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时间8月1日下午,特斯拉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产能一度低迷的特斯拉终于实现了此前“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在华建厂的消息也在财报里得到进一步落实。
将要“国产化”的特斯拉上一个季度具体表现如何?在华计划下一步走向如何?数可视联手腾讯科技用一组图带领回顾和展望特斯拉的表现。
一、
财报显示:本季度
Model 3
产量是上季度的
3
倍
七月底,特斯拉实现了周产5000辆Model 3的目标。财报发布前,特斯拉就在其官网宣布Model 3 第二季度产量升至28578台,并且其余两款车型产量稳定。这个数字是上一个季度的近3倍,且在本季度已经超过了Model X和Model S产量的总和。马斯克还放出“将在八月底冲击周产6000辆Model3”的豪言。
不过,对于这位硅谷“钢铁侠”来说,实现目标的喜悦也伴随着现金储备持续下降的阵痛。截至第二季度末,特斯拉的现金储备降至22亿美元。这意味着上一季度特斯拉“烧钱”5亿美元。
爬出了Model 3的量产瓶颈,特斯拉还面临着另一大难关——盈利问题。虽然营收金额在不断爬升,但8月1日刚刚公布的财报中显示,特斯拉依旧亏损。并且,净亏损额已从去年同期的4.014亿美元扩大至7.427亿美元,但略好于上一季度的7.846亿美元亏损。
然而,持续亏损的特斯拉并没有停止自己扩张商业版图的步伐。早在七月初,马斯克现身上海,签署了特斯拉在华建厂的协议。
二、上海工厂年产能最低可达
25
万
第二季度的财报对此前的建厂协议做了进一步阐释:特斯拉将从当地筹集资金建厂,并且不走“合资”模式。其预计上海工厂的年产能最低约为25万辆车和电池组,并将在三年内逐渐提升至50万。具体建厂细节特斯拉称将在2019年揭晓。
特斯拉还称,中国工厂的生产仅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无论销量多少,都不会影响到美国工厂的生产计划。特斯拉之所以会在美国领土之外建立第一座Gigafactory(超级电池工厂),正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根据国际能源机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电动车销量以近58万辆的数额高居全球第一,是第二名的美国近3倍之多。
不过,受近期关税政策影响,在上海工厂正式建成之前,特斯拉的进口税将保持在40%。售价的提升也将直接影响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
反观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市场,占据大头的皆为国产品牌。由于政策补贴,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在获补后的售价基本都在30万元以下,远低于特斯拉各车型的售价。
根据特斯拉美国官网的信息显示,中低端纯电动轿车Model 3售价约为5万~7万美元,中高端纯电动SUV Model X售价约为8~16万美元,中高端纯电动 Model S售价约为7~15万美元。这样的价格相比国产新能源汽车,我们不难发现特斯拉其实并不具备价格优势。
而根据调研报告显示,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和雪弗兰Bolt是和特斯拉Model 3关联度最大的四种车型,因此特斯拉在中国的竞争更有可能来自这些同等价位的非能源车。
三、在华建厂,价格优惠或达
4万美元
那么,此前缺乏价格优势的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会如何惠及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