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公众号【吃喝玩乐在北京】 ID:ibeijing521 授权转载,带你吃遍全北京,第一时间发现新店好店,成为你的美食指南针,一起吃胖胖呀~
点评@5号Kidd@nneekkoo@MariaCheng
在老北京人嘴里,说的这八大胡同,可不止有8条!大栅栏一片儿的大小胡同都归在了这个“八”字之中。在清朝至民国,这里都是著名的烟花之地,堪称当时的“不夜城”,简直比现在的三里屯还要热闹!
别看现在这胡同不起眼,要知道里面的故事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有味道!没想到吧,这烟花柳巷里的上林仙馆中,还走出了一位女性“外交官”?!——京城名妓,赛金花。若不是她在八国联军入侵时从中周旋,保下了乱世中的老北京,哪儿还有之后的故事呢?
点评@流水高山
不止如此,这里还藏着肝胆仗义之人?!当年小凤仙在此处,帮蔡锷将军逃出袁世凯的控制,助他跑到云南,称她为侠女也不夸张!
点评@柠檬檬檬珺
这里还有当时轰动全京城的热搜头条——玉堂春冤案,和窦娥有的一拼。能让冯梦龙写进小说里的传奇爱情故事,其实都发生在这胭脂胡同中?
从晚清到民国,各大戏曲界名人的梨园集会,都在此处练声上台。为喜欢的伶人尖叫、打Call的粉丝天天聚集在此。据说抱着艺人的大腿,要以身相许的粉丝在当时都是常态,看来追星捧角的方法,百年都不变hhh
全国第一个女澡堂就在此!如果不是因为这里,可能公共女澡堂还得再晚个几百年?据说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穿着衣服遮遮掩掩的,现在能脱光了洗澡,还是多亏了它的出现?
点评@Echo
这里还是各大报纸创刊地,什么《京报》《中华日报》...你能叫上名字的报纸都诞生在这儿!就连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国粹大师梅兰芳也住过这里,说这儿人杰地灵,一点都不夸张。
点评@刘爻传人@刘永江@5号Kidd
穿梭在胡同里的人力车夫,特别喜欢用一口纯正的南城京腔,讲这胡同里的奇闻异事~
点评@FannieYang_2520
如果说现在的胡同都在追时尚、玩儿商业,八大胡同偏要说:我不!在这不起眼的胡同里,还保留着60年代的风景,随手就能拍出怀旧的胶片感。这里的房子既没有大大小小的招牌,也没有游客吵闹,走在路上,遇到的全是胡同里的老住户。坐门边儿乘凉的、站树下打枣儿的,偶尔穿梭在胡同里的三轮车路过,听到的都是北京南城的家长里短。
点评@huoaiying
酒香不怕巷子深,南城有名气的小馆子都藏在胡同里。每天不到饭点,附近的居民都爱来这儿排队买牛肉喝羊杂。
点评@痴货七哥@拉弗格18
烧饼夹肉可是店里的头牌!把牛肉剁成碎末,塞进手掌心大小的烧饼里,居然比拳头还要再胖上一圈!扎实的肉馅一口咬下去直接冲破饼皮,吃的满嘴都是肉汁,烧饼浓浓的麻酱味儿和芝麻香,就问这谁能顶得住?
点评@二尺八
15块钱一碗的羊杂也是满满的给料,肝、肚、肺、心...没有加任何粉,是真的靠羊杂就能把人喂饱,难怪都说南城的美食量太实在!
Tips: 早晨的牛肉包子总是很火爆,一定是先到先得哦~
藏在巷子里的小餐馆,没有菜单、没有服务员,老板都是“看人下菜”。不提前预约的话,有可能会吃闭门羹哦。
点评@舞hime
几乎桌桌必点的醋溜木须,是老板的拿手好菜。老北京的一贯做法,醋味调的刚好,把里脊肉片溜得油亮,鸡蛋和肉片都滑嫩嫩的,超级下饭啊!
点评@beyond102420@舞hime
京味儿打卤面也很有特色,亮晶晶的一盆卤端上来真是惊呆了,玻璃一般的勾芡透亮的很。打上一勺浇在手工的粗面上,味道特别香,真是吃出家里的感觉来。
点评@beyond102420@顾媚_1110
撰稿 | 猎奇星人Masa
*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年女人的激情戏,只有许晴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