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系列
微观系列包括微观当代、微观历史、微观人物。每一个事件的讲述者都是从自我感情出发的片面表述,但是将多个片面组合起来,至少能构成事件的大致图景。为您及时剖析,可能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大事件,以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刚刚!鹿晗工作室紧急发声! ·  6 小时前  
贵州日报  ·  短短3年,间谍王某某,疯狂跳槽窃密! ·  昨天  
阿里开发者  ·  LLM 联网搜索,到底是咋回事? ·  昨天  
百姓关注  ·  巨头宣布:永不合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系列

法国扛起全球反美大旗,马克龙说,特朗普支持的我都反对

微观系列  · 公众号  ·  · 2018-10-07 21:56

正文


联合国自二战后成立以来,一直有一条约定俗成的惯例

就是每年联合国大会的年度演说都由巴西开场,接着轮到“地主国”美国,第二个演说。


巴西和美国演说完之后,其他会员国才会按照当年的登记顺序在联合国发表年度演说。

各国演说一般在十五分钟左右


今年特朗普在联合国的演说,相信大家都知道,夸赞自己政绩,引起台下哄笑,宣扬单边主义,在联合国这种人类共同体的场合依旧高喊“美国优先”。



当特朗普在联合国公开高喊“美国优先”的时候,不知道其他国家的人是怎么想的,但相信英国一定有人会想,英国首相应该也去联合国喊一嗓子,“英国优先”


日本一定也会有人想,首相去喊一嗓子,“日本优先”


中国有没有人希望主席也去联合国喊一嗓子“中国优先”呢


但是当各个国家都在联合国喊出“我国优先”的时候,那还要联合国,干什么呢?


还联合什么呢?大家都闭门造车算了。


特朗普在联合国的演说“惊世骇俗”



说他惊世骇俗是因为二战后从没有哪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联合国说过这种话。

为什么呢?

因为联合国成立的宗旨,就是防止世界重新兴起单边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希特勒走进联合国,站在特朗普所站的演讲台上,希特勒会说什么

其实这个想象一点不难,希特勒来到联合国,只会讲三点


第一,德国优先

第二,雅利安人最优秀

第三,消灭犹太人



而今,2018年,特朗普来到联合国,也说了三点


第一,美国优先

第二,美国人最优秀

第三,消灭伊朗


所以我才说,联合国的成立,就是为了防止世界上出现这样的人,防止这样的人,来影响世界。


只是今天,很不幸的,这样的人他所坐的位置足够强大,他不是东南亚哪个小国,更不是非洲哪个国家,他是美国。


也正因为美国够强大,所以特朗普才可以将这种危险的思想,推向全世界。



那一天当特朗普公然挑战二战后七十几年所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甚至可以说是公然诋毁“联合国精神”后,第一个站出来反击特朗普,并且以联合国少有的激烈情绪抨击特朗普的


不是中国,不是伊朗,不是俄罗斯,不是加拿大

而是法国


基本上每年的联合国演讲我都会瞄几眼,联合国这个地方,经常是一个“温吞水”和“和稀泥”的地方。


因为外交的精髓就是别把话讲死,别把话讲明,谁要是上来就把话讲的明明白白,那这外交就没法玩下去了。


正因如此,其实很多时候联合国大会的演讲都挺无聊的,大量的充斥着套话官话,听的人昏昏欲睡。



但是今年的马克龙,则成为真正捍卫联合国价值,以及联合国精神的捍卫者。


马克龙全方位,多角度的抨击和回应特朗普的执政是在影响全人类的文明进程。


法国这个国家他有一个抨击美国的传统,历史上法国就至少有三次,在联合国强烈质疑美国的行为,呼吁全世界别与美国为伍。


法国总统戴高乐


第一次是是1965年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当时世界货币体制,从金本位变成美元本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际贸易都用美元结算。


然后美国还向全世界承诺,美元与黄金挂钩,大家拿美元来随时可以问美国换黄金。


戴高乐在联合国向全世界疾呼,美国会背叛它的承诺,利用美元榨取全世界的财富,我们应该联手停止美元本位。

可惜的是,戴高乐1965年呼吁全世界放弃美元,1968年被推翻。


1971年,美国果然如戴高乐所言,背叛承诺,片面宣布美元不再和黄金挂钩,我想印多少美元就印多少。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


第二次是2003年,法国拒绝追随美国起舞,拒绝出兵伊拉克


当时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在联合国,高声反对美国,在没有任何足够证据下,不顾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发动伊拉克战争


德维尔潘说

我们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法国,来自古老的欧洲大陆

它见证过战争和野蛮的侵略

法国从来不会放弃,顶天立地的面对历史与文明


法国不会随美国起舞,去入侵伊拉克



第三次,就是不久前的第73届联合国大会

大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亲自到场,扛起“反美大旗”


马克龙在联合国的演讲长达45分钟

这45分钟的演讲,字字句句,全都在针对特朗普

马克龙的这45分钟也是近几年来在联合国少见的,带有强烈的联合国精神的演讲。

马克龙演讲的开场白,毫不客气,即不温吞水,也不和稀泥,他说


联合国的诞生来自于一个希望,但是联合国也很有可能像他的前身“国联”一样,成为一个摆设和无能的象征


如果联合国真的成了一个无能的摆设,那我们也不需要到处寻找要为此负责的人了


因为要负责的人就在这个会场里

那就是我们


就是今天都要发言的我们这些领导者

是我们,让联合国成了一个无能的可笑摆设。



联合国至今70多年,确实越来越像个摆设,他就像一个装扮精美的上流人士的舞会,大家表面笑嘻嘻,心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最重要的是,联合国,他没有任何权利来进行任何决定。


美国可以毫无顾忌的绕开联合国,不依靠任何国际法依据去侵略他想侵略的任何国家,而美国这样做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其他常任理事国,也依靠着一票否决权,来干预本应受到庇护的正义。


可这世上哪有什么正义,谁拳头越大,谁就越正义。

正义的高大上形象背后,是武力和权力


而联合国的软弱和摆设并非一天两天了,只不过特朗普的出现,高呼美国优先,其他国家都是屁,公然撕破所有国际共识和公约,扯下了联合国最后一块遮羞布。



马克龙接着说

强者为王的法则是非常诱人的,谁都想当王者号令天下,让全世界服从。


而今“强者为王的法则”被充分体现在“单边主义”上

有人希望重新走上“单边主义”的道路,借着他强大的优势。


而历史已经不断告诉我们,单边主义,不会带来利益,只会带来无休止的封闭和冲突。


它导致国家与国家的普遍对抗,人类与人类的全面冲突,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没有人会从中获益,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马克龙虽然没有直接讲出“美国和特朗普”但台下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马克龙的潜台词是,我今天来,就是要高举反特朗普大旗的。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的核心政策就是,推翻美国所有的多边贸易体系,然后构建一个美国与另一个国家一对一谈判的单边贸易体系。


这是特朗普上台后最核心的一个理念


因为美国足够强大, 任何单一的国家,在和美国谈判时必然处于劣势,美国必然可以从这个单一国家那里赚的好处。


而如果这些单一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联盟再和美国谈,那美国就赚不到好处,反而还会吃亏。


所以特朗普才会退出这个贸易组织,退出那个贸易协定,其根本原因就是,特朗普认为一对一谈判,美国获利最大。


我们看起来,特朗普真好,处处为美国利益着想

嗯,那谁是美国人呢?

并不是你我


更何况美国人民不可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获得真正利益,当中国的产品被征收高额关税后,美国百姓大量的生活用品价格都会提高,买东西更贵了,老百姓怎么可能获利呢?



而且这背后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特朗普起了一个很坏的头,他的让美国人赚,让其他国家亏的话一放出来

那其他国家的人民必定逼迫自己国家领袖。


你像英国人就会希望英国领导人像特朗普一样,单边主义搞起来。


荷兰人也会希望领导人学特朗普,搞单边主义


法国人也会开始希望,澳大利亚也会开始希望,世界各国人民都会开始希望自己国家领导人学习特朗普,在任何场合都高呼,我只为我的人民谋福利。


当然中国人也会如此希望,希望中国特朗普出现。

那各国领导人为自己人民谋利益有什么错呢?


他当然没错,但是你不能依靠呼吁单边主义,来谋如此“福利”


试想如果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仿效特朗普,全都打着为人民谋福利的旗号,搞起单边主义,那世界秩序也就立刻土崩瓦解。


这个世界将出现一个又一个相互猜忌,相互敌对的国家,最终这些猜忌和敌对,就会发展成战争。



马克龙对于世界重新坠入“单边主义的深渊”,尤其担忧。


联合国这个73年前为了维护战后和平的机制,如今面临的是两个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北约组织盟国,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在各个区域的地缘政治上,绝对的分歧。


特朗普今年72岁

马克龙今年41岁


三十年的代沟足以让他们产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巨大鸿沟



在以色列问题上,马克龙痛批特朗普将大使馆移到耶路撒冷,加剧巴以冲突。特朗普这个讨好以色列的行为,让他获得了巨大的犹太群体支持,但是却让中东腥风血雨。


美国大使馆搬入耶路撒冷的那天,巴勒斯坦人与犹太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但双方最尖锐的冲突还是表现在伊朗局势上

美国突然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举世哗然。

马克龙说


什么才能真正解决伊朗问题,是强者为王的法则吗?


当年我们都知道伊朗在发展核武器,但是什么阻止了伊朗呢?

是2015年的《维也纳协定》,是世界各国的统一认知和努力


美国退出伊朗核协定,还要重新制裁伊朗,这让法国极为不满,美国的制裁,让“任何和伊朗做生意的人”,都别想“再和美国做生意”


号称制裁伊朗是为了“世界和平”的特朗普,实则在 破坏世界和平。



当年伊朗停止核试验,世界解除对伊朗制裁后,欧洲大量跨国企业涌入伊朗,对伊朗进行了一系列的大手笔投资。

包括空中巴士,道达尔石油,这些巨头都和伊朗有直接的经济联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