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发布
生活在这座梦幻的城市,与TA共同成长。我们提供上海的资讯,更希望成为您又一个喜欢上海的理由。这里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微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发布  ·  购家电享国家补贴攻略来了!一起来看 ·  20 小时前  
大华那点事  ·  实探!沪太路旁儿童主题风公园大门开放→ ·  4 天前  
上海本地宝  ·  可以等试用期转正了以后再缴社保吗?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发布

【便民】沪建市级优先预约号源平台,万余专家号优先留给家庭医生

上海发布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3-27 17:14

正文

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看病难问题如何缓解?

市卫生计生委说,沪正在搭建市级优先预约号源平台,上级医院将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50%时间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目前已有35家市级医院、7700余名专科医生接入市级优先预约号源平台,每天超过1万个号源优先预留给家庭医生,让签约居民享受预约优先转诊等福利。详↓


一半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

提前留给家庭医生

目前上海已经有2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1+1+1”,155万居民签约,享受到慢性病长处方、延伸处方、预约优先转诊一系列优惠措施。


市级优先预约号源平台已在搭建,上级医院将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50%时间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即如果专家门诊一上午40个号源,一半会放在社区家庭医生号源的池子里,比向社会开放的预约时间更早。


目前,35家市级医院、7700余名专科医生已接入市级优先预约号源平台,每天有超过1万个号源优先预留给家庭医生,让签约居民优先转诊。


上海将如何完善升级家庭医生制度?

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构建,已覆盖全市所有社区,签约居民超过1000万人。市卫生计生委在此基础上,赋予家庭医生调动更多卫生资源的权限,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管理的改革,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一是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也就是上海家庭医生制度的2.0版),在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1+1”签约,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医疗机构组合,优先满足本市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和妇女、儿童的签约需求;

二是加强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健康管理,定期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掌握签约居民的主要健康需求,对签约居民进行分类管理,提供针对性服务;

三是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下的有序诊疗秩序,居民在签约后,可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根据自身疾病情况选择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如因实际情况需至签约医疗机构组合之外医疗机构就诊的,由家庭医生转诊。按照上述规则,患者可享有签约就诊各项优惠倾斜政策,包括健康评估与针对性健康管理、签约医疗机构内预约优先就诊、预约优先转诊至上级医院、慢病长处方(慢性病签约居民可一次性配到1-2个月药量,减少往返医疗机构次数)、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在回到社区就诊时,家庭医生可延用上级医院处方药品,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配送,满足社区居民针对性用药需求)、医保报销优惠(社区门诊诊查费减免)等;

四是开展家庭医生管理签约居民医保费用试点,根据上一年签约居民在各级医疗机构实际年医保费用,核定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医疗费用额度指标,赋予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所发生医疗费用的监管职能,帮助居民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各家医院检查检验的影像结果逐步打通

上海已完成了两期健康信息网建设工程,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构建了市、区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市级数据中心已集聚了近200亿条的诊疗数据,并以平均每天1800多万条的速度增加。各区以二三级医疗机构为依托,建立区域内的影像、检验、诊断技术支持中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与下沉。

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将推进健康大数据在深化医改、居民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包括:

建立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卫生服务监管、绩效考核、财政资金拨付、薪酬总额核定等功能;

建立分级诊疗的支持平台,实现签约信息在市级平台、区级平台、医疗机构、医保之间的同步,支撑预约转诊、处方延伸、药品物流配送等改革举措的实施;

建立家庭医生管理医保费用的支持平台,使家庭医生及时完整地掌握签约居民在二、三级医院的就诊记录、处方信息和费用信息,开发费用审核系统,并与市医保系统对接;

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社区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库系统,开发和应用主要慢病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形成连续、动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

资料提供:市卫计委

编辑:朱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