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中心主任工作会在兰州召开,会议以“数转智改——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动能”为主题。来自交通运输部相关司局、科研院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交通运输厅(局、委),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卫星网络集团等科技企业,以及省内相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参加会议。围绕“数据要素×交通运输”、“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网络和数据安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等多个关键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以《创新引领 数据赋能 以智能化驱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做了主旨报告
。他指出,“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信息化硬设施成网、软体系成形,创新动能强劲,场景应用广泛,安全总体稳定,成长势头良好。交通运输网信工作机制建设呈现新格局,国家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新成效,综合交通运输数据体系实现新突破,行业监管和服务数字化涌现新亮点,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水平取得新跃升。徐文强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要以国家信息平台建设为牵引,全局谋划交通运输网信工作。以高效办成更多“一件事”为导向,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推进数据流通和创新应用为目标,大力推进“数据要素×交通运输”。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化发展为抓手,大力提升全行业智能化水平。以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为底线,全面加强行业网络和数据安全能力建设。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柳鹏表示
,近年来,甘肃交通坚持“聚、通、用”发展思路,统筹布局,科学谋划行业信息化建设,强化应用,数智赋能行业现代化治理,共享数据,协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智慧交通日益成为甘肃交通的靓丽名片。自今年2月获得试点批复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建设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下面分享一下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省市的进展:
通过与省大数据局、发改、工信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编制了《甘肃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项目建议书》和《部省联动试点任务工作方案》,确保了平台功能设计和任务落实得迅速有力。为强化组织保障,厅内成立了以分管厅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项目建设,及时解决业务流程和功能设计问题。同时,通过赴江苏、浙江的学习调研,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为甘肃试点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甘肃省通过视频云联网工程建设,整合了1万余路视频资源,实现了与国家平台的网络对接和视频资源推流。重点路段的视频监控实现了事件分析功能,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省级交通运输运行协调和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实现了通信设备与系统的互联及远程调度指挥。综合交通运行监测系统的建成,接入了多源数据,提升了出行服务效率。非法营运信息化精准协同治理试点在兰州市机场路开展,电子化执法办案得以实现。大件运输许可数字化提升工作正在推进,电子证照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果,发放量突破75万张。
甘肃交通运输监测与应急调度中心就甘肃省智慧交通建设应用成果、甘肃省交通运输“数转智改”实践探索、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讲解。省运调中心系统汇报了在全省交通运输监测、出行信息服务、应急协同指挥等领域的拓展探索情况。一是建立甘肃省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平台。按照“1+1+4”的整体架构建设,即:1个专有云支撑平台,1个数据大脑,4类智慧应用,深化保障全省数字交通建设。二是研发“秒易查”微信小程序。依托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汇聚的数据资源,以行业管理需求为导向,以“一键查询,服务交通”为抓手,促进数据要素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拓展实现实时路网视频监控、重点运营车辆监测、路况信息实时查询、交通事件统计分析等四类功能模块18个场景应用。三是持续提升出行服务水平。深入践行“六要工作法”,促进形成全流程闭环工作模式,打造了抖音、微博、今日头条、微信、快手等融媒体矩阵,多渠道发力,优化群众智慧出行,12328电话运行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社会效应,2023年12月获评交通运输部质量考核月度全国第1,2024年3月荣膺省委政法委“甘肃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基层单位”。四是提升应急调度协调指挥能力。健全完善指挥调度系统,优化提升部、省、厅、地市州应急保障的视频连线保障水平,加强移动应急通信指挥车日常培训,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实现远程调度会商,为交通应急处突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试点项目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交通指挥中心负责,主要围绕视频联网、应急调度和监测预警三个方面展开。视频联网任务旨在实现长三角区域内高速路网、港口、航道及虹桥枢纽的视频资源汇聚共享。目前,已成功对接42路港口航道视频,9个省界道口视频,及虹桥枢纽周边30路视频图像,视频监控管理功能亦在升级中。应急调度任务通过融合通信系统整合各类音视频和通信渠道,确保应急状态下的有效互动。目前,系统基础功能测试和设备比选已完成,预计7月底前完成功能开发并试运行。监测预警任务结合上海交通行业数据融合服务项目,实现跨区域交通运行监测和预警信息共享。项目已完成招投标,计划三季度开始实施监测指标归集和加工,逐步实现数据共享。
上海交通信息化起步早,数字化转型及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建设推进了视频和数据资源的统一归集治理,形成了行业视频平台和数字底座,提升了业务管理和服务能力。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试点工作,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工作,确立了六方面联动试点任务,并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在视频联网方面,江苏省已汇聚约25000路视频资源,并正推进城市交通客运场站和港口的视频接入,预计6月底完成与部平台的对接测试。应急调度上,江苏省构建了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交通执法单位音视频的全面接入和共享,打造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联合指挥体系,并通过技术交流提前做好应急调度功能部省对接的准备。监测预警任务中,江苏省完成了重型载货汽车智能监控安全监管平台的设计和部分功能开发,实现了重点营运车辆的统一管理,并依托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开展非法营运车辆监测预警,同时智慧路网云控平台和省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平台均建成并运行。政务服务方面,江苏省率先建成省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统一办理,并创新实现多个政务服务的集成办理,大幅简化了办事流程和材料,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数据产品化服务上,江苏省完成了交通运输一体化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开展了数据产品加工,并明确了数据产品服务模式,运用大数据理念建设执法大脑,为精准执法提供数据支撑。
河南省围绕视频联网、监测预警、综合执法和数据治理四个方向积极开展了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项目,旨在整合信息资源、优化数据流转、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并强化综合执法能力。
在保障措施方面,河南省成立了试点工作专班,明确了成员和职责,形成了多部门、多层级协同监管体系,并在全省建立了三级监管体系,包括145个交通运输调度指挥中心。视频联网方面,已形成“1+N”的顶层框架设计,完成了省级视频整合平台的建设,实现了与部平台的视频共享。监测预警方面,建立了多项异常报警模型,并正在开发二次比对功能,减少误报警。综合执法方面,完成了道路运输抄告信息在线协同应用场景的开发,并建设了跨省疑似非法营运车辆监管应用场景,与部平台进行了数据对接。数据治理方面,拓展了数据采集渠道,建立了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并强化了数据安全建设。视频联网方面,实现了全省干线公路、高速公路、执法点等视频数据的汇聚整合,达到了考核指标。监测预警方面,建立了多项违规行为报警模型,提升了监测预警能力。综合执法方面,实现了抄告信息的在线协同处理,并建设了疑似非法营运车辆监管系统,有效提升了执法效率。数据治理方面,实现了交通运输行业数据的全汇聚,建立了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并强化了数据安全。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该试点旨在通过视频联网、监测预警、综合执法、政务服务和出行服务等方面的整合,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优化交通管理。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试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编制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同时,通过定期通报和督导,确保各单位按照目标计划推进工作。在视频联网方面,通过成立工作专班、强化沟通、建立视频汇总平台等措施,成功实现了高速公路、城市交通客运站场、交通执法站点、港口航道码头等视频资源接入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视频平台分散、网络环境互不通联的问题。在监测预警方面,通过加强沟通对接、推进数字港航应用、完善服务区基础设施、加强数据贯通和协同等措施,提高了航道及船舶检验智管、高速畅行和道路危货运输安全风险管理的水平,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此外,在综合执法、政务服务和出行服务等方面,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
自今年2月获批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省份以来,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在视频联网、应急调度、综合执法和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视频联网与应急调度方面,四川省成功实现了“1+21”省市两级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对接,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港口码头等5.9万路视频资源纳入统一管理,有效提升了视频在线率,并初步建立了高速路网态势感知系统,为交通监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通过完善应急音视频会商体系和构建卫星电话应急语音通信“一张网”,四川省在应急调度方面实现了全域覆盖和高效响应,显著提高了应急管理能力。综合执法精准协同方面,通过加强数据共享应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推动了综合执法的精准协同。执法信息在线核查、大件运输车辆入口比对核查、小客车非法营运核查等功能的实现,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和准确性。此外,与重庆市交委的联合执法协作,进一步推动了区域执法协作的深入发展。电子证照便民应用方面,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积极推动电子证照便民应用,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电子证照的广泛应用不仅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也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为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川省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工作中,通过深化视频联网应用、健全应急调度体系、加强综合执法精准协同和推动电子证照便民应用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构建高效、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积极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的部省联动试点工作,聚焦视频联网、应急调度、监测预警和综合执法四大关键领域,成功打造了10个特色鲜明的应用场景。
在视频联网方面,宁夏实现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农村公路等关键区域的视频资源汇聚,提升了监控范围和数量,并通过建立事件监测算法模型,增强了高速公路运行态势的感知预警能力。同时,宁夏开发了与国家平台互联的“一体化”应急指挥调度接口,实现了音视频和应急物资信息的互联互通。在危险货物运输和跨省客/危运违规车辆监管方面,宁夏通过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有效解决了外省入宁车辆的应急救援盲区问题。此外,宁夏还对120吨以上的大件运输车辆进行重点监管,降低了违规营运带来的安全风险。在高速收费车辆稽核方面,宁夏开发了稽核系统,实现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并制定了相关工作指南。在碳排放监测方面,宁夏建立了统计监测系统,汇聚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并接入了国家平台。宁夏还制定了综合执法试点任务和违法违规信息跨省抄告协办机制,建立了双向抄告通道,形成了处置闭环。试点工作得到了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立了专班,明确了职责分工,并印发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台账。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重点围绕视频联网、应急指挥调度和城市综合执法三大板块,成功构建了六大应用场景,包括线路虚拟巡航、高低联动监控、大客流疏导、三防应急响应、非法营运车辆研判执法和执法办案全过程电子化。
在视频联网方面,深圳市整合了城市关键交通节点的视频资源,实现了线路虚拟巡航和高低联动监控,提升了部省联动的现场感知能力。通过视频联网共享平台,模拟人工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道路突发情况,同时,利用立体云图技术,对重点区域进行无死角监控。应急指挥调度方面,深圳市通过智能视频和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交通枢纽运行态势,提前预警大客流事件,并通过部省联动机制,实现了与高铁车站的票务数据资源共享。此外,三防应急响应系统接入了多种预警信息数据,优化了应急事件的快速处置和指挥调度。在城市综合执法领域,深圳市搭建了非法营运车辆研判执法系统,通过共享数据资源,提升了智能识别和精准稽查能力。同时,执法办案全过程电子化的应用,使得执法人员能够快速查询、录入案件信息,实现了交通执法办案的高效和透明。
目前,深圳市已完成约24000路视频资源的接入,预设了一条线路虚拟巡航路线,并开发了立体监管软件应用平台。在大客流疏导管理方面,深圳北站和深圳机场等交通枢纽的数据已接入系统。三防应急响应系统的开发也在进行中,计划在深圳汛期开展功能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