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求职百科
猎聘旗下专业猎头、资深HR和职业生涯导师,教你超实用的求职技巧,解决你的各种职场困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昨天  
安徽消保委  ·  第四届安徽特色伴手礼 | ...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比价神器”来了! ·  2 天前  
什么值得买  ·  今年15大「全能跑鞋」!从日常慢跑到竞速训练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官宣!延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求职百科

面试很好但工资没谈拢,HR说去跟领导申请一下,还有戏吗?

求职百科  · 公众号  ·  · 2020-11-26 13:00

正文


作者 | Cana老师   编辑 | 小职酱



欢迎加入 答疑社群

小职酱最近为大家创建了一个社群,群内有各领域职场大咖坐镇,解决大家的疑难杂症。

1)每周2次大咖直播课

2)每天一个职场技巧

3)每周职场大咖答疑


识别二维码,直接进群

↓↓↓



1



从职场人来看,薪资谈判有一个最低下限。很多人把期望值设为最后一份薪资的20%,最差是不低于最后一份薪资。


我们薪资谈判往往会遇到三种情况:


1) 企业给以的薪资高于期望值。


这种情况有,一般在中大型企业,而小型企业一般会考虑压缩人力成本,而给出期望值以下的薪资。


所以,高于期望值,传递着几种信号:


①企业的发展和规模都是相对来说不错的;


②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是比较重视的,在人力资源投入上比较大方;


③企业对这个岗位是比较注重的,此岗位可能是现阶段的核心岗位;


④此岗位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岗位,企业给以的期望值高,相对而言岗位压力也会较大。



所以当企业给以高期望值的薪资,传递的信号是积极的,也同样带来高压力。所以面对高薪酬的时候,求职者也需要谨慎评估自身能力与岗位发展的匹配。否则高薪带来的高要求高压力高责任无法让你挺过试用期。



2) 企业给以的薪资低于期望值但高于最后一份薪资。


这种情况在很多薪酬谈判中遇见。我们在求职网站会看到企业发布的岗位的薪酬区间,求职者常常会把薪酬区间的最高值作为自己可接受的值,但在企业方,薪酬区间的最低值或低于中位值才是他们会给以的实际值。


这是很常见的求职者和企业方薪酬认知错位的现象。因此在薪资谈判过程中,会产生低于求职者期望值的情况发生。



3) 企业给以的薪资低于求职者最后一份薪资,这种情况也会存在。


很多时候求职者面对这种情况是无法接受的。这种现象同样传递了几种信号:


①企业规模小或发展不理想,竭力在人力成本上缩减;


②求职岗位不是企业关注的核心岗位,企业不想在此岗位上多花钱;


③此岗位可能是新增岗位,企业对此岗位的理解和支持不足,处于试水状态;


④企业对此岗位的认知偏离市场认知,低估了岗位价值,可能出现公司大部分岗位薪资低于市场价的情况。


所以,如果薪资过低,传递的信息都不容乐观,即使求职者在信息不全面的基础上,第一印象很喜欢这个岗位,进公司后也会发展不理想。





2



从企业方来看,薪资代表了人力成本的主要部分,以更少的钱招到合适的人是公司提倡的。这种低成本战略是很多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体现。


对于招聘薪酬定值,企业有几方面的考虑:


①考虑岗位价值,包括现有价值和发展潜在价值,对公司发展帮助大小。


②有薪酬体系的公司,在公司现有薪酬区间的基础上,结合团队内部薪酬平衡的考虑而定。


③无薪酬体系的公司,老板和用人部门随意给以,可能高于现有团队水平。


④人力成本最小化。


因此, 企业在谈薪的过程 中,如果有薪酬体系的公司,会从人力成本最小、岗位价值、团队薪资平衡、公司薪酬区间这四方面去给以,但最高不会越过公司的薪酬区间,否则要走特批流程。


如果公司没有薪酬体系,主要是老板和用人部门说了算,那这个时候,领导会考虑团队的薪资、求职者的表现和自身主观可接受的水平给以。


但是以我对领导的了解,可能性不大。


这句话带出的意思,一是这个岗位招聘以来,薪酬水平比较确定,没有可谈的余地;二是HR很了解领导的脾性,基本是一锤定音的人,没有谈判的余地;三是这家公司在此岗位的招聘上不缺人选,公司为强势一方;四是这家公司有比较清晰的薪酬体系可依据;五是题主不是这个岗位可以给以特批的特别突出人选。


我已退步下降(行业稍微和之前做的有点偏离),但hr给出的价格和我的预期还差2k


这句话,不清楚薪资是否已经低于最后一份薪资的底线,还是只是低于期望值而高于最后一份薪资。这里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是后者,这是能理解的,毕竟是跟之前行业有偏差,企业有试用成本。


如果是前者,我们就要小心了,传递的信息不太积极,即使题主从长线规划来看喜欢,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判断,实际和预想还是有偏差的。


至于HR是否会压价,如果之前HR已经给出了确定薪酬,一般压价的情况不会发生,但不代表绝对。


至于谁联系谁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等两天主动去问询,毕竟这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机会要自己去争取。


当然对于求职者一开始不接受后面又妥协的情况,HR也会猜测到求职者的暂时妥协,有可能会担心稳定性,可能会在这方面进一步确定你的稳定性。





3

免费加入 职场答疑社群


小职酱最近 创建了一个社群,定期邀请各领域职场大咖,解决大家的疑难杂症。

当然,只是答疑还不够,我们在社群里还会做更多事。总结起来,有3个。

1) 每周2次大咖直播课

咖位有多大呢?

我们邀请过:

拥有10年劳动纠纷解决经验的明星律师;

面试过上千人的500强hr;

专业解决简历问题、面试技巧,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顾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