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 | 《玛丽与马克思》
你写信吗?希望收到一封来自遥远地方的信吗?在信里提及你并不知晓的街道和便利店,还有大厦和桥,冬天的雪......还有很多其他你从来没有听过的食物的名字,一个成年人的愿望,等等。我希望有人读到这封长长的信,会是你吗?
如果你愿意,请阅读至文末。
到底什么是创意写作?
对我来说,创意写作首先是从心出发的,勇敢地写,让心底那个强烈的信息充分地表达出来。而自由写作是在创意写作课上最常做的一个练习,它的第一条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只是写,但是必须确保我们是在写,而不是在思来想去、忧虑重重,而且我们必须写得快。反观我们传统的作文课呢?恰恰相反!我们通常要遵循很多规则,结果我们总是先想半天,再列提纲,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却写得很慢,计算着字数是否已经达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在很难体会到写作的自由和快乐。
在美国,创意写作已经发展成高等院校的一个专业,以鼓励学生们创作,培养年轻的作家。通常,创意写作包括四种体裁:
小说,非虚构作品,诗歌,戏剧。
在一门课上,学生只学习一种体裁。老师是一位自己也从事创作的作者,引导学生们创作并阅读彼此的作品,帮助彼此修改——我们把这样的课堂叫做工作坊。创意写作课提倡小班授课,通常是10~15人一班,学生们和老师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中国,这门课程还是刚刚起步。2006年的秋季学期,中国人民大学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本科生开设了第一门英语创意写作课。我有幸成为开这门课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创作。这本书里的很多故事都是我们在那个学期创作的,也正是我的学生们激发了我写这本书,来鼓励更多的朋友写出自己真实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你会学习创作非虚构作品,也就是说,你会写只有你才能创作出来的故事!这一点,连莎士比亚都不能取代你,因为他已经死了,而你正活着。你的人生是独特的,不同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作家——他们都有精彩之处,但是他们谁也不能剥夺你的重要性。你是一位独特的、非虚构作品的创作者。无论你是什么年龄,做什么工作,在别人眼里是否重要,只要你有一颗诚实的、愿意表达真理的心,你就能写出你生命中的独特故事。这对你将是无价之宝,对真正用心读你故事的人也将是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在创作非虚构作品时,你不需要编任何故事;你需要的,只是一颗诚实、勇敢的心。
现在,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学生Alexis在2006年9月写给我的信:
亲爱的Linda:
我不知道你是否相信“抓周”的习俗(在一个小孩面前放一些不同的东西象征不同的前途,看小孩抓哪一个)。我小时候抓过一次,但是因为太小,都不记得了,但是我爸爸妈妈见证了我抓周的全过程,并且对结果满意得不得了。“你要当一个作家呢,因为你毫不犹豫地抓了一支笔!”不过,我可不觉得这样的习俗真能预测我的未来。有时候我甚至想跟他们开个玩笑:那时候我太小了,小天使的手怎么能抓住那些大东西呢,比如算盘什么的?
尽管我对这样的习俗并不在乎,当作家这个想法却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但随着我渐渐长大,这颗种子却枯萎了,没有长成一棵挺拔的小树。人们告诉我,我必须遵循一整套的规则,让我的写作有框架。如果写作的全部目的就是迎合一个完全以考试为导向的作文制度的标准,我敢说我已经达标了。当老师在我的文章上写下“有真情实感”的评语时,我自己一点也不感动,因为文章里并没有我的真实情感,只有写作技巧的灵活使用。我也不相信写评语的老师真的觉得我有真情实感,他们只不过是把这个作为一个评分标准罢了,对感情的可信度并不在意。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能被称为“写作”,因为它更像是一种交易。而像我这样的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写出一篇800字、充满眼泪和冲突、准拿高分的作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撒谎。
人们说写应试作文就像是“戴着镣铐跳舞”,他们认为,只要我们离开中学,离开以考试为导向的写作,我们就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尽管镣铐已经被粉碎,我们这些曾经的笼中鸟却依然没有得到自由。长期的过度谨慎已经使我们的翅膀僵硬,窒息了我们想象力的呼吸,最悲惨的是,我们甚至都不想飞了!
坦率地说,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我正陷入一种困境: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我应该写作?!我希望这门创意写作课是一个转折点。对我来说,学习那些技巧让文章更华丽实在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能找到我最初的写作灵感。我真不想让这颗梦想的种子腐烂在泥土里,连一片叶子都没长出来。
这就是我对写作的感受和我的希望。是否做一个作家一点也不重要;我只是觉得失去写作激情的人也会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激情。当我手里握着我的笔时,我并不是想要出名或发财;我只想写点东西,以后回忆起来,是单纯的,美好的。
最美好的祝愿!
你的Alexis
一封信对我来说就是一份最宝贵的礼物。
若干年后再读Alexis的信,我觉得我们的心更加接近了。
是的,我对“抓周”可是太熟悉了。
我一周岁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当时的我手里就抓着一支笔。
我圆圆的小脸那时可严肃了。
我们天生是作家吗?
这个问题太神秘了,只有上天知道。
但是Alexis在信中提出了一个我们可以回答的问题:
我为什么写作?
思考一下,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愿意,可以用“我为什么写作?”为开头做五分钟的自由写作,中间不要停下来。
2011年10月我主演了原创话剧《神奇的大手》,得到了观众们热情洋溢的鼓励。一个多月之后,当掌声和鲜花都成为记忆时,我很惊喜地收到了这样一封电子邮件:
李老师,您好!
一个多月以前看过您演的《神奇的大手》,带着全家去看的。我们都很喜欢,声音好听,非常好听,舞台简洁而真实,非常非常令人感动,还有两首好听的歌曲,依然在耳旁。很享受,很感动,很美,经常回味。
昨天带一个台湾来的朋友参观国子监的孔庙,期间,遇见一个非一般的女讲解员,总觉得那张脸似曾见过,总觉得那个声音很熟悉。今晚静思,那张脸、那个身影、神情和声音又跳出来,突然想到“她会不会是您?”不管是与不是,我都希望是,希望我曾那么近地见过您,那么近地听过您的声音。
你可以想象我收到这封信时有多么感动:在这样繁忙的现代社会,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用心看了我们的演出,一个多月后还惦记着,并且写来这样一封诚恳的信,这对我是多么大的鼓励啊!我在回信中写道:
谢谢您对我的肯定!我也是在今年,回想自己这二十年来,原来就做了一件事:追随老师带给我的这个梦想,直到自己也成为一个老师。其间要面对的长期的挫折、长期的病痛、爱人的抛弃,到今天,似乎是都过去了,但是,今天的我和我们,是否真的有勇气追求真理和真爱?我们更加浮夸,极其忙碌,沦为房奴和车奴,真理很遥远,真爱更是稀少。所以,演这个剧,也是提醒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宝贵的?什么是死亡都带不走的?什么是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不能淹没的?我很感恩,有几个人能二十年坚持做一件事呢?我多少次都想放弃了,但是神奇的大手却一直带领我到如今。很感动您到现在还想着我,我应该不是那个讲解员,因为我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
而后,我又收到了第二封邮件:
李老师,早!
非常惊喜、高兴和荣幸,真收到了您的回复。
我知道您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即便国子监就是那个朝代的人大、清华和北大,但周二的下午的那个时点您也不太可能出现在那个地方。
我是通过北京林业大学的朋友介绍来看您演出的,现在想来,从得到演出消息、拽着孩子、拿着速食匆忙驱车到演出厅,到演出结束后开车途中的沉默和感慨,整个过程,真的是在极其忙碌、疲惫和被动的状态中找到了瞬间的真实,但就是这一瞬间,让我觉得自己从内到外还尚存一小块属于自己的东西,觉得自己还不错,可以被感动,愿意被感动,愿意去欣赏和交流最真实的东西。
很羡慕您和您的团队,非常了不起,不管20年,还是2年,至少您做成了一件事情,而且我想这件事情,不仅仅属于您,很多很多人也需要,属于每一个看过演出和将要去看的人。
这位朋友的信,真的是又一次让我感动了:他在那样的疲惫繁忙中,依然有那样敏感善良的心,并且告诉我,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那样一个最美好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发现。
亲爱的朋友,我希望,这些信也让你心里有触动,有感动,想去写一封信。
请你写一封信,可以给你的老朋友,或者任何人,无论是你认识的,还是你一直感兴趣想认识的。写完这封信后,你再决定是否要将信寄出,所以,写信时不要有任何担心,此时你是安全的。
请用A4纸写。我建议你买一本A4尺寸、带格线的写作本,写完后可以便捷地撕下来。
为什么要买一本A4尺寸的写作本呢?因为那是为作家量身定做的。当年兰达夫人就专门送给我一本A4的写作本。我当时就觉得这本子与众不同,很有写作的专业精神。我相信这么大的尺寸是为了让我们充分体会到自由和创造性。作家们通常都会随身携带写作本。你当然也该有一本,这就像是你的武器一样。
现在,你有了专业的装备,可以去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自由地、自然地写,不要想太多,只是写,不停地写。你可以谈谈你自己的近况,你的写作梦,你对你朋友的印象,等等。
能写多长就写多长——我建议你至少写满一页纸,至少写二十分钟。一定要诚实地写。如果你对这位朋友心里有怨恨,或者有各种复杂的感受,请你表达出来——你的目标不是取悦你的读者,而是诚实地表达你自己。
写完这封信后,你再决定是否要将信寄出。如决定寄出,我建议你留一份复印件给自己,因为它是你创意写作之旅的第一站,总要留个纪念!
节选自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非虚构写作指南》,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