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房产  ·  英伟达押注文远知行,广州打响城市保卫第一枪 ·  9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我认为这是番禺最好的豪宅 ·  9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我认为这是番禺最好的豪宅 ·  9 小时前  
财宝宝  ·  灰姑娘不喜欢浪漫。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成年人社交的四大真相,建议背烂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12-16 17:58

正文

*贴片含广告

作者 | 麦子
来源 | 读者 (I D: duzheweixin)


白居易在《太行路》中写道:“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心反覆间。”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山与水的距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成年人的世界,社交是不可避免的活动,用得好事半功倍,用不好事倍功半。


成年人社交的这4个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知乎上有个问题:“当一个人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靠的是价值交换,是不是代表他成熟了?”


有个高赞回答:

“一切关系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这种说法看似很功利,但仔细观察身边每段关系似乎都对得上。”


人际关系如同镜子,映照出彼此的优缺点,价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成年人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互换,这里的价值,不仅是物质金钱,也可能是人际和情感关系。



一位作家在书中分享了他与某位企业家的相识过程:


因为一场活动,他获得了见企业家的机会。当天有二十多人获得了这个机会,既有粉丝,也有创业者。企业家让所有人先做自我介绍,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


作家希望引起企业家的注意,便重点介绍他如何在一个粉丝量三万的公众号上卖出一万本书。


果然,企业家当场就说:“你这个很厉害,我们可以聊聊,能不能一起出一本书。”后来,在聊天的过程中,他又抓住机会,促成其他方面的合作。


在作家看来,前面那些人并没有展示自己的价值,只说自己要什么,不说自己有什么,就很难有合作机会。


一切如他所说:“社交的本质是资源和价值的交换,你不能帮别人,别人也就没法帮你,陌生模式下的社交就是这么纯粹。”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不能提供对等的价值,那么这段关系就会渐行渐远。


真正打败关系的,不是谁做错了什么,而是双方价值已不匹配。


人与人之间,要想建立深远的关系,还得是交换价值,相互成全。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人生一世,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每个人多少都会历经点磨难,但总有些人从不留情面,凡事都要做绝。


其实有时候放过别人,亦是成全自己。


朋友从事茶叶批发生意,因为工作需要,经常要和各渠道的采购员打交道。


有一次,朋友上门去讨要一个茶叶连锁店采购员拖欠的货款,对方将困难如实相告,请求再宽限一些时日。


而他认定对方有意为之,于是,放狠话不再与他合作。


后来,那位采购员几次上门表示歉意,都被朋友拒绝了。


但朋友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那位采购员当上了店总,负责全市十几个店面的采购业务。


这时朋友后悔了,如果他一开始不那么绝情,但凡留一丁点儿余地,他也不会失去这个客户。可惜,人生没有后悔药。



这世上,有太多人眼窄,说话做事完全不顾未来,只图一时之快,然而风水轮流转,最终还是自己损失最大。


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尽有余路,情不散尽有余韵,心不用尽有余量。”


人生如棋,进退有度。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只因日后好相见。


真正的社交高手,都懂得凡事留一线。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潜在敌人,收获更多朋友。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不停地给人讲道理。


如果不了解别人,就贸然点评,除了让人心生厌烦,别无益处。


智者都懂得适时闭口,愚者才喜欢指点江山。


东汉文学家蔡邕,博学多才,礼贤下士,他家总是门庭若市。但这样一位学识渊博之人,却从不好为人师。


一天,神童王粲去求见蔡邕,当时王粲虽只有13岁,但才思出众。

王粲去拜访当天,蔡邕府上高朋满座,正谈笑风生。当家人告知来者是王粲时,蔡邕赶忙亲自上前迎接。


众人一看只是个其貌不扬的小孩,而此时蔡邕早已是文学泰斗,却能如此礼遇这个小孩,非常不解。


蔡邕对大家说王粲才思过人,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他。



后来,王粲被荆州文人公推为文坛盟主。


作为文学大家的蔡邕给王粲一些指点,无疑是绰绰有余的。但蔡邕不好为人师,反而觉得自愧不如。


《尚书》有言:“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


智者看人长处,觉得己不如人,常向别人学习;愚者看人短处,觉得人不如己,骄傲自满,止步不前。


真正厉害的人,不好为人师,不小看他人,也不强人从己。




有人说: “成年人最幼稚的行为,就是交心。”


这句话听起来太过绝对,但细细品味又似乎不无道理。


生活中常常看到:


夫妻俩闹矛盾,女方向闺密大倒苦水,闺密也出谋划策。

几天后,夫妻俩和好如初,男方责怪女方闺密挑拨是非,女方一言不发,从此闺密感情破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