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3日 ... ·  昨天  
日食记  ·  比肉好吃,巨下饭的蔬菜做法。 ·  3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2日 ... ·  2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2日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迷你厨房”安全吗? | 新闻眼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1-08 17:03

正文

今日 新闻眼


“迷你厨房”安全吗?

酒店“先囤后付”,还需“信用加持”

骗子“人盯人”!要把老人从养生迷局拉出来

管理野生景点不能光靠提示牌

爱护野生动物需时刻牢记“距离产生美”



1

“迷你厨房”安全吗?


近日,湖北武汉10岁的小萌过生日时收到一套标注“真煮真吃”的仿真迷你厨房玩具,其与两个弟弟按照产品说明进行体验时,意外突然发生,打火机点燃灶台瞬间火势失控并蔓延,致使3个孩子均遭受不同程度烧伤。


微评

“迷你厨房”是时下风靡的网红儿童玩具,类似缩小版的厨具和家电,大多成套出售,锅碗瓢盆、砧板、菜刀、电磁炉、电饭锅等一应俱全, 主打“仿真”,能极大满足孩子们“过家家”学做饭的好奇心。 然而现实中,医院已接诊多例由于体验“迷你厨房”等儿童玩具而受伤的患儿。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除“迷你厨房”外,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不少暗含隐患的玩具。玩具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一直是快乐的化身,可以让童年更精彩。 但好玩毕竟只是锦上添花,安全才是儿童玩具的首要标准, 任何玩具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追求趣味性,安全隐患的存在会让玩具变成潜在的危险源,成为孩子成长之路上的“不定时炸弹”。


一些玩具未被列入3C认证目录,并不意味着可以不受监管。 对于非目录内的玩具,如电子宠物、遥控车等,其安全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在市场上销售时,应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抽查和监督。有关部门须及时制定和更新、细化安全标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对问题产品及时召回,为消费者投诉畅通渠道。同时 加大处罚力度,让生产销售不安全玩具者付出沉重代价,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


(人民网评微信公众号)


2

酒店“先囤后付”

还需“信用加持”


最近,一些在线旅游服务平台推出“先囤后付”的酒店预售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由于无需提前付款即可预订酒店,“0元囤酒店”成为一些年轻人旅游住宿的消费新选择。不过,有消费者反映,其购买的酒店预售套餐在使用时出现无法预约、不能升级房间、临时加价等问题。


微评

传统的酒店预订模式需要消费者立即付款,其优缺点显而易见。 优点是,消费者花钱买心安,不担心酒店违约涨价或无处可住;而酒店则提前“绑定”了消费者,可确保入住率。但弊端是,部分酒店被预订后,消费者由于行程变化则不可取消,引发纠纷。平台推出的“先囤后付”,有望弥补上述缺陷,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权。 这无疑创造了多赢的预售模式,既便于消费者灵活选择,也能为平台和酒店引客,还能做大市场“蛋糕”。


虽然从理论上看“先囤后付”可带来多赢,但部分消费者预订的酒店预售套餐在使用时遭遇兑付难——无法预约、不能升级房间、临时加价等问题, 这显然侵害了消费者权益,让人感到“先囤后付”不过是一种营销噱头, 酒店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便无视契约和信用。


对此,平台要完善“先囤后付”预售合同,既要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也要合理约束酒店行为,对违约酒店要有相应的惩戒机制,以维护该模式的声誉。另外,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参与“先囤后付”,要尽量选择口碑好的平台和酒店,详细了解预售合同内容再决定是否选择“先囤后付”。 只有促使平台重视信用建设,鞭策酒店重信守诺,才能防止“先囤后付”模式走样变形。


(光明网)


3

骗子“人盯人”!

要把老人从养生迷局拉出来


最近各个平台上出现一些面向老人的养生直播课,老人为领三毛钱的红包入群上课,结果花费上千元购买各种无用的保健品;成本仅11.5元的营养食品,打着包治百病的“神药”旗号卖到5000元一疗程,不少老人上当受骗。


微评

无论线上线下,老套路还在使用, 新伎俩层出不穷,而且越来越有针对性、设局越来越精准。 养生直播课是私域直播,往往在公共平台引流,然后让用户点击跳转进入个人或组织搭建的聊天群、直播平台等,定向为老人开放视频权限。一旦老人有养生需求,客服就会和老人一对一沟通,推荐相关产品。 “神药”团伙中的“业务员”会陪老人一起听“专家”讲课、采取“人盯人”模式不让外人进场,还精准对老人电话销售,甚至对取钱的老人车接车送。 骗子们精心设计,减少老人子女等群体的“干扰”,“点对点”攻略入局老人,骗术更加隐蔽高效。


既然骗子使出“人盯人”的招数,监管部门和老人亲属能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人盯人”的方式破养生迷局? 人盯人,要盯的是身披“隐身衣”四处乱窜的骗子。 随着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理应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各部门信息数据整合,增加监管网络的覆盖密度,提升“定位”骗子的精准度。越是骗子“人盯人”,越不能让骗子的伎俩得逞,早一步让老人远离养生陷阱。


也要盯住容易上当的老人。 为了真正破解养生迷局,一方面,要加大对养生骗局的打击力度;一方面需要子女、社区工作者等,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用老人更喜欢、更能接受的方式传递反诈知识。


(北京晚报)


4

管理野生景点不能光靠提示牌


1月4日,西安市鄠邑区一处叫黑山岔的网红冰瀑布景点,冰柱突然掉落,正在打卡的游客纷纷躲避。当地村干部和民警介绍,这里不是正规景点,一名女游客在躲避时摔伤。


微评

冰柱高悬,危险性显而易见,为何游客与冰瀑布的距离如此之近?为何景点没有采取任何遮挡措施?一切都是因为, 这个景点不是正规景点,而是在网上走红引来游客打卡的野生网红景点。 因为冰柱有坠落的风险,有关部门在周边设置了提示牌,还在安全的地方设置了观景台。但有些游客不听劝,非要近距离看冰瀑布。这再次证明,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贴身打卡,一不小心,“仙境”就可能变成险境。


野生景点之所以成为景点,社交平台的推介起到了重要作用。 平台不能只想着吃流量,而罔顾公共安全责任, 对于推荐野生景点的“种草”帖要加强甄别和审核,对于风险隐患较大的帖子要限制其传播,或者要求创作者打上明显的“危险”标记,别让“种草”成为危险的导火索,切实地对用户的人身安全负责。


对于那些格外危险或特别需要保护的景点,地方应该坚决予以关闭,不能只是简单设置提示牌了事。 要有完善的隔离设备,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安排专人巡查,做到“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真正防止游客擅自进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那些风险相对可控、游客十分青睐、又有一定开发价值的野生景点,则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充分考察、适度开放,并将之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应急预案、提升服务水平, 在保留原生态野趣的同时,让游客远离危险、尽享风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