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海蓝博士
伴你面对人生各种风雨,回归内心宁静和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2 天前  
丽水在线  ·  丽水16名女青年参加!好样的 ·  2 天前  
女神汇  ·  没见过面的相亲男说我神经病?太下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海蓝博士

真正厉害的中年人,低成本富养自己,就做这3件事,这才是真聪明

海蓝博士  · 公众号  · 女性私密  · 2024-08-16 12:00

正文





















曾经有一个名为 #中年了,我真的拼不到,我真的要躺平# 的话题,引起近5万讨论,3亿次浏览,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悄悄留言。

  • “以前太要强,别人能做到的,我就要勉强自己不断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越来越痛苦痛苦。”

  • “为了在别人眼中塑造完美人设,我拼尽了全力。”

  • “每天崩溃八百次,只要有人问就是没事。”

  • “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行,现在想想图啥呢,我们普通人,能把自己手头的事情做好已经很不容易了。”

...

在匿名的角落,很多中年人撕开心底创口,坦承分享 “自我内卷” “坦然躺平” 的转折,一起来看看她们的故事——
“不完美”才是生活常态

雪娇发现,最经典的一句话不是“ 爱拼才会赢 ”,而是“ 人非圣贤 ”。

对于一个一直拥有“全能”头衔的设计工作者来说,她最害怕的就是交付的设计稿迟迟得不到反馈,因为她会在脑海中构想对方用怎样难听的词语评价她的心血。

为了避免这种事的发生,她总是想让对方看到自己有多努力,比如自己修改十多稿、为工作结果解释一大堆。
境遇有时就是这么捉弄人,她越努力,越得不到客户肯定;
越得不到肯定,越得不到肯定又越努力。
恶性循环一段时间,她对自己的能力彻底失去信心。

中间雪娇也想过办法,找同事倾诉、深呼吸、心理暗示。
但这些刻意的释放方式反而让她更加痛苦。

迟迟看不到自己的改变,她又觉得自己没有“救”了。

有一次,在更改了无数次之后,她彻底放弃了,对客户说:“对不起,我可能不太适合你的风格,我可以给您推荐更合适的设计。”

结果,客户说:“不好意思,快差不多了,我们觉得你特别合适。”
从那以后,雪娇如释重负,就好像把密不透风的生活戳了一个洞,空气流通了,脑子也活络了。
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不逞强也不妄自菲薄。
发现自己犯错或者力有不逮,都是常态。

此时需要的不是自我攻击,而是和“不完美”的部分建立关怀、支持、帮助的关系。
拼不动的时候, 大胆表达或者真诚承认,天也不会塌下来。
允许,是对自己的关怀
橘子的爸妈关系不好,她一直充当着“灭火器”的角色。
妈妈受了委屈,会向她哭诉求得安慰;爸爸的烦恼,她会尽量安抚和解决。

她特别会察言观色,可以从父亲开门的声音、拿东西的动作就判断出对方的情绪变化;
母亲但凡多叹一口气,她都会积极地递上笑脸,随时随地准备倾听母亲的郁积。

时间一长,她成了“掌控大局”的人。

包括自己的婚姻。
她也要让大家都满意。
她要情绪稳定,不和丈夫吵架,因为孩子需要一个和美的家庭环境,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悲剧。
就算委屈了,她也和着眼泪往肚子里吞。
橘子对自己的要求是“我可以解决,我必须解决。”
这种“解决”带来的掌控感让她找到了自己人生中的位置。

正因如此,她把越来越多事情揽到自己身上,不断地主导,勉强维持着生活平衡。

但她忽略了自己的感受,没有注意自己的委屈,也没有发现丈夫其实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信任和感谢她的付出。

人毕竟不是机器,总有忍不下去的时候。
有一天加班回来,家里一片狼藉,餐桌上全是外卖餐盒,丈夫正舒舒服服坐着看电视。
橘子忍不住了,眼泪和怒火奔涌而出。
她收拾了几件衣服,登记了一家酒店住了下来,不回微信也不接电话,什么也不管。

她没有做特别的事情,下班回家刷刷喜欢的剧,走路去买喜欢的点心,或者就闷头大睡,甚至是大哭几场。

等她充电归来,家里几乎没什么变化。
丈夫反倒因为橘子的“罢工”勤快了许多。

“以前我总是觉得,如果我不去解决事情,生活就过不下去,天就要塌了。现在发现,我没有办法的时候,可能别人会有办法。”
允许,是另一种臣服和放下,意味着我们在某个时刻,不为任何人存在,只需好好地陪伴和安抚自己。

相比于一生要强,这份“暂停”带来的慰藉,才是人生中非常重要且不可避开的部分。

接纳,才是全新的开始
做一个温柔耐心的妈妈,是丽文的育儿准则之一。
因为,在她小的时候,妈妈特别严厉,动不动就要棍棒教育,丽文深受其苦。
可是,孩子越大,她发现这一条准则太难了。
今天晚上,准备睡觉了,孩子还闹着要玩游戏,孩子外婆反复安抚无果,只得拿出平板。

还没等老人家动作,丽文一把揪住孩子的胳膊,连拖带拽地把他弄进房间,把门反锁。

这样也不解气,看到孩子坐着哭,丽文把他重重地推倒在床上,一边推一边吼:“你有没有一点规矩啊?这都几点了,还玩游戏?是不是我对你太客气了......”

门外的母亲拍门:“丽文,别吓着孩子。”
丽文一声怒吼:“谁都别管,别给我管。”

吼完这句话,丽文的怒气好像一下子消失了。

她看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孩子,听着孩子含含糊糊地喊:“妈妈,你为什么不跟我好好说话?我讨厌你。”
她一下子开始自责——明明告诫自己要保持情绪稳定,明明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为什么选择这样?

内心有个声音大喊:“ 因为我累了!
她看到了内在一个哭泣的孩子,那是她自己:
以前她也会调皮胡闹,每当这个时候,已经被工作和家务折腾得筋疲力尽的母亲就会抄起手边的床扫帚往她屁股上招呼,她越哭,招呼得越狠。

她和妈妈一样,都是普通人。
忙了一天的工作,回来再带孩子,真的已经很想休息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