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冠雄频道
十大自媒体,转型互联网教练。专注科技商业,每日一深度!商务13521140909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技美学官方  ·  华为Mate70明天见,新品前瞻来了 ·  2 天前  
品牌星球BrandStar  ·  专访三顿半:为什么要开一家非标的体验空间? ·  4 天前  
字句都是你  ·  7000mAh中端机要来了,骁龙8Gen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冠雄频道

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已是定局,共享与单车哪个才是正确方向?

王冠雄频道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2-08 19:10

正文

在16年延续至今的寒冬之中,共享单车称得上是仅存的硕果,一笔一笔巨额资金涌入,无数创业团队加入。除此之外,我们也能真切感受到共享单车对城市居民短途出行方式的改变,甚至有人把春节期间打车难归咎于共享单车风行导致滴滴、Uber司机转业。猜测虽然不正确,可不能说是无端。(马上点标题下蓝字关注可获取更多内幕,每日一深度!)


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期间,央视等全国主流媒体分别报道了ofo的春节百万单车骑行活动。在节日出行高峰,一线城市更易发生拥堵,ofo在全国三十余个城市实行春节免费骑活动,鼓励单车出行以减少城市交通压力。根据ofo率先发布的全国首个春节骑行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33个城市居民共骑行超过2000万公里,相当于各地减少碳排放5400吨,显示出极大的社会价值及意义。



这时满街的小黄车似乎成为了一种基础设施,改善节日拥堵、绿色出行、全民健身,这些看起来很“公益”的词汇不断的出现在共享单车行业身上。而这也恰恰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争议点——公益一词似乎和利益相悖,单车共享究竟应该是企业行为还是注定只能成为公益项目?


【政府推广单车共享乏力,资本可以改变现状?】


人们产生这种疑虑的原因也很简单,2016年一年之间ofo、摩拜、小鸣、优拜等共享单车企业几经累积获得了十一次融资,其中不乏真格、红杉、中信产业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也能看到滴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这样几乎让人眼红的资本追逐之下,再加上共享单车本身低廉的收费,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盈利的能力。而这时规模经济又开始发挥作用,谁的市场覆盖速度更快,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此推动下,ofo、摩拜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必将先于政府一步让共享单车成为城市基础设施。 



对于政府推广单车共享来说,并非执行不力,而是其中的确存在太多局限性。早在2010年间,我们就能在一些城市中见到免费使用的单车,可用户体验只能用糟糕二字形容。


各个城市之间单车使用政策不统一,有些城市本地居民刷身份证即可使用,外地居民则要去银行交押金,对于人口流动性大的一线城市来说,这样的使用政策无疑是麻烦至极。包括在技术限制之下,单车只能在固定停车点使用和归还,对人们的出行路线造成了极大限制。更重要的是,每个城市推出属于自己的共享单车,就说明每个城市都就这一项目从自行车产生中进行招标,耗费大量人力不说,也不易于把控成本。


完成生产投放之后,如何对共享单车进行宣传、后期如何维护,这些问题依然影响着单车的使用体验和使用率。目前看来,全国中只有杭州及周边的公共自行车使用率较高,其他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已经逐渐退出市民的视野。


【基础设施角色争夺之下,共享单车有两种玩法】


总的来说,传统公共自行车载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技术和运营成本两方面的瓶颈。在商业驱动之下,互联网企业似乎已经通过资本和组织化运作克服了以上的所有问题。以目前竞争最为激烈的ofo和摩拜为例,双方在看似争夺基础设施角色之下,已经进入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之争。


ofo主张更加开放的平台模式,企业本身不参与单车的生产,而是通过配适智能锁连接自行车厂商和用户,侧重点在于“共享”这一模式。共享模式解决了自行车使用中的一些不便,比如较低的使用率会降低用户购车欲望,包括自行车高居不下的丢失率,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


自行车作为传统的“三大件”之一,在我国有着较高的产能,ofo联合行业之力、依托更经济的价格和押金快速打入短途出行市场实现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这样众包生产的模式自然能让ofo集合自行车行业的最优技术和最优性价比,同时实现更高效的物流。



至于摩拜,则选择了较为垂直的产业链整合路线,自主生产和投放,所谓共享则可以理解成一种销售方法,将自己的产品以分时计费的方式向用户出售。这样的“产销一体”的模式让摩拜走的更加稳重,每进行一步都留下有迹可循的重型资产。可高成本的困扰让其在市场覆盖上稍有落后,虽然有富士康支持,实现了在几个一线城市的覆盖,但相比ofo一天一城的迅速打入三十余个城市,摩拜的产能还是显得有些局限。


【共享或单车,盈利能力才是最终赛点】


两个代表性企业,一个重“共享”,一个重“单车”,两种发展模式已经让互联网企业代替政府推广共享单车成了定局。可这也让共享单车这个方便我们生活的项目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局面,毕竟与政府公益不同的是,盈利与否才是决定共享单车命运的关键。如果真的像很多人分析的那样,无数共享单车企业陷入融资大战却无法实现盈利,恐怕最后我们还会回到没有共享单车的日子。


分别从ofo和摩拜两种发展模式看来,共享单车距离盈利似乎没有那么遥远。


以ofo的众包生产看来,ofo更想成为整个自行车产业的“伴生者”。自行车产业中的生产技术、供应链本身是一个庞然大物,ofo则以模式变化推动需求从而盘活整体产业链,把过剩的产能重新利用起来,体量虽轻却决定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循环。这样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方式注定了ofo会拥有更轻的模式,也就是更低成本和更高的盈利可能性。ofo创始人戴威曾经在采访中透露,ofo车辆造价只有几百元,1.5单/天就可以覆盖所有的车辆折旧与公司运营成本。据称目前在合肥、厦门、昆明等几座城市中,ofo已经实现了盈利。


而摩拜的垂直整合发展模式,虽然让摩拜受高成本所累,但也为摩拜累积下了固定资产和技术资本。在未来是否会让摩拜以品牌的面貌进入更多产业也未曾得知,或许其未来品牌溢价也不可小觑。


在共享单车行业中,不管企业向“共享”方向发展还是向“单车”方向发展,ofo的盈利已经是一个行业的转折点——资方在行业中的概率投资行为将会减少,加速整个行业竞争进程。同时也击破了此前一些对共享单车企业只会烧钱的质疑,这下人们可以安心,ofo模式的共享单车不会在钱烧光后就离我们而去。


【结束语】


不管我们相信与否,共享单车这个看似很“公益”的产业正在市场中掀起一场波澜。这时不得不让人感慨,商业果然是最关键的推动力,绿色出行这句口号喊了很多年,如今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在我国主要城市内实现,还是要依靠科技和资本的力量。


王冠雄,著名观察家,中国十大自媒体(见各大权威榜单)。主持和参与4次IPO,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教练。每日一篇深度文章,发布于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各大门户、科技博客等近30个主流平台,覆盖400万中国核心商业、科技人群。为金融时报、福布斯等世界级媒体撰稿人,观点被媒体广泛转载引用,影响力极大,详情可百度。


推荐阅读


王石落幕海尔生态马云豌豆荚万能钥匙微软&领英高通VS魅族新达达&京东杨元庆世界杯&乐视企业家自我修养|王小川&高管团队保险&汽车电商《刘强东自述》金蝶企业云乐视汽车京东开普勒李彦宏Papi酱拍卖京东3C大V试车手记II张国荣张朝阳ZUK金秀贤柯洁再战AlphaGo聂卫平“被打脸”链家背后的秘密


长按下图关注。预告:互联网衣饰品牌


"原文"有图有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