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债供给放量是否扰动债市?地方再融资债或成为债市“稳定器”?
政府债券增发如何影响债市走势?城投有
何新动态?让我们一起看看
市场都是如何说.
..
2024年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指出,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专项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2024—2026年每年安排2万亿元,目前相关发行工作已经启动。根据已披露的发行文件,均为再融资专项债的形式,用途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故称为“置换债”。下周开始各地区置换债或进入发行加速阶段,并且首批置换债开始发行,期限明显偏长。
置换债启动发行且后续规模较大、期限较长,其供给放量是否会对债市造成扰动?
(1)供给放量导致债市调整。
根据以往经验,2020年5-8月和2023年8-10月均面临货币政策收紧,供给高峰央行并未充分对冲,资金价格上行、债市出现调整。
(2)供给放量,但资金条件宽松,则债市相对平稳。
例如2022年5-6月(央行提前降准+大幅上缴利润对冲)尽管供给放量但资金依旧宽松,债市并未出现明显调整。
来源:冠南固收视野
地方再融资债或成为债市“稳定器”
进入11月,资金面边际转松,自律机制规范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引导其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降准预期也在升温,对存单形成一定利好。当前来看,市场关注地方债供给压力,当中涉及年内地方置换债发行规模、发行节奏及期限分布等。
从地方债发行数据来看,地方再融资债已呈现出加速发行的迹象
。一方面,
地方再融资债发行期限结构以长债和超长债为主
,或引发长端和超长端利率的调整,如果调整幅度较大,保险和银行自营或将加大配置需求,
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债市“稳定器”的作用
。 另一方面,央行也将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入、降准等多种工具配合来熨平资金面波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年内存单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故而
有利于短端利率债和信用债的中枢下移,进而带动债市曲线走陡
。于债市而言,政府债供给仍是债市的关键扰动,而央行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内降准仍有空间,利好短端品种。
来源:谭谈债市
全文阅读请点击链接:
资金、存单、供给与曲线形态
政府债券增发如何影响债市走势
从我国政府债券发行历史来看,我国国债自1981年重启发行以来已有40余年历史,地方债自2009年正式发行以来已有10余年历史。而2015年以来,政府债券供给压力及市场对其预期对债市运行的阶段性扰动也不时出现,其中
主要集中体现在2015~2018年、2020年下半年和2023年四季度
。具体来看,
2015~2018年
,我国开展第一轮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期间地方债供给整体呈现发行规模大、发行期限偏长、置换债发行省市覆盖广等特征。从对债市走势的影响看,如此大规模地方债供给主要
在实际落地前和启动发行初期形成一定扰动,而此后债市走势的主导因素依然在于基本面与政策面等
。
2020年5月至年末
,融资需求回暖而资金面偏紧推升利率水平,而政府债券相对集中发行只是债券利率上行助推器。即也是
政府债券供给压力本身并不单独构成债市利率步入上行趋势的主因
,更多是在经济基本面向好、货币政策收紧等环境下通过挤占流动性等渠道进一步强化利率上行趋势。
2023年四季度
,万余亿元政府债券增量供给仅构成短期扰动,债市利率震荡后再度回落。
综合历史来看,债券供给压力及市场对其预期主要通过情绪面和流动性等渠道对债券利率构成一定短期推升扰动
,且相对集中体现在供给压力落地初期,而
很难单独改变债市运行趋势
,需要结合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等综合判断。
来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全文阅读请点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