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周刊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一个46岁的中年养殖户和他死去的25000只鸡 ·  15 小时前  
新周刊  ·  又一985名校,研究生超过本科生 ·  昨天  
新周刊  ·  谁在围观全红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周刊

看完这个展览出来,连呼吸都变得很小心

新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09-20 21:31

正文





















在这个年代谈论环境问题不太会过时。人们永远会关心谁打着“可持续”的名号,转头又乘坐私人飞机出行。艺术家文敬媛和全浚皓通过作品向人们发问:“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真的能够持续到未来吗?”

作者 | Ariana
题图 |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电子屏幕上循环显示着来自全球各地城市的名称,下方则是这些城市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二氧化碳浓度,而屏幕底部则列出了理论上应该达到这些浓度的年份,两个时间节点之间的差距有时长达几十年。不断有人在这些略带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子屏幕旁拍照打卡。这正是艺术家文敬媛与全浚皓(MOON Kyungwon & JEON Joonho)的作品《碳日历》(2022)的展出现场。

文敬媛&全浚皓,《碳日历》(2022),平面设计LED装置,多种尺寸。(图/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在这个年代谈论环境问题不太会过时。人们永远会关心谁打着“可持续”的名号,转头又乘坐私人飞机出行。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既焦虑可以很明确:我们恐惧核威胁,会因为亚马孙丛林燃起大火眉头紧锁,也会为了在大火中丧生的生命落泪;这种感知也可以非常缓慢:当城市的空气质量逐渐恶化时,我们习惯性地将其归因于短期的天气变化或偶发的污染源,而未能意识到这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在面对气候异常或生态失衡时,我们的感官和认知也常常滞后于实际的变化。

然而,人类对未来生存状况的担忧并没有因为这种滞后而消失。

文敬媛与全浚皓,这对艺术家组合曾于2015年代表韩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自2009年起,他们以组合的身份,带着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在当代艺术的领域中不断探索。二人的艺术创作起初关注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后来转向了即将全面到来的生存困境。

《气象站》展览现场。(图/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北京)正在展出的文敬媛与全浚皓的《气象站》(Weather Station),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未来生存的想象。他们的作品通过科幻叙事和现实反思,展示了人类在面对环境威胁时的复杂反应与情感。

《乌有乡消息:日蚀》(2022-24)是文敬媛与全浚皓自2012年起延续的“乌有乡消息”系列中的最新作品。这部作品通过视频装置的形式,将人类的自由意志与生存挣扎融入一个虚构的末世环境。两位艺术家巧妙地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使观众难以分辨。尽管主角所处的环境看似虚拟,但其经历的挣扎与抗争却反映了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困境。尽管如此,艺术家对未来持有乐观态度:《乌有乡消息:日蚀》暗示了人类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气与智慧。

文敬媛&全浚皓作品《乌有乡消息:日蚀》(2022-24)在展览现场。(图/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文敬媛与全浚皓的探索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而是旨在引发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他们关心的是人类生存与适应的实质性问题。而这样宏大的话题需要一股足够强大的“合力”。当艺术不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而是我们理解世界、理解自我的方式之一时,它便成为了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有力工具。在这个充满未知的时代,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合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与希望。

在与不同领域的科技专家达成合作后,文敬媛和全浚皓与这些专家们共同探讨了:在洪水淹没土地的世界中,人类将如何寻找立足之地;在空气稀薄的环境中,人类如何维持呼吸;以及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境下,人类如何获取生存之水。这些讨论不仅反映了他们对极端气候条件下人类生存的深刻关切,也启发了对未来可能性的多维思考。通过与文敬媛和全浚皓的合作,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艺术与科学相互交融,不设限地探索人类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

与一般展览不同的是,《气象站》希望呈现的作品,不仅仅是作为艺术品展示,它们更像是在为观众提供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叙事空间,涉及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展览中关于未来生存可能性的探讨,通过混合媒介的装置艺术、模拟未来科技的设计方案以及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探索,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思想冲击。就像两位艺术家所声称的那样:“《气象站》并非旨在追求一个完全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而是通过其独特的态度和深刻的意图,赋予象征意义,进而引导我们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所存在的状态。”

以下是《新周刊》与艺术家文敬媛和全浚皓对谈的部分内容:

艺术家文敬媛与全浚皓肖像。(图/受访者提供)

《新周刊》:你们的艺术之旅是如何开始的?哪些关键经历或转折点对你们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敬媛&全浚皓 :在2009年,我们发起了一个名为“乌有乡消息”的跨学科合作项目,致力于探索艺术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那个时期,艺术市场的泡沫突然破裂,引发了对艺术价值的广泛质疑。同时,亚洲各地兴起的双年展中充斥着无力的声音,这促使我们深思,作为艺术家,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新周刊》:你们是从何时开始对生态前景产生强烈兴趣的?是否有具体的事件或现象触发了你们的关注?

 文敬媛&全浚皓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自2009年起,我们投身于一项名为“乌有乡消息”的跨学科协作项目,致力于深入探索艺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追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类的生活能否得以维系?人类的价值观又将如何演绎与变迁?即便在看似绝望的境遇中,夕阳是否依旧绽放其独特的美丽?这一项目跨越了时间的界限,引领我们走向人类难以生存的假想未来世界。在这个虚构的场景中,我们设想自己将如何摄取食物、穿戴衣物、寻觅居所,以此反思和审视当前的生活状态与方式。这正是我们构建极端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初衷——为了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与命运。

文敬媛&全浚皓作品《生火》(2022-24)在展览现场。(图/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新周刊》:本次展览聚焦于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等问题。在你们看来,未来的某一天,如果人类面临重大生存危机时,艺术是否仍然有存在的空间?

 文敬媛&全浚皓 :当然,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即便在生活充满绝望、生存感受到威胁的时刻,艺术依然拥有其独特的存在空间。艺术并不是一种遥不可及或异乎寻常的行为,而是一种强有力的沟通工具,它连接着人心,激发着共鸣。

《新周刊》:从你们的角度来看,艺术在传达这些重要信息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文敬媛&全浚皓 :艺术的真正力量在于,通过聚焦问题和提供一个更感性的视角,深入环境和技术领域,以此强调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与共同责任,并推动认识的边界拓展和实践行动的落地。“碳观察镜”项目正是我们这一理念的实践。这一项目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工具,让无形的碳变得可见。这款由回收材料精心制成的观察镜,我们向公众免费提供,使每个人都能洞察到城市和社区中无处不在的碳足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民主地分享了那些曾被垄断和政治化的信息,削弱了信息背后的权力结构。我们的尝试不仅凸显了艺术在道德思考和以人为本方法上的核心作用,更展示了技术发展与社会广泛接纳之间的和谐共生。

艺术家文敬媛与全浚皓在《气象站》开幕式。(图/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新周刊》:跨学科合作为你们的工作带来了哪些新视角和灵感?你们认为这种合作模式对未来艺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文敬媛&全浚皓 :艺术无界。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跨学科”这一概念的界定。艺术的起源告诉我们,它从未受限于单一领域的框架。我们应该从当前对设计、建筑、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划分中解放思想。我相信,未来的艺术将更加重视这种跨界融合所带来的自由度和创新潜力。

《新周刊》:在气象站中有没有特别想与观众分享的作品或元素?这些作品背后有哪些有趣或深刻的故事?

 文敬媛&全浚皓 :我们作品中的《移动广场》巧妙地将废弃的塑料椅子重新利用,连接成环形结构,不仅作为一件艺术品引人注目,更成为了一个汇集设计师、科学家、社会学家、环境研究人员等多领域专家共商气候变迁与地球环境保护问题的参与式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我们围绕不断变化的气候和地球环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富有创意的合作。通过这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提出了诸多关于未来人类如何在维护人类尊严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颖而多元的想法。这些思考不仅是对未来的前瞻,更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并重塑当下的价值观。

文敬媛&全浚皓作品《移动广场》(2022-24)在展览现场。(图/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新周刊》:在准备此次展览的过程中,你们有过哪些特别的经历或感悟?

 文敬媛&全浚皓 :在当今的媒体和广告中,“可持续的未来”这一表述无处不在。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对这个空洞的口号抱有超乎预期的坚定信仰。对于这个词语,人们往往赋予了它一种不切实际的浪漫色彩和过于宽容的态度。

然而,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真的能够持续到未来吗?如果这样的奇迹真的能够实现,我们又需要为之付出怎样的代价?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显然,如果我们继续沿着现有的轨迹前行,未来的可持续性将面临严峻挑战。

《新周刊》:面对当前的全球挑战和变化,你们认为艺术家应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你们希望通过作品向观众传达什么信息和希望?

 文敬媛&全浚皓 :我们的作品和展览并不旨在传递特定的信息或进行说教,这也并非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深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不足以成为炫耀的资本。然而,我们渴望通过我们的项目,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思考和问题意识。我们相信,通过这种真诚的分享,可以激发出看待世界的新鲜视角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校对:遇见;运营:嘻嘻;排版:冼晓玲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