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有关强心药的文章,有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探讨用药剂量问题。
作为一种快速强心药,在急诊及心内科常用。临床实际工作中存在适应证不严格、用药方法不恰当和不良反应监测不及时等现实问题。如何正确使用及注意哪些细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西地兰口服吸收率很低,一般只用于静脉注射,注射后 10 min 起效,于 0.5~2 h 即可达作用高峰,半衰期 33~36 h,作用维持 1~2 天,完全消失 3~6 天。
主要由肾脏排泄。西地兰作用快而蓄积性小,多为临时使用,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差距大于其他洋地黄类强心苷。
西地兰可用于心力衰竭,由于作用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还可用于心律失常,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但对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慢,已少用。
西地兰经过肝脏羟化,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会减弱其药效,可选用不经肝脏代谢的地高辛。
西地兰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会增加蓄
积
中毒风险。
西地兰可通过胎盘,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 6 周须减量。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
洋地黄类药物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降低慢性 HFrEF 患者的住院风险,可用于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时可首选静脉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主要为西地兰注射液)。临床使用推荐见图 1。
给药方式:
静脉注射(缓慢推注,有因快速推注导致死亡的病例)
5%GS 20 mL +
西地兰 0.4~0.6 mg(1~1.5 支)
缓慢推注 10 min,注意监测心率;
5%GS 20 mL +
西地兰 0.2~0.4 mg(0.5~1 支)
缓慢推注 10 min,注意监测心率。
以上重复 2~3 次,总量不超过 1~1.6 mg(2.5~4 支),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地高辛维持。
根据体重计算。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或肾功能减退、心肌炎患儿,肌内或静脉注射按体重 0.022 mg/㎏,2 周~3 岁,按体重 0.025 mg/㎏。
本品静脉注射获满意疗效后,可改用地高辛常用维持量以保持疗效。
• 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电解质钾、钙、镁等,肾功能等。
• 禁与钙注射剂合用。因为钙离子与洋地黄类均有抑制心肌细胞膜 Na+-K+-ATP 酶的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钙剂能增加洋地黄的毒性。
• 急性心梗后 24 h 内、严重心肌缺血、重症心肌炎伴严重心肌损伤的疾病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