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摇滚客
80万都市青年的精神食粮。每晚10点,用摇滚的态度,成全你所有的不甘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温度新闻  ·  最新!28岁男演员被刑拘 ·  昨天  
温度新闻  ·  最新!28岁男演员被刑拘 ·  昨天  
闽南日报  ·  演员李某某(男,28岁),被刑拘! ·  昨天  
闽南日报  ·  演员李某某(男,28岁),被刑拘! ·  昨天  
辽沈晚报  ·  李明德,被刑拘! ·  昨天  
辽沈晚报  ·  李明德,被刑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摇滚客

易中天真硬!

摇滚客  · 公众号  ·  · 2021-03-21 23:51

正文


今日BGM,《飞狗》,崔健

2012年国庆节,央视凭一己之力带火了一句话: “你幸福吗?”

记者走遍大街小巷,寻访各行各业的老百姓,都向他们抛出这个问题。

一时间这句灵魂拷问风靡各种生活、工作场景,不管是茶余饭后的闲聊还是正式会谈、采访,很多人都会笑着问一句对方:

“你幸福吗?”

传播最广的是这个段子:我不幸福,我姓曾

同年12月,易中天作为华语世界最火的文化名人之一,回到母校武汉大学,为师生开讲西周。

大约1小时的演讲结束后,女主持人上来互动, 探着身子,笑着露出上排门牙,一字一字问出了那句 “您幸福吗?”


本来讲完正酣的易中天听到这个问题,面部表情瞬间凝结,一脸嫌弃地撇过脸。


他咽一下口水,叹了口气,表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他不想说假话,但如果说真话,就要得罪人。

接着他严肃说:

“我的回答是,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

接下来易中天给出了一句直接炸翻全场的话:

“学谁不好,学CCTV?”

身边的女主持笑到面部表情完全失控。


为什么这么说?

易中天给出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因为幸福是一个纯粹个人的问题,我幸不幸福,关你甚事!”

“一个幸福的人有不开心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人可能也有幸福的时候。”

最后,他以极其鄙视的反问口吻结尾:

“这种问题怎么能问呢?谁设计的啊?”


不知道央视记者看到这一段会是什么反应。

有趣的是,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央视名嘴在著名的《面对面》节目中,与易中天狭路相逢。

他的很多问题都非常刺耳,大有找茬的意味。


主持人开门见山,第一个问题问:

“《百家讲坛》不止易中天一个,为什么你现在最火,有什么诀窍?”


对于一个记者,面对年龄长他一轮的前辈,不用“您”直接用“你”,很奇怪。

易中天马上回答:

“没诀窍,我就是平时怎么说话,到了《百家讲坛》我还怎么说。”

直言:“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


主持人 下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要去《百家讲坛》?”

易中天又马上回答:

“我是一个教书匠啊!教书本来就是我的本分。”


主持人 立刻抢过话来问: “电视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是一个很别扭的东西,你不这么觉得是吗?”

对易中天成名的质疑感扑面而来。

主持人的表情绝了

易中天很有礼貌地笑了笑,表示自己上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完呢。


哈哈哈!

看到这里我也笑死了,易中天的脑路真的很清奇, 思维一直被自己牢牢掌控着。

他说自己是为了人生而学术,但是有的人为了学术而学术,还有的人为了职称而学术。 他最看不起最后一类。

易中天又表示,他上电视只是想增加人生体验,不管能不能出名,都有收获。

然后主持人又问: (上电视) 你感到舒适吗?怎么样会不舒适?

易中天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向上,吸了一口气。


过了几秒,易中天反问:

“说 实话吗?”


他把声音拖长,显然在思考这话应该怎么讲出口,毕竟是深度采访啊!

“不舒适就是,碰上一档无聊的节目,一个蹩脚的主持人,问了一堆八卦问题,你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就很不舒服。”

一口气说完。


大家品。

细品。

可主持人还没有自知之明, 又问了一个傻问题:

“大家觉得听易老师讲课很有意思,像听评书一样有意思。那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听评书呢?”

易中天耷拉着脸回:

“是啊!这个问题太好了,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然后标志性的笑又突然出现了,他回答:

“你应该去问观众。”


这个语气和表情的转变简直太神了。

主持人又问:“您是有意参考过评书的说法吗?”

看到这连我都听不下去了。

真的是迷之尴尬。

为什么讲课幽默就要和评书有关系呢?


果然,易中天又冷脸回答:

“我就没听过评书。”

“如何参考?”


注意看上面两张图的表情变化。

这次易中天连笑都笑不动了,只能嘴角微微上扬。

不知道他此刻心里在想什么,但一定很不舒适……

这可是电视台 剪辑过后的正式播出版啊!

不敢相信现场原版是什么样。

而且王志也算是记者界的招牌,场面都能如此惨烈?


但这还不是最绝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又一年后,也就是2014年,易中天参加央视《开讲啦》。

这次的主持人是撒贝宁。

小撒情商多高,自然不可能找易老师的麻烦,但现场却有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直接把话怼到了易中天的脸上。

在提问环节,大学生先是直接质疑易中天上《百家讲坛》是不是刷存在感。


质疑本身倒也没什么,可以正常探讨。

关键是他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又臆想了两件事:

1、易中天不务正业,跑去录节目时,没有好好完成教学的本职工作

2、易中天刷存在感的原因是家中兄弟多,小时候得不到父母最基本的关心


以上这些表达,大学生是以 非常快的语速、非常强势的口吻,配上非常犀利的眼神 说出的。

怒气冲冲!

自信满满!


我相信在此之前,易中天一定想不到,来录个节目会遇到这等类似于“吵架”的场面。

他不是一个脾气好的老头,此刻有点按捺不住情绪,大声反驳了对方抛出的问题。


1、当年上《百家讲坛》,学校没耽误一节课,完全是用业余时间

2、现在出来录节目,是因为已经退休了

根据劳动法光荣退休,不可以吗?

“我现在在利用一个退休老头本来钓鱼的时间录《开讲啦》,不可以吗?”

很有气势地反问。


接下来就是老师的上课时间。

易中天好好给他讲了什么叫“不务正业”,什么叫“不务专业”,什么叫“存在感”。

但”对方辩友“还是不死心,继续质问易中天,上电视就是想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易老又继续摆事实讲道理:

1、现在很难在电视上看到我,我很少录节目

2、我想上电视太容易了,多少电视台在请啊


撒贝宁在旁边像学生一样接连点头,因为他心里知道,这次能请来易中天多不容易啊!


这位大学生提问题只从自己的臆想出发,完全不去调查事实依据,活生生把自己问成了反面教材。

除了以上问题,他还质疑易中天的新书《易中天中华史》的标题有问题。

他觉得,标题中不应该加”易中天“三个字,加了就有刷存在感的嫌疑。


说实话,上面所有问题我都可以忍,唯独这种质疑别人呕心沥血创作动机的,忍无可忍。

这个问题易中天在现场没有回答,可能不方便,也可能遗漏了。

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

因为 易中天 三个字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所以出版社才会选择这么命名。

说白了,是出版社在蹭易老师的热度。

这都能被他误解成易老师自己刷存在感,也是服了。

这套 《易中天中华史》可是易老师最在乎的一部作品。

从2012年3月开始,他“隐居”江南古镇,潜心创作这套中华史。

策划和预备期就长达一年。

因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整整36卷, 他要从全球视角为中华文明立传,以飨后世。

他的微博简介以及封面都用了这套书,可见对他有多重要。

是他毕生的研究成果啊!


这项大工程,9年过去了,易中天微博简介中显示,36卷,现在已经完成了22卷。


每年都有 读者在豆瓣、微博不停催更。

我作为其中一员,也是着急,只要一有新版就马上入手。

去年刚买到了第22卷,《严嵩与张居正》,一口气读完,十分过瘾。


从上面列举的易中天与央视之间的“名场面”中,可以看出,易老师的语言至少有两点特质:

真实、幽默。

真实来自勇敢。

幽默来自人情味。

以他的社会影响力,他没必要让央视下不来台,那些问题随便混混就能过去。

在镜头面前给年轻人谈谈理想和成功学,岂不是更简单、更赚钱、更能巩固江湖地位?

可是他没有。

前段时间,罗翔接受《十三邀》采访,他说勇敢是人类最高的品格,是最高级的词汇。


我认为,在当下社会,易中天就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勇敢。

去年他在疫情中所公开发表的那些观点,言辞激烈,直指要害,令人钦佩。


这本《易中天中华史》也是如此,很多精彩绝伦的观点,完全不同于小时候的历史课本。

今天,摇滚客要郑重将1-22本最新全套推荐给大家。


如果你喜欢历史,但却一直读不下去,很可能不是你的问题。

因为我以前也是这样。

觉得历史乏味无聊。

我喜欢易中天这套书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说人话。

说人话就是有人情味。

它可以让你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把中国从先秦到宋元明清几千年的历史,全部了解一遍。

从入门到入迷,越读越过瘾,越读越尽兴。

如果你听过易老师的《百家讲坛》,那这本书你可以理解为是其内容的 升级版。

除了保持风趣幽默外,至少升了 三个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