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经
新主流财经门户凤凰财经官方微信:众多精品栏目总有一款你喜欢:涨停板复盘,追涨股,只做强势股;财知道,不同视角读懂新闻背后;小报告,以小见大读懂大时代;连环话,一张图让你看懂热门财经事件。全球华人都在看的财经公众号,你值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樊振东、孙颖莎,“直通”世界杯!刘国梁最新发声 ·  3 天前  
券商中国  ·  DeepSeek,突发! ·  4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在客家和潮州人的传统中,正月初七的饭桌上少不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经

央行要放水了?楼市注定不会太冷!

凤凰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6-05 22:20

正文

来源:小白读财经(xiaobaiducaijing)


近日,中国央行决定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将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等纳入到其中。

 

有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E,你信吗?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MLF,MLF是央行向市场投放货币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将国债、金融债、地方债等质押给央行,然后从央行拿到钱,期限一般是6个月或1年。

  

 

而现在央行将MLF的担保品扩围,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原来自己只有持有国债、金融债、地方债等优质债券才能向央行换钱,而现在小微企业发行的债券都可以了,那么商业银行可以从央行拿的钱更多!

 

到底多多少?全部考虑在内的话可能吓人!

 

现在市场预计,市面上符合AA债条件的债券4-9万亿左右,极端情况下你可以拿着这几万亿面额的债券向央行质押借出资金,从而增加市场当中的货币量,当然实际情况上商业银行不可能直接换得4-9万亿的基础货币。

 

1、MLF投放的量由央行控制,人家愿不愿意借钱,何时借钱由它说了算。2、4-9万亿债券真正作担保的时候是要打折扣的,很简单,你去银行贷款,拿家里的房子作为抵押,市值100万,人家银行总不大可能直接给你贷出100万吧?

 

那么央行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后,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可以从中借到多少钱?


我们作个保守的估计,大约能增加4000亿的质押规模。可即使是这样钱也不少了,因为4000亿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乘以货币乘数才是最后进入市场当中的钱。4月份货币乘数是5.63,那么这样算来可以创造的货币是两万多亿。

 

有的人说这是中国版的QE,因为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也这么干过,当时美联储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纳入次级债(信用等级相对较低的债券),最终银行通过次级债的抵押从美联储获得了大量的资金,被称为量化宽松(QE)。

 

中国央行目前的担保品扩围到底算不算是QE,如果以4000亿的质押规模计算的话那确实不算,相当于半个降准左右。

 

央行为什么在这时候扩大MLF担保品范围呢?


1、6月份的钱荒魔咒笼罩,每每6月份,或大或小都会发生钱荒,还记得2013年那次吗?当时6月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578个基点,达到13.44%,差点爆发金融危机。

 

6月容易出现钱荒的原因是几个:


6月份是季末,在央行MPA考核下,商业银行会被动收紧流动性。


6月往往是逆回购、MLF等大量到期月,今年6月份商业银行有超过2万亿元的短期债务需要偿还。


历次钱荒的心理影响。所以为了避免钱荒央行要提供防范。

 

2、MLF抵押品不足,5月末MLF余额为40170亿元,随着央行MLF操作量的不断加大,MLF面临抵押品不足的尴尬,人家愿意给你借,但你能抵押的东西不多了,这时自然需要扩大可以抵押的资产。

 

3、给市场投放资金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今年的国际形势太过于复杂,美国减税+加息+贸易战让中国必须得动用货币箱里的工具。

 

4、降低市场信用风险,最近一段时间债务违约事件频出,央行这次担保品的扩围,给了小微企业机会,增加他们债券的流动性,更容易获得资金。

 

最后说说两大猜想:

 

1、近些天,上证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惹得降准的猜想再起,时间窗口就在6月,但是现在央行已经通过扩大担保品范围方式变相增加市场流动性了,那么6月份还有没有必要降准呢?

 

2、此次担保品的扩围应该说是给小银行提供了机会,原来国债、金融债、地方债等一般是大型银行才持有,而小银行一般是持有AA级的债券,以至于大型银行可以通过MLF从央行拿到钱,而小银行则拿不到,货币传递方式是“央行-大银行-小银行-市场”,而本次扩围后会不会变成“央行-大银行(小银行)-市场”呢?

 

不管怎样此次央行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至少说明今年市场的资金不会太紧张,利率也不会升得太快,房贷压力也不会太大,今年的楼市注定不会太寒冷。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点赞支持凤财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