种,也有中庚小盘价值这样显著偏小盘的品种。
但无论哪块,总感觉到不了不可或缺的地步。
中庚价值领航 PK 中泰星元
先说中庚价值领航,应该算其旗舰,目前的规模也最大,68.99 亿元。
作为一只风格上还算偏大盘的价值流基金,某种程度上有些平平无奇。就和姜诚姜老板的中泰星元对比,下图是 2019 年迄今的走势。如果说 2023 年前还表现相若,那么之后显著差距拉开。
这个拉开在逐年收益上更明显。
我理解,也认可港股是一个价值洼地。
但我始终对丘栋荣在价值的名义下买了一堆快手、小鹏、美团不那么的认可。
所以我还是愿意安静的守着姜诚的中泰星元——尤其是在今年迄今后者显著跑赢。
中庚小盘价值 PK 招商量化精选
许多新基民知道丘栋荣,或许是始于中庚小盘价值在 2021 年65.15%的耀眼表现。
的确,那一年,中庚小盘价值风头无两,哪怕同样以小盘价值闻名的曹名长,也相形逊色。
但我这几年对丘栋荣始终“无感”,其实也更多是始于这只基金。
丘栋荣,在中庚之前在汇丰晋信,以改良版 PB-ROE 闻名。在 PB-ROE 匹配小盘股这个赛道,我一直偏爱的招商王平的招商量化精选,“
不抱团
”和“
EarlONE
”两份清单的大爱。
中庚小盘价值成立于 2019 年,所以下图是它和招商量化精选 2020 年迄今的表现,作为参考我还放上了 1000 价值稳健这个 Smartbeta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