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以后,气温回暖,
新的长跑季
马上就要来咯,大家的训练计划都安排好了么?
不管你是经验丰富的长跑专家,还是刚入坑的新手,想要在新的一年中取得好成绩,训练堆跑量是必不可少的。每天的刷量不仅需要毅力,
更需要一双最适合你目前阶段的
“功能性跑鞋”。
日常跑鞋到底怎么选?我们
「
什么值得买App
」
的首席生活家
「
信太多因为知道太少
」
从
静态参数
、
跑步体验
和
不足之处
等方面
给大家推荐了15双同时具备功能性与性价比的日常跑鞋,无论你是新手还是日常训练,或者长距离跑步,这里总有一双跑鞋
值得买
!
(温馨提示: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列出10双优质跑鞋,更多内容记得阅读原文查看哦!)
新手跑鞋:适合大体重慢跑者的入门款
1、
不差钱:亚瑟士GEL-KAYANO 31
参考价:800+
如果是胜利系列是顶缓天花板,那么
顶级稳定支撑
的天花板就是亚瑟士的
GEL-KAYANO
。
静态参数:
鞋面同样采用
工程网布鞋面
,脚背处做了大量网眼开孔,增加透气性。鞋面采用
不对称内侧设计
,增强了包裹性和贴合度,中底配置了
FF BLAST +ECO双密度材料
,结合
PUREGEL缓震胶
后,整体的缓震性能非常强悍
。大底采用了
HYBRID ASICSGRIP橡胶垫片
,以获得最好的抓地力和耐久性。
跑步体验:
KAYANO系列相对于缓震性能,其设计重点
更侧重于稳定支撑
上,
4D 引导系统的优势
显而易见。加宽的鞋跟与前掌设计,为脚部提供了
更稳定的支撑
,无论是低足弓还是跑步外翻,都能通过其进行
很好的
矫正
,保证每次落地的稳定性。
鞋面在长时间后,可能会出现
塌陷磨脚
的问题,尤其是在过度运动后,鞋面变形会影响舒适。
2、
性价比:李宁越影4PRO
参考价:300+
国产跑鞋在缓震系、稳定支撑系跑鞋上的发力,整体上远不及碳板竞速跑鞋,但也还有一些能打的产品,比如必迈的远征者系列,和李宁的这款
越影4PRO
。
鞋面采用
梭织网布
,兼具透气与韧性,比上面两双要轻薄一些,透气性更好。独特的分体式设计适配不同脚型,增强舒适包裹感。
中底采用
全掌䨻科技中底
结合双密结构。上层的䨻科技带来轻质软弹缓震,提供柔软的脚感。下层云科技稳定性提升,增强地面冲击的吸收。搭载
PROBAR LOC稳定装置
,减少内旋和过度负担。配备
GCU橡胶大底
,湿滑路面上比普通橡胶提升50%的抓地力。
跑步体验:
越影 4 Pro的双密中底结构脚感
偏韧弹
。跑步时,落地缓冲
减震明显
,是适度的压缩,给人一种
踩不到极限触底
的感觉,回弹力度同样调校的比较
适中
。
7.5mm前后落差设计让步伐过渡流畅,减轻膝关节与脚踝的压力,优化跑步效率。
鞋底
加宽加厚设计
,加上PROBAR LOC稳定装置的支持,使得跑步时
脚步更加稳定
,减少在高速奔跑或转弯时的滑动风险。
不足之处:
鞋面较硬,尤其弯折处会有
异物感
,虽说跑起来影响不大,但是会影响观感和舒适度。
万金油跑鞋:日常刷量训练的全能选手
1、不差钱:索康尼菁华15
菁华系列基本就是万金油跑鞋的代名词,主打的就是
轻量化
,极致纯粹的脚感体验
鞋面采用
工程网布
材料,在跑步过程中保持足部的干爽,提供精准的贴合感。菁华15的最大亮点在于其
轻量化设计
与
PWRRUN中底科技
的结合。42码单只鞋重
200g内
。
P
WRRUN中底能够在长时间的跑步过程中保持性能的稳定,
不易出现塌陷或变形
让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舒适的回弹。
大底部分使用耐磨橡胶覆盖高磨损区域,增强了鞋子的耐用性,而不是牺牲灵活性。
跑动起来
响应速度很快
,拉长距离LSD也感到轻松无负担。PWRRUN中底提供了极好的回弹性能,在提升跑步速度的同时保证了脚步的舒适。它的灵活性也让跑者在各种地形下都能保持「流畅」的步伐🏃。
由于菁华15的设计偏向于
「
轻量
」
和
「
灵活
」
,
某些跑者可能会觉得它的支撑性不足
,尤其是在长距离跑步或需要更多稳定性的场合。
此外,它的外底橡胶覆盖较少,虽然保持了轻量和灵活性,
但在较为复杂的地形或湿滑路面上可能略显不足。
参考价:300+
跟着谷爱凌入的马赫2代,当时就是我的
口粮跑鞋
,一转眼已经迭代到第四代了。
采用
A-WEB轻韧鞋面
,由TPU纱混合编织而成,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鞋面上不同大小的气孔以及足部易发热区的大网孔设计 。
并且其
韧性较强
,
包裹性出色
,穿着时鞋头防撞设计充足,后跟港宝的填充物厚实,不会出现掉跟的情况。
中底采用
拼接结构
。前掌趾骨下方搭载了板材发泡的
氮Pro
,中底其他位置则采用
脂肪族TPU珠粒发泡氮科技
,并且前掌内侧和前掌底部、外侧由
氮科技包边
限制形变,有效防止外翻,提升运动稳定性。
马赫4PRO脚感差异明显,前掌更软弹,后掌更韧弹,也就是
后跟落地更紧实,前掌落地更轻弹
。
中底内的尼龙板
「
弹射系统
」
进一步增强了鞋子的稳定性和助推效果,在跑步过程中,双脚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状态,
不
会出现晃动、侧滑或过度内旋
等情况,而且也能明显感觉到一定的助推力,不过也不会像碳板那么钢性激进
。
大底的液态止滑橡胶防滑和抓地力都没问题,只是作为口粮鞋,
耐久性
差点意思。
碳板竞训跑鞋:竞速与训练兼备
1、
不差钱:李宁飞电5c
飞电5C是近期发布的
新品
,放出来主要因为飞电4C太强了,PDD好价390+非常香,目前5C的价格确实有点虚高,可以再等等,或者直接入手4C。
鞋面
采用了李宁当家䨻丝科技
。这种材料比较强韧,而且透气性非常强。和传统MONO纱相比,透气性提升了 35%。
鞋舌升级为植绒材质
,更加柔软,两侧的鞋舌翼能提供不错的包裹感,在跑动过程中有助于保持鞋脚一体性。
中底结构,上层是
超䨻科技
,这种材料重量更轻,回弹更强,42码单只克重低于200g,同时回弹提升6%。下层采用普通的䨻科技,并配合
稳定承托设计
,能提供更稳定的脚感。
依旧采用了最速曲线科技,
提供动态双杠杆的全程动力
。跑步时的滚动性更强,无论是前掌落地还是中前掌落地,都能更有效地推动身体前进。
内置
T700级铲形碳板
,并配合多条加强筋,大幅提升了碳板的强度。
这种设计在保证助推动力的同时,
有效降低了重量
,实现了减重不减速。
相较于更高级别的T1000碳板,T700在提供足够支撑和推进力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日常训练的舒适性。
大底采用
GCR轻质止滑橡胶
,并做了全掌覆盖,止滑性能比较优越,
耐磨性也提升了6%
。
跑步过程整体感觉超级的
轻弹
,
得益于超䨻科技的应用,鞋身非常轻盈,长时间跑步也不会有明显的负重感。
超䨻加持中底的回弹性能出色,
能够有效地将落地时的冲击转化为推动力
,配合最速曲线设计,滚动效果明显,可以最大化提升跑步效率。
碳板刚性调教的不是特别激进,因此
适配性也非常宽泛
,5分配内即可驾驭。
李宁的毛病就是
价格跳水严重
,首发800的价格,过几个月二级市场就能干到500内,所以喜欢的跑友再
等等好价
。
必迈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跑步运动品牌,惊碳FLY是他家
主打全马碳板
的一双入门级碳板跑鞋,我的这双还是有幸从
值得买平台抽奖获得
。
鞋面采用
大网孔贾卡提花网纱结合45D轻量纱线
。轻薄透气。鞋面内侧采用了柔软的内衬,提升了穿着的舒适度。采用
花边麦穗形扁口鞋带
,不易松脱,细节满满
。
中底采用
超临界发泡BoomFly科技
。硬度42度,85% 能量回弹。惊碳FLY的中底调校更为软弹,缓震回弹行程也更大,更加偏向竞速脚感。
内置
全掌双尾式碳板
,与中底一体压膜成型,而非传统的三明治夹层结构。这种设计增强了碳板与中底的贴合度,提升了整体的
「
稳定性
」
和
「
抗撕裂性
」
,减少了中底长期使用后掉渣的风险。
必迈还颇具“炫技”地
在中后足中底处进行了大面积镂空
,直接展示碳板,同时也减轻了鞋重。
大底采用
全掌覆盖橡胶
,纹路设计较为简洁,提供了不错的抓地力,即使在湿滑路面也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42码单只鞋重210g,脚感轻盈。
整体脚感偏软弹
,前掌溃缩行程很大,落地能明显感觉到中底被压缩,力回弹反馈也很迅速整个跑动过程非常连贯。
碳板调教同样不是很激进,配速适配空间非常大,入门门槛非常低,感觉
6分内就能完全驾驭
,不愧是
全民碳板
的定位,不过配速拉到4分左右时,响应略显拖拉,不够干脆,因此配速甜区再430~600之间。
中底调校偏软弹,
行程有些过长
,典型的厚底跑鞋脚感,如果能稍微再硬一丢丢,弹力再大一丢丢,就非常完美了。还有就是
鞋舌不好固定
,容易移位,可能会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和包裹感。
比赛日跑鞋:冲PB的不二之选
1、
不差钱:耐克 ALPHAFLY 3
作为全掌碳板跑鞋的鼻祖耐克,在碳板竞速跑鞋中,依旧占据一哥的地位,如果想体验
最强大的碳板跑鞋
,那么
耐克ALPHAFLY 3
是不二之选。
采用了
全新Atomknit 3.0鞋面
,首次使用径向针织技术,质感轻盈、透气且贴合脚面,同时延展性小,能给予中足一定的支撑力,相较前代产品更加轻薄、透气。
中底采用一体化的
ZoomX泡棉
,中底泡棉进相交上一代,提升了轻量化和回弹性能。
在前掌部分嵌入了
双层Zoom Air 缓震气垫
,这些气垫能够进一步提升回弹性,并带来更加灵敏的脚感。
而贯穿中底的
全掌弧形碳纤维板
,则像一个强有力的弹簧,在每一步蹬地时提供强大的推进力,让你跑得更快、更远。
大底采用了
薄层橡胶
设计。虽然橡胶层较薄,但其特殊的纹路设计却提供了出色的抓地力,即使在潮湿的路面也能保持稳定。
跑步体验:
最先感受到的是明显的
轻量化
。42码单只190g,中底的脚感较为独特,并非传统跑鞋的柔软或Q弹,而是一种
明显的弹性支撑感
。这种支撑感在落地时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并转化为向前的动能。
前掌的双气垫能够提供额外的回弹
,但并非想象中“踩弹簧”的感觉,而是在蹬地瞬间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
有助于提高步频
,但需要一定的跑步技巧和核心力量来驾驭。碳纤维板的存在感很强,
能够感受到鞋底的刚性
。
这种刚性与弧形鞋底结合,带来了
较为流畅的滚动感
。从脚跟着地到前掌离地,
重心过渡比较顺畅,减少了脚踝和小腿的负担
。但在低速或不平整路面跑步时,这种刚性可能会略显突兀。因此需要更高的配速区间去驾驭。
不足之处:
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耐磨,寿命短,一般
只有500公里的寿命
,350公里后回弹性能下降明显,500公里会有踩在地板上的硬实感,而且中底容易分开脱胶,这双鞋
不适合大体重跑者
。
2、
性价比:中乔
飞影PB5
大家还记得几年前,还是千元碳板跑鞋的时代,中乔飞影PB凭借一己之力,
让更多跑者体验到了碳板跑鞋的乐趣
,也让更多国产跑鞋厂家卷向碳板跑鞋市场。
鞋面采用
巭丝科技
,
贾卡面料
锁链式的
绞综编织
,鞋面强度很高,网眼开孔小而密集,透气性强。
中底依然搭载
巭pro泡棉
,这代泡棉能量回弹提升8%,能力回弹达到90%。中底足弓做了加高,足弓感觉很顶,而且侧墙也做了加高,
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
,
另外,中底还嵌入了
全掌铲形碳板
,碳板强度很高。
在整体加强的情况下,重量也有所降低,42码单只控制在200g左右。大底采用
CPU耐磨橡胶
,橡胶硬度有所降低,优化了前代存在的偏硬和后半程泄力等问题,
整体的防滑和抓地力也有所提升
。
作为典型的厚底跑鞋,PB5的脚感
比上一代更韧弹
,没有上一代那么软,溃缩形变不大,反馈感强,而且落地更稳定。在跑步时,能够有效控制脚部的扭转和晃动,因此对脚踝的压力也更小。
全掌铲形碳板的刚性非常强
,当发力蹬地时,碳板形变控制很高,给到非常有力的支撑和回弹,尤其速度提升到4分配内,碳板依然强劲有力,
非常适合大踏步蹬伸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