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元宝博古
线上推荐与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今天又憋了个大招 ·  7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日观赛指南 ·  14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日观赛指南 ·  1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元宝博古

雍正六年的风雅瓷事(二)——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情有独钟!

元宝博古  · 公众号  ·  · 2019-03-28 11:53

正文

雍正六年,在正史中极为平常,但在中国陶瓷史上却是一个尤为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清朝最出色的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走马上任,几乎同时皇宫造办处的大小官员为了一个实验的成功而雀跃欢呼,这二者之间有何关联?雍正皇帝在其间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一年究竟给中国陶瓷史带来了什么惊世骇俗的改变?

雍正帝读书像

雍正六年的风雅瓷事(一)——雍正皇帝为何特派唐英去景德镇呢?


1730年,允祥去世以后,雍正悲痛不已,第二天就亲自上门祭奠,并在两个月内赞颂允祥达15次之多。原本在雍正皇帝即位后,出于避嫌被改掉的名字中的“胤”字,皇帝也特别准许他改回来。还有一件事情更能反映雍正皇帝对允祥的感情,在允祥去世后第20天,雍正皇帝觉得另一个弟弟允祉不够悲伤,于是连允祉之前的罪过一起惩治,革去了他的亲王头衔,并将其拘禁起来。

允祥能受到雍正皇帝如此特别的待遇,跟他平时的鞠躬尽瘁不无关系,不仅是有关国家社稷的大事,即便是管理造办处这样的琐碎小事也是尽心尽力。康熙末年,宫廷造办处的管理一度出现松散现象,胤即皇帝位不足半月,允祥便被派到这个岗位上进行纪律整顿,他规定如果匠人有迟来、早散、懒惰、狡猾、肆行争斗、喧哗高声、不遵礼法等应该重责者,要层层上报,有些甚至要报给皇帝亲自过问,然后再行处罚。1728年,造办处已趋于规范,而雍正皇帝特别关注允祥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也终于有了结果。

  • 在以素白釉地为主的雍正朝,色釉珐琅彩十分稀少,尤其是将作为皇家专属色的黄色做底色的更是弥足珍贵。图中淡黄地珐琅彩兰石纹碗正是这样一件瓷器,它造型优美,一侧题写有黑彩的“云深瑶岛开仙迳,春暖芝兰花自香”诗句,并配有“佳丽”、“金成”、“旭映”三枚胭脂彩的篆体闲章。右图是碗的局部放大,其本身就是一幅极文雅的图画,绘制的精细程度也能从中窥见一斑。


雍正皇帝继位后,仍延续了父亲对珐琅彩瓷器的热情,但由于当时珐琅料只能进口,十分稀缺,未能大量烧制,因而经常是皇帝赏赐臣下的珍贵之物。1724年,雍正皇帝曾赏赐了年羹尧几个珐琅翎管,年羹尧感激涕零之余,在谢恩的奏折中表达出了对珐琅制品的渴望,他先是赞美了珐琅翎管的精美,然后大胆地向皇帝开口,请求另外赏赐几件新的珐琅制品,以满足自己的“贪念”。对年羹尧的大胆索求,雍正皇帝不但没有怪罪,反而表现出一种被认同后的愉悦,立刻赏赐了他数件,并在朱批中戏称“若不用此一贪字,一件也不给你”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雍正皇帝下令研制国产的珐琅料,他对珐琅彩瓷器信心满满,认为将来一定大为可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