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剧小院的听友们大家好!
又到了我们的
“艺堂课”
时间啦~
在去年的艺堂课中,我们陆续邀请了来自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
小提琴
、
中提琴
、
大管、双簧管
声部的首席演奏家,为大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些乐器的发展历程与经典作品,可以说是“圈粉无数”
,剧小院在这里感谢各位听友的支持,更感谢各位艺术家们的付出!
那么在今天的“艺堂课”中,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堪称“神秘”的乐器,它硕大的身形在管弦乐团中显得格外突出、“稀少”的数量也与其他声部的“团队作战”形成明显区分,在西方绘画、雕塑中高频率的亮相以及那独特迷人的音质更是使它成为许多爱乐者的心头好——大家一定猜到啦,它就是
竖琴
!
剧小院请来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竖琴首席黄立雅老师,为大家梳理竖琴的悠久历史,细致解读竖琴在不同阶段的发展与演变,并且推荐了一场不容错过的精彩音乐会哦!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竖琴首席、香港管弦乐团客座竖琴首席(2015-2016乐季)、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客座竖琴首席(2014)、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 (CCM)竖琴博士。
2018年入选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音乐人才库,担任乐季独奏家。获取的奖项包括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协奏曲比赛第1名,2002年第一届台湾竖琴大赛第1名,2009和2010年台北”十方乐集乐坛新秀” 及 ”台湾古典音乐协会新星”。黄立雅活跃于世界舞台,在各地举办独奏,室内乐音乐会,以独奏家身份,多次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台湾湾声乐团,Kentucky Symphony Orchestra,CCM交响乐团,CCM现代室内乐团等知名团体演出协奏曲。受邀参加香港世界竖琴大会,第ㄧ届台湾国际竖琴艺术节,上海国际竖琴艺术节,伊利诺大学竖琴週等艺术节独奏演出。2018年三月发行首张个人专辑:竖研室-台湾当代竖琴作品集。
“她无疑是杰出的竖琴家,对音乐有颇深的理解,并具有丰富的渲染力。过人的弹奏技巧,使她的演出往往是高层次、高品质,并且与听众有良好交流的音乐享受”—Susann McDonald,美国著名权威竖琴教授评论。
课程亮点金句梳理
1、通常交响乐团中会有1位竖琴演奏家,但是根据曲目配器的要求也可能会增加至2到6位。
2、竖琴属于拨弦乐器,由木头制成。现代音乐会用琴有
47根弦
,高约
180公分
,重量约是
45-50公斤
不等。琴弦红色是
Do
,蓝色是
Fa
,并且琴的底部有七个踏板,用来控制音的升降,改变音高。踏板竖琴由
琴身、琴柱和琴颈
三部分构成。
3、竖琴在
弹奏时是
不使用小拇指
的哦~
4、竖琴是一件“既古老,又年轻”的乐器。它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公元前2500年,两河流域的壁画上就有了它的踪迹;它也可说是非常年轻的乐器,因为直到十九世纪,现代竖琴才成形并被广泛使用。
5、20世纪初,由于两个乐器厂商的竞争,造就了两首非常重要的竖琴作品:德彪西的《神圣与世俗舞曲》与拉威尔的《引子与快板》(关于这两部作品诞生的背景,黄老师撰写了详细的
介绍文章
)。
6、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一个现代的科技产品——电子竖琴诞生了。目前各大知名竖琴品牌如Lyon and Healy, Salvi, Camac等,都制作了电子竖琴,让演奏家或流行音乐工作者可以有更多可以“玩”的声音。
听完黄立雅老师的精彩讲解,你是不是对竖琴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更浓的兴趣呢?这件乐器在你的心中也许不再“神秘”、但是更加美好了吧!3月8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会携手黄立雅与叶怡礽,一起为大家带来莫扎特《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的现场版演绎,欢迎勤奋好学的朋友们前来聆听!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圣洁的女神”国际三八妇女节特别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19.03.08
19:30
演出地点: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指挥:
吕嘉
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曲目:
圣洁的女神,选自歌剧《诺尔玛》——贝里尼 曲
女高音:宋元明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297c)——莫扎特 曲
第一乐章:快板
第二乐章:小行板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
长笛:叶怡礽
竖琴:黄立雅
——中场休息——
C大调第六交响曲“小C大调”,D.589——舒伯特 曲
第一乐章:柔板—小快板
第二乐章:行板
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板)
第四乐章:中速的快板
想了解更多的内容,请关注剧小院在
喜马拉雅FM
的网络电台,并且加入
“艺堂课”微信粉丝群
吧!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