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NotePin这一集成了AI录音和转录技术的可穿戴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功能、设计、价格等。文章提到AI硬件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NotePin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NotePin是一款可穿戴录音AI硬件,支持多语言转录,可佩戴方式多样。
NotePin集成了AI录音和转录技术,可帮助用户高效记录和整理日常对话。它支持多达59种语言,覆盖全球大多数地区。设备小巧轻便,佩戴方式灵活,有宇宙灰、月银、日落紫三种时尚配色。
关键观点2: NotePin的续航功能强大,配备高保真麦克风和端到端加密技术。
NotePin的续航功能强大,待机时间长达40小时,能够连续录音20小时。它还配备了两个高保真麦克风,采用波束成形技术捕捉声音。为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NotePin采用了端到端加密技术。
关键观点3: NotePin的核心AI功能在云端处理,面临隐私问题的挑战。
虽然NotePin的AI功能强大,但其核心AI功能主要是在云端进行处理,这引发了隐私问题的担忧。Plaud官方解释了他们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包括使用Plaud Privacy Cloud(PPC)和端到端加密技术。
关键观点4: NotePin面临用户接受度和替代品的挑战。
NotePin等AI硬件面临用户接受度的挑战,需要说服用户为何要花费更多的钱来使用新的AI硬件。此外,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硬件产品可能会因嵌入AI功能而增强其竞争力,对NotePin等独立AI硬件构成挑战。
正文
上半年,一家深圳公司推出一款能贴在 iPhone 背面的「AI 卡片录音机」,堪称 GPT 版录音「物理外挂」,甫一发布便狂揽 20 万用户,销售额轻松破亿。而现在,这家公司又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可穿戴录音 AI 硬件——NotePin。顾名思义,这是一款集成了 AI 录音和转录技术的可穿戴设备,目标是通过多种佩戴方式和多语言转录,帮助用户高效记录和整理日常对话。当录音、AI、可穿戴、硬件这些词汇凑在一块时,老生常谈的调侃也直冲天灵盖:不是 AI 无处不在,而是 AI 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
Plaud NotePin 官网上的这句文案形象地凸显了它的作用,那就是实时记录用户的对话,并通过大模型来转录整理音频内容。灵感往往稍纵即逝,但 NotePin 起手式异常简单,仅需按压 NotePin 中部,然后即可轻松激活录音功能。中文、英语、法语,韩语…… 官方介绍称,NotePin 支持多达 59 种语言,覆盖地球上绝大多数地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准确转录之后,还差一个整理环节,给 NotePin 留个说话的气口,它便能支持自动分段整理录音,还附上时间戳。整理过程中,用户可以从 20 多个专家设计的模板里选定一个合适的,生成个性化摘要,堪称打工人负责会议转录总结的天选 AI 神器。AI 会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和上下文信息,从知识图谱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推荐最合适的模板。这背后用到的 AI 模型既可以是 GPT-4o,也可以是 Claude 3.5 Sonnet,主打一个哪个厉害就用哪个。内容太长没耐心看,你还可以在「内存胶囊」里搜索和检索所需信息,让结果一步到位。比如上周四讨论的项目下一步将采取什么措施?别急,只需向 NotePin 提出这个问题,然后它便能迅速整理出带有结构性的答案。用 Plaud 的话来说,「我们专注于 AI,你可以专注于结果。」那谁最适合使用 NotePin 呢,官方也给出了锚定的用户画像。销售人员可以记录与客户交谈的详细情况,深入理解各自的需求和偏好,老师可以花时间回顾课堂上的互动,改进教学策略;医生也能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等等。简单来说,如果你是那些需要快速捕捉、记录和整理灵感、信息和关键数据的专业人士或者日常用户,那么入手 Plaud 或许不亏。语音备忘录 + ChatGPT = 1763 元人民币乍一看, NotePin 的外观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经典的小米手环 1 代。NotePin 拥有圆润而柔和的胶囊形设计,尺寸小巧,仅为 51x21x11 mm,重量轻至 25 克。在佩戴的方式上,NotePin 极为灵活,可以作为项链、腕带、夹子或通过磁吸方式佩戴。并且,NotePin 提供三种时尚配色:宇宙灰、月银、日落紫。NotePin 的续航功能也是一大亮点,待机时间长达 40 小时,能够连续录音 20 小时,电量耗尽时,也能通过有线充电方式快速补充电量。甚至 NotePin 还配备了两个高保真麦克风,采用波束成形技术捕捉声音时尽可能保留原始声音的质量和细节,减少失真。不是 AI 幻觉、也不是 AI 青涩,AI 硬件落地推广的头道难关而是隐私问题。Plaud 官方解释过,NotePin 这款产品的核心 AI 功能主要是在云端进行处理的。具体来说,语音转录的工作是由常见的 Whisper 技术来完成的,而对于内容摘要和其他高级功能等更复杂的任务,则是通过云服务来处理的。处理完成后,这些信息会展示在 Plaud 的应用程序或者网页上,供用户查看。并且,为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Plaud 采用了专门设计的云服务 Plaud Privacy Cloud(PPC)。通过与顶级云服务提供商合作,NotePin 采用端到端加密技术,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解密和阅读信息,从而在源头上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篡改的可能性。现在,Plaud NotePin 已经在官网开放预订,售价为 169 美元,预计将于九月下旬开始发货。基础版 AI 功能已经包含在内,但如果你想要更高级的功能,比如摘要模板和发言人标签,你可以选择每年额外支付 79 美元的费用,合起来换算一下,也就是 1763 元人民币。回顾近两年的 AI 硬件史,可以说是一部「高开低走」的连续剧。每当有 AI 硬件新面孔亮相,总是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宣传声浪,但要么死于媒体评测解禁那天,要么发货后遭遇集体的口碑崩盘。NotePin 值得好评的一点是,它没有一上来就嚷嚷要成为 iPhone 杀手,甚至打着改变下一代的交互方式的旗号,而是聚焦于实际生活中的口述场景。此外,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作用不局限于检测身体的各项指标,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更深刻地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就是说,不论是 Ai Pin、Rabbit R1,还是最新发布的 NotePin,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的生活或工作质量。只是,NotePin 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于,它未能说服用户为何要花「冤枉钱」来伺候一个新的 AI 硬件。就像智能手机整合了固定电话、照相机、计算器、游戏机等多种功能,NotePin 似乎打一开始就注定要被 AI Phone 所取代。一个典型的例证是,虽然 NotePin 可以独立完成音频录制,但转录、摘要和其他 AI 功能还得用到 Plaud 应用程序或者网页端。在这个过程中,智能手机依然还是一个补充品,而非替代品。至于价格方面,语音备忘录 + ChatGPT = 1763 元人民币,而在淘宝上,100 块不到的录音笔设备比比皆是,续航 60 小时不在话下,甚至也能提供 AI 转写服务。而且 AI 幻觉问题也是这类工具推广开来的最大拦路虎。想象一下,你满怀期待地对着它滔滔不绝,但要是在转录过程中,它冷不丁在关键信息上埋坑,全然信任的你也会被 AI 幻觉蒙在鼓里。在固有的消费习惯中,哪怕有没有 AI,用户都会愿意为一个硬件掏腰包,但在 AI 尚未成为成熟可靠的生产力工具之前,用户显然更倾向于为当下的表现买单,而不是为未来的价值买单。对于 NotePin 的到来,外媒 The Verge 一针见血地指出:每个人都突然开始构建硬件来记录会议,但软件才是真正的诀窍。
从功能上看,NotePin 其实很容易让人想起锤子手机在 2017 年推出的的闪念胶囊功能。长按 Home 键,或者耳机线控的中间按键,就能开始语音输入,记录你一闪而过的想法,文字和录音都会保存下来,你还能再编辑文本。记录下的「胶囊」,可以拖拽到便签、插入微信输入框、变成待办事项....这类转录工具与当下的一种观点也遥相呼应,即 AI 不是产品,而是功能。在多数情况下,各种传统硬件产品借 AI「还魂」,作为一种增强功能存在。比如智能家居设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它们都可能包含 AI 功能,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预测分析等,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性能。在这种情境下,AI 是作为产品的一个零部件,而不是独立产品。而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一些 AI 功能因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独特的服务,选择被包装成独立的产品。例如,专门的 AI 芯片、独立的语音助手设备、AI 驱动的机器人等。至少表面上看,NotePin 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作为消费者,我们乐于在 AI 硬件领域看到更多的硬件。1988 年,Mark Weiser 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思想,并预测计算模式会发展为普适计算。普适计算的支持者认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去的计算能够使人更自然地和计算机交互。当时 Mark Weiser 提出基础的普适计算的设备有: tabs, pads 和 boards。从形态上,NotePin 符合可穿戴厘米大小设备的标准,但这还是显得有些过时,也许有一天,当你对着空气喃喃自语时,AI 就已经在默默记录并分析你的想法了。到那时,我们会回过头来怀念现在还需要佩戴 NotePin 的日子。一个吊诡的情况是,当 AI 产品与传统硬件的界限越是模糊,它们取代传统硬件的概率就越强。毕竟抛开 AI 的噱头,只有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产品的使用频率才能大幅提升。而当未来的 AI 硬件的佩戴时长动辄三五个小时起步,那么这个 AI 硬件或许才真正具备发展潜力。我会告诉你,一台短期内最理想的 AI 硬件此刻正放在我口袋里,而它的名字叫做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