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小土
编辑:乔乔
未知事物的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同时也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的无尽动力。宝宝们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有好多好多好玩的问题。有的时候,他们会自己寻找答案,但是大多时候,他们会很自然地向身边的大人询问。在法国的一部电影《蝴蝶》中,八岁的小女孩儿丽莎在与邻居家的爷爷旅行的时候,问了好多好多问题。
宝宝们提出问题,大人会给予回答,可是,宝宝们会毫无条件地真正接受这个回答么?这可不一定噢!
这个问题心理学家们也很感兴趣。在2011年的一个研究中,Koenig和Jaswal两位心理学家觉得,宝宝们很聪明呢,对于一件事情,专家说的他们信,不是专家说的,他们可就要怀疑了。他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选取了3-4岁的宝宝们,给他们看两个人的照片,告诉他们,其中一个人是“小狗专家”,而另一个只是普通人。之后,对于同一小狗,小狗专家说出了小狗的学名,而非专家(普通人)只会使用小狗的可见特征来命名。
然后给宝宝们看一个新的小狗的图片,问被试是否知道这只小狗叫什么,愿意去问哪个人。接下来播放一段录像,录像有一个人拿着这张小狗的图片分别问了这两个人,他们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回答。
然后再问宝宝,这只小狗叫什么呢?宝宝们选择了小狗专家的答案。
也许你会觉得,是因为小朋友觉得专家懂得多呀,所以才相信他。但是实验者,把第二个小狗的照片换成了一个普通的物品,结果发现,宝宝们相信小狗专家的倾向就没有了,他们在两个人中随机选择。因此,他们得出结论,
当宝宝们对某件事情有疑问的时候,问这件事情的专家最靠谱
!
可是,专家的话他们就一定会相信么?又有心理学家提出了质疑。如果专家们说的话特别特别不可思议呢,宝宝们还会相信么?于是,Lane和Harris在2015年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选取了3-8岁的小朋友们,依然有专家的出现,但是这次,加入了一些反直觉(counterintuitive),特别奇怪的回答,小朋友们还会相信专家么?
实验是采取放录像的形式。在录像里有四个专家,两个动物专家和两个物品专家。一个动物学家会对某种动物进行一些说明,另一个动物学家会对某种物体进行一些说明。说明中有符合直觉(intuitive)的部分,也有反直觉的部分。两个物品专家也一样。保证进行说明的东西和动物小朋友们事先是不知道的。每看完一个人之后会问小朋友几个问题:你觉得这个东西是真的么?你觉得这个东西有这种性质么?
结果发现,所有的小朋友们都更相信动物专家对于动物的描述,物品专家对于物品的描述。但是,3-4岁的宝宝们对于正常的和反直觉的表述的信任程度是没有差别的,但是5岁及其以上的儿童,他们很显著的更相信正常的描述,也就是说,
即使是有专家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相信老虎是可以喷火滴
。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聪明呢?他们向你提问题的时候,不要随便敷衍他们噢,他们会有自己的判断的,回答的太差,小心成为他们眼中的笨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