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阿弥陀佛
寺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标志的典型代表。而且非常有趣的是,从对寺庙布局、规制的了解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管理的原理,明白很多管理的方法,掌握很多管理的技巧。
最初建立寺庙的原因是什么呢?供奉佛祖舍利。当初佛陀涅槃后,其舍利经协商分给
8
个大国,骨灰分给
2
个小国。舍利和骨灰就分别带到各个国家建塔供奉,后供奉范围逐渐扩大,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寺庙。
这个繁体的“廟”如何解释啊?上面是房子,下面是“朝”字——即朝拜的地方。所谓朝拜,
是我们出于对圣哲的敬畏、敬仰而去向他学习,而不是将自我寄托于他们。这跟我们去教堂做礼拜不一样。去教堂是将自己寄托给上帝,那么自我就缺失了。因此,教堂和寺庙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教堂都是建在闹市,方便随时可以寄托;而寺庙通常都修在僻静的山林中,可能暗示着真正的朝拜并不容易。
寺和庙有何区别?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神(人的偶像化)的为庙。寺更多地强调修身养心;庙则更多地强调对圣哲先贤的敬仰与礼拜。
寺庙修在僻静山林中并非意味着远离红尘。如果把它理解为远离红尘,它不就变得出世而不入世了?
这样,它在整个弘扬过程中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它就变得逃避,毫无意义。其实寺庙这样的安置,更强调人们应该暂时远离喧嚣的红尘,给自己片刻的静虑与沉思。所以寺院的大门口经常会写“南无阿弥陀佛”。
是“南面没有大菩萨”吗?非也,其实,“南无”在梵文里意思是至高无上的、尊敬的,“阿弥陀佛”
就指的是无量寿正觉。“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指无量寿正觉最重要。也就是说发现一个人的真正本质是灵魂、是精神这一点最为重要。简而言之,
认识自我最重要
。因此,到寺庙是认识自己,也就是把迷失了的自我找回来。但在杭州灵隐寺门口写的不是“南无阿弥陀佛”,而是“咫尺西天”。“咫尺”是距离非常近的意思,但是“西天”二字却经常引起众生的误会。众生眼中的“西天”意思是死亡之所,因此才会有“打得鬼子上西天”等表示死亡的俚语。其实,“西天”在“佛”里恰恰代表着极乐之地,代表着美好的未来。那为什么用“西天”来表示呢?原因仍在于当时语言文字的贫乏,可以想象,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古人的语言远没有现在丰富,当时就只好按照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来表达时间:太阳升于东方,那么东方就代表过去;太阳位于中天,代表当下;太阳落于西方,那么西方就代表未来。因此,“咫尺西天”即指距美好未来仅一步之遥,人人都可享有“西方极乐”。因此,寺院入门前给人就是积极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相当于企业管理中的“愿景”。
《西游记》中有几个人?应该是一个,其他都是动物化身。只有唐僧一人,但结果是他们全都成了佛,因而人人皆可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自己改变。强调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