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锂电江湖
关注锂电领域,行业最新热点资讯、技术、招聘、信息发布、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信息交融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传统小店“失守” ·  昨天  
黑马营销  ·  今年春节营销,这个品牌玩法进阶了 ·  2 天前  
最爱大北京  ·  2月16日 | 京城事儿全知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锂电江湖

韩国电池厂商遭遇“寒流”

锂电江湖  · 公众号  ·  · 2025-01-16 16:17

正文

撰稿 丨马斯克斯

编辑 丨麦 子
美编 丨CBEA独耀

市场又下降了,思密达!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1-11月, 韩国三大电池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从2021年高峰时的31.7%大幅下滑至20%以下 。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总装机量合计155.6GWh,市占率之和为19.8%,较2023年同期下滑了3.8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LG新能源装车量为91.4GWh,市场份额从2023年同期的13.8%下降至11.6%。SK On装车量为35.3GWh,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5.1%下降至4.5%。三星SDI装车量为28.9GWh,市场份额从上年同期的4.7%下降至3.7%。

受强劲的中国国内市场增长和低成本、高安全磷酸铁锂电池的产品优势, 中国厂商在榜单中的份额持续提升,共有六家企业跻身全球前十,总市场份额合计65.5%,达到韩国企业合计市场份额的三倍以上 。截至2024年11月,中韩企业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至45.7%,2023年全年这个数字为40.4%。

与此同时,在财务上韩国三大电池厂商营业利润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直言:“韩国电池产业面临巨大挑战。”

市场“寒流”
受全球电动汽车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三家企业的电池工厂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

据韩媒报道,2024年第三季度, LG新能源电池工厂平均利用率仅为60%,较上年度同期的73%明显下降 。SK On的产能利用率更是从2023年的95%,大幅度减少至46%。三星SDI仅公布了小型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下降9个百分点至68%。

市场研究机构Rho Motion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1700万辆,虽然同比增长25% ,但较上一年度强劲的增长势头明显放缓。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为1465万辆,同比增长达35.4% ‌‌

作为韩国电池厂商主要市场的欧美地区,电动汽车销量低迷。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近期发布的数据,2024年11月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约13.08万辆,同比下降9.5%。其中,两大“引擎”德国和法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同比下降21.8%和24.4%。欧盟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新车渗透率由上年同期的16.3%下降至15%。 2024年1-11月,欧盟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130万辆,同比下降5.4%。

美国市场虽然相对好一点,但是增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根据研究机构Cox Automotive的数据, 美国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达到130万辆, 同比增长仅7.3% 。JD Power的数据显示,美国只有四分之一的新车购买者在下次购买时考虑电动汽车,比一年前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从韩国三大电池厂商的主要客户来看, 特斯拉在2024年 全球销量 同比下降1.1%至 179万辆,遭遇十多年来的首次年度销量下滑 。现代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2024年销量也下降了3.4%,至45.5万辆。

中国“暖流”

流年不利的市场行情,让韩系三巨头业绩受挫。

LG新能源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877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54.21亿元) ,同比下降16.4%;营业利润为4483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09亿元),同比下降38.7%。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4年第三季度LG新能源实现盈利,但该数字是将美国补贴纳入之后的计算结果,否则也会变成亏损状态。

据彭博社报道,扣除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抵免后,LG新能源2024年第三季度出现了17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0.9亿元)的营业亏损。而在第四季度,其营业亏损达到225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29亿元)。

三星SDI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935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7.57亿元),同比下降30%,营业利润为129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2亿元),同比骤降72%。同期SK On营业收入为1.4308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1.83亿元),同比下降54.9%,营业利润为2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扭亏为盈;尽管SK On实现盈利,但盈利额相对有限。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放缓,韩国电池制造工厂开工率有所下降,部分韩国电池企业的主要客户需求有所缩减。”这是外媒总结的韩国电池厂商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然而,全球并不同此凉热。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 2024年中国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 ,远高全球平均水平。中国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持续引领全球。

强劲的市场表现,令中国电池厂商大为受益。不仅电池装机量大幅攀升,经营业绩亦非常亮眼。比如, 宁德时代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360.01亿元,同比增长15.59%;比亚迪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252.38亿元,同比增长18.12%。

从内在因素来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成本优势,使得中国电池厂商相比韩国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中国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占据压倒性优势。日本研究公司Patent Result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 中国在磷酸铁锂领域累计专利数量占到了全球的六成以上。

“目前,具备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电池由中国企业掌握主导权。”SNE Research分析指出,随着全球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汽车数量逐步增长,中国电池企业正在全球市场加速发展。

本文作者



















本文为电池中国原创(微信号:cbea_battery),转载请注明出处。开白请联系(微信号: 15811377405 )获得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