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猫和老鼠来B站,自己鬼畜自己 ·  昨天  
始室  ·  首发 . Destudio 一个安放美好的地方 ·  昨天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十一日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机械昆虫~变身!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战鹰探秘春晚后台,太专业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习法有道,国奖风采|杨文斌(硕士生): 跳出法律看法律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2-19 21:47

正文

习法有道

国奖风采

# 写在前面 #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法学院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子:

求学路上,他们凭借“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的韧劲坚定向前;

对待目标,他们秉持“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态度精益求精;

面对疑难,他们铭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脚步不停;

迎接未来,他们将以“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的决心再度出发。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共同聆听他们的心声!

# 跳出法律看法律 #

大家好,我是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2级法律硕士4班的杨文斌。在师大求学三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非常感谢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帮助和支持。作为一名研三的学生,能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同时有机会在此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反思和感悟,为《我的大学》这本书写下结尾,我倍感荣幸。

“小鸟欲高飞,虽飞亦不远,非关气力微,毛羽未丰满。”很多事情仅凭一腔热血远不足以使其尽善尽美,更多是需要脚踏实地的态度,在沉潜中积蓄振翅高飞的力量。由于本科没有接受系统的法学训练,作为推免生的我站在法学门前一度感到迷茫与无力。“学不完了”的急躁的心情让我“眉毛胡子一把抓”,一股脑地给自己灌输晦涩难懂的法学概念却不求甚解,忽视了其背后的法理逻辑,最后的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法学是一门需要深厚底蕴和扎实基础的学科,只有不断积累,才能逐渐坚实自己的法学基础。在上下求索而不得后,我逐渐沉下心来,认真研读每一个法律条文,深入理解每一个法律理论,学会了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用创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慢慢来,其实才是最快的途径。法学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仅凭一腔热血难以到达心中的彼岸,若急于求成,难免会有度日如年之感。于是不如放下包袱,享受学习的过程,感受每一次大脑撬动知识带来的获得感,假以时日回头看,或许轻舟已过万重山。

法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每一次参与专业比赛,我都透过法律这扇窗洞见了更大的世界。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自我能力的一次挑战,倒逼我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检验其真伪的宝贵机会。从撰写案例分析到参与模拟法庭,我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比赛中保持冷静,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中抽丝剥茧,找到案件的争议焦点,更让我深刻理解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开始意识到,法律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因为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道鸿沟,所以更应当关注法律从应然到实然的状态,理解法律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以及作用到底如何的问题。跳出法律看法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白日莫空过,青春不再来。小时候总说要快点长大,但是当我站在研究生第三年的人生路口,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长大,或者说自己不得不“假装大人”时,却发现“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研究生阶段的时间过得太快,还未细细品味就要画上句号。时间总是推着人走,在我们还未准备好就开始下一个阶段,但生活和学习并非赶路,而是感受路。每一块铺就的石子,每一滴滑落的汗水,都是不可或缺的风景。在法学之路上,让我们欣赏沿途的风景,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感恩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