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部、环保部、住建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央视网等部门联合主办的“2017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颁奖典礼昨天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隆重举行。
梁家河村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是延安红色旅游的重要一站。
一、八年新村改造,旧貌换新颜
贫穷落后的60年代末,梁家河迎来了包括在我们新一代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内的北京插队知青,带领和帮助村民摆脱贫困。2007年新村改造后,2015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00元,大力推广苹果种植,发展专业化养殖,家家通自来水和互联网。
二、古镇开发为核心,红色旅游大发展
以文安驿古驿站为核心,以原生村民社区为延伸,着力表现古镇驿站文化、窑居文化、知青文化等陕北风情文化、本土特色文化等,集精品住宿、特色餐饮、主题文化展示和人文体验、艺术家写生采风基地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古镇。最近每年有近10万游客慕名参观。2015年“十一”期间,油旋、年糕、麻汤饭、炖羊肉、洋芋叉叉、荞麦饸饹等做成的“主席套餐”,每天约售出20桌。日均接待游客逾3千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
特色:延安红色旅游第一站,游客竞品主席餐。
荣誉:全国第四批“一村一品”示范村、延安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响堂水镇地处响堂山脚下,滏阳河源头。
一、以古文化构建乡村田园综合体
按照“旅游+特色风情小镇+美丽乡村+民俗文化”模式将河道两侧居民房屋改造为仿古民俗商业坊,对河道水系进行生态治理,使响堂水镇成为集民俗风情、饮食文化、亲水体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特色和厚重的民俗文化水镇。
二、三产融合产业模式打造乡村游
水镇街区以“水街、古街、美食街”三元素文化为灵魂,体现东和村历史与民俗。向游人展现老门头、村史馆、民俗商业小街、染坊等传统民俗节点的同时,将传统老宅和古建进行原貌修复,形成建筑风貌独特的民俗游览区。水镇将发展培育个体经商户200户,预计年接待游客量200多万,并为当地及周边村民创造劳动就业岗位1000多个。通过全年运营及举行的不同大型主题活动,吸引游客,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当地特色产品的创收,最终实现“以旅扶贫,以旅富民”的产业功能。
特色:燕赵大地响堂有水镇,美丽乡村游富民。
荣誉:国家AAAA景区。
目前,小岗村已开发形成的旅游项目有:大包干纪念馆、小岗村葡萄采摘园、小岗村蘑菇大棚、小岗村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小岗村乡愁院子、小岗村麦田大地艺术园等景点。
一、第一产业发轫开启改革大幕
1978年村民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截至2008年,全村95%以上农户都种植了葡萄,总面积达600亩,人均葡萄年收入超2000元;养殖业迅速发展,计划养殖种鸡150万只,以龙虾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0多亩。2013年,已流转的土地面积有8400多亩,占小岗村可耕土地面积的44.2%。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家畜养殖,有宝迪10万头原种猪养殖基地、小岗村风味猪养殖场等项目。截至2015年,小岗村黑豆种植已有20多年历史。黑豆种植面积约有5000亩,总产在2000吨左右。
二、第二产业吸引村民回乡创业
2004年初,组建成立小岗村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开小岗村工业经济发展之门。小岗村大学生创业园、外来人员创业园等均初具规模。截至2012年,新建改建项目3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9亿元、较上年增长20%。
三、第三产业推动乡村旅游服务升级
2016年,全村旅游接待量突破85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旅游者络绎不绝,日接待量1000多人,农家乐示范户日接待近200人次,吃乡村土菜、宿农家院、体验农家乐,小岗旅游日创收近2万多元。
特色:改革开放第一村带路,三产融合乐农家。
荣誉:中国十大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旅游名村。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渔乐新村,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近几年着力打造的美丽乡村综合体,涵盖查干湖周边的多个渔村。渔猎新村通过查干湖冬捕的品牌带动,大力发展冬捕渔业经济和冰雪旅游经济,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思想理论。仅2016年一个冬捕季,来查干湖渔猎新村观冬捕、赏冰雪的游客就达到两百多万人,旅游收入达到3亿多元。
特色:古法冰面捕鱼传承地,冰雪渔猎富乡村。
荣誉: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国最美渔村。
洞背伯温古村位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乡,地处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青田石门洞景区腹地,因刘基在石门书院求学时常来此地探古访幽而得名。
一、景区腹地绿水青山藏古村
村内自然景观风光秀丽,人文景点内涵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村庄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108亩,林地4552亩,常住人口170人。
二、整村改造发展村内旅游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洞背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自身实际,弘扬刘基文化,推动洞背村旅游发展,青田县委、县政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开发“伯温怀古文化村”建设为主线,对全村的危旧房、泥瓦房,按照统一样式进行了整村改造,所有民居按元明古民居风格和青田山区特色进行改造和新建,一个“错落有致、特色鲜明、如诗如画”的“伯温古村”形成。逐步转变为一个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文化体验、寻幽探古、会务接待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带动着村民就业、拉动着村内旅游经济,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具典型的一流典范。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民宿11家,可一次供160多人住宿,800多人就餐,旅游从业人员100多人,旅游年收入700多万元。
特色:寻幽探绿洞背伯温古,村内旅游如诗画。
荣誉:农业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丽水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黄固寺村位于郑州市西南超化镇境内,1990年党支书樊海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黄固寺从一个贫困落后村发展成为新密市综合实力三十强村。
一、创新务实绘生态蓝图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深入实际,立足一个“创”字,落实一个“实”字,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天蓝地绿的生态观光旅游区。
二、产业培育重转型,打造特色提内涵
为了迎合现代生活的基调,经过反复考察论证,黄固寺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产业定位在“生态、休闲、娱乐、旅游”上,2008-2010年先后投资3千万元建绿色生态养殖基地,改造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微水湖游览区。以郑州都市区为目标,致力于1小时经济圈,使都市人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吃得好、玩得嗨。全村已初步形成儿童游乐、手工编织、特色小吃、生态采摘四大品牌,总务工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65%。此外,先后建成相关配套公益设施,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超化全域旅游大开发格局。以增体能、长见识为主题的儿童游乐,以虚糕、毛头丸子为代表地方风味小吃,以历史传统风味餐饮(新密十三花席),以香包、纯棉童装为主打的手工艺品,以美丽乡村大舞台、农民书画院为品牌的文化展演,无时无刻不在彰显着文化的内涵。
特色:巧手造就名吃名工艺,农旅结合汇蓝图。
荣誉: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省“五个好”村党支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省康居示范村、省十佳新村、省生态文明村、省文明村。
官路安置小区涉及4个行政村,安置区面积300亩,新增耕地1722.15亩,种有千亩油菜花,吸引万名群众前来观赏。
一、千亩油菜花和鲜食玉米增收入,改善生活
3000亩鲜食玉米,从种植到生产,形成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官路新型社区二期内,项目主体为4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设有人民代表工作站、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舞蹈室等,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2017年初官路村开建污水处理厂,从源头上治理地表水污染,保护生态。
二、移风易俗树新风,文明乡风润民心
近年来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革除陈规陋习。组织群众写家风、立家训。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勇于破旧立新。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发挥典型作用,在传承中创新,弘扬善行义举,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新风尚。官路老年公寓总投资1100万元,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共建成63户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一院的高标准老年公寓。以收养“五保”对象及我镇老年人为重点,同时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收养对象的范围,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有效地解决了老年人精神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
三、发挥典型作用,在传承中创新
将移风易俗与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乡风文明一条街,推广一榜(善行义举榜)、一录(善行功德录)、一喇叭(广播喇叭),建立一堂(道德讲堂)、一村史(村史馆)一骨干(乡贤队伍)“七个一”建设,大力传播移风易俗,宣传弘扬善行义举,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新风尚。
特色:油菜花鲜玉米帮致富,官路老人笑开颜。
荣誉:省康居示范村、省级文明镇村、先进集体。
东褚岛是一个较为传统的渔村,时时处处都体现着浓重的渔民气息:出海打渔、海洋养殖、海鲜大餐等等,而最有风格最为特殊的要属海草房。
一、海产丰富美丽海岛,海草民居保存完好
威海荣成东楮岛村位于石岛湾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北侧,距石岛港20公里,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地方民俗特色文化、众多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海产资源、凝重的饮食文化。全村现有海草房144户,是威海市保存较为完好的海草民居。
二、渔民发挥传统特色,闲适海岛游成渔村名片
不同于传统北方村落用瓦片作屋顶,东褚岛村的老渔民们以海为生,以海谋生,海洋的一切都是他们可利用的资源,海草就是其一宝贵资源。他们以海草来制作屋顶,营造出特色的海草房。闲适的生活节奏是这个小渔村的名片,连风都是娇柔的,而东楮岛冬暖夏凉的特色海草房民居、浓郁的渔家饮食、淳朴善良的渔家村民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特色:百年海草房保存完好,海岛游带富渔民。
荣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曼远村小组现有居民80户439人,耕地面积831亩,橡胶种植面积2218亩,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426元。曼远村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村容村貌整洁,古井、井塔形貌精美华丽,寨边百年古树苍劲挺拔,记载着历代居民对树的敬仰。村寨至今盛传“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古训。
一、古村落保存完好
这里至今保留着傣族传统的竜山文化,现存竜山面积35亩,是当地州的重点保护区域。2012年镇上制定实施《勐罕镇古树名树及风景林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古树名树进行GPS定位并分类登记造册,禁止砍伐倒卖,曼远傣族竜山古树被纳入保护范围。
二、芒果圣物受游客青睐
曼远村的野生芒果林被当地人称为“蒙搭”,就位于村里的竜山脚下。虽然已经是600多岁的树中“老寿星”了,但是这些野生芒果树长得十分粗壮,最大的树干直径3.2米,最高的大约有80米。透过它,能看到生态文化在景洪人血脉基因里的沉淀。村民将这些老芒果树看做是圣物,不敢轻易砍伐、破坏,而且这些芒果树每年还会结芒果,过去是村里孩子们喜欢的水果。现在,水果种类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会摘几个芒果吃,村民们也是极慷慨乐意的。
特色:彩云之南古寨古树高,芒果橡胶富曼远。
荣誉:云南省级重点建设村、云南省级美丽乡村千年芒果林。
麻沙镇水南村位于建阳区麻阳溪之南,故名“水南”。水南村始建于唐末,村内保存着众多完好的古建筑。“瑞樟书院”曾为宋代大儒朱熹读书讲学之地,村内蔡氏祠堂供奉着“蔡氏九儒”,在南宋时期,蔡氏祖孙四代处9大名儒,著书凡40余种行世,素有“四师九儒家,五经三集注”之称,海内外蔡氏后裔每年都要回乡祭祖。
一、历史悠久麻沙本闻名于世,总书记曾赞誉耕读传家
北宋年间,麻纱就以雕版印刷“建本”(即麻沙版书籍)著称于世,曾是宋代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被誉为“图书之府”,与临安的浙本、成都的蜀本齐名。当时多家著名刻书作坊分布在水南村,这里耶成为了书肆的集散地。2014年10月30日习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曾亲口赞誉建本:“福建自古就是耕读传家之地。宋代建阳书坊的雕版刻印书籍闻名于世,号称‘图书之府’。建阳出的叫‘麻沙本’,也叫‘建本’,与临安的‘浙本’、成都的‘蜀本’齐名。”
二、风景怡人,山地葡萄第一村
境内风景秀丽,村后的岱峰山象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傍晚时分就能看到麻沙八景之首的“岱峰夕照”。村中近百亩北宋种植的楠木林构成一片独特风景,拍过很多电视剧外景。而著名的楠木林葡萄更是名闻遐迩,成为山地葡萄第一村。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楠木林”葡萄被列为奥运会推荐水果。
特色:耕读传家之地麻沙村,楠木林助葡萄红。
荣誉: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编辑:李雨楠 // 责编:刘思思 // 监制:汪群均
版权声明:本文已注明来源,版权属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何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真正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如何通过生态规划,产业规划,民生规划等指导政府总规,控规等问题?如何选择培育核心产业,多业态统筹解决产业问题?如何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解决资金问题?2018年1月20日-22日 诗意田园与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振兴高端峰会》将由20余位行业大咖和项目操盘手为大家多维度详细解读,敬请期待!
【各级关注】:地方政府、运营商、开发商、规划机构、投资公司(400人)
【会议时间】:2018年1月20日-22日(3天2夜)
【会议地点】:中国-杭州
【主办单位】: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报名咨询】:18514821809 陈经理 (手机即微信)
【各级关注】:地方政府、运营商、开发商、规划机构、投资公司
报名方式:
陈经理:18514821809 微信(发送公司+姓名+职位+手机 )
短信报名:编辑“公司+姓名+职位+联系方式”发送至15321085795
备注:☆本次峰会仅限相关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核心高层参会,会收取一定费用,请知悉!
【西安站-1月27-29日】壹方城汗马研习社企业家袁家村标杆项目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