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街派 生活报
关注生活报官方微信,及时发布新闻和各种服务资讯,欢迎亲们收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韩国南部金海市某部队发生爆炸 ·  昨天  
新华社  ·  韩媒:韩国南部某部队发生爆炸 ·  昨天  
人民日报  ·  辅警正在输液,听到这句话“DNA动了”!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独享纪录,祝贺谷爱凌! ·  2 天前  
新华社  ·  马航370航班客机搜寻,马官方最新表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街派 生活报

“三靠村”变“亿元村” 当代愚公46年铺就长营“幸福路”

新街派 生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6-26 20:32

正文

“三靠村”变“亿元村” 当代愚公46年铺就长营“幸福路”

——记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部书记张秀林

长营村的历史可以一剪为二,以1971年为界。

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是一个有名的花钱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反销的“三靠村”。当时的账面资金是3.76元,外债高达17万元,村民连温饱问题都难解决。

如今,当你站在长营村集体农场的大田里,呼吸的是最新品种的稻花香,采摘的是最绿色的浆果,看到的是长营人最幸福的笑容……现在,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十大特色村寨是长营村的新标签。

手持这把魔力“剪刀”的人,是尚志市一面坡镇长营村党总支部书记张秀林。

“吃苦、实干”是长营人拔掉穷根的“药方”

1971年,年仅21岁的张秀林接过了长营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面对账面资金仅有3.76元,外债却高达17万元的现实,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乡亲们吃上饱饭,过上好日子。

为了改变长营村落后面貌,张秀林把家里盖房子的钱拿出来和几个支委一起凑了600元钱,把村里“趴窝”了好几年的拖拉机修好,又赊来拖车和柴油,上山干起了给林场倒套子、拉木头这个既累又苦、没人干的活。一个冬天,张秀林带着大伙儿顶风冒雪赚回来一万八千块钱。第二年,长营村花了9800元买了一台28型胶轮拖拉机,接着上山,两台车一冬天挣了5万多块钱。就这样,靠着“滚雪球”的方法,长营村一点一点积累资金,相继办起了运输队、制钉厂、制筛厂、农机修配厂等村办企业。几年间,长营村不仅还清了外债,建起了村部,账面上还有了六位数的存款,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但张秀林心里明白,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长营村富了,全村耕地面积960亩人均不足1亩地的情况还是制约了长营村的发展空间。

1993年冬天,张秀林便带领长营人向村头修建哈绥铁路取土遗留下的深坑“宣战”。为了填补这些最深有17米的千亩臭水坑、火烧塘,张秀林带人顶风冒雪早上3点出工,晚上住工地塑料大棚,睡觉时嘴唇和被子常常被冻得粘在一起,掀开被就会撕掉嘴上一层皮。就这样,他带领大伙儿一干就是13年。

这13个冬天,长营村投入786万元村集体积累,运土400万立方米,人工填造了1480多亩高产水田,相当于长营村过去耕地面积的1.5倍,“再造”了一个新长营。

长营村农民常说,“没有张秀林,就没有长营村的今天。”这是老百姓对“当代愚公”张秀林实实在在的评价。

“创新、求变”是长营村不断成功的法宝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党的政策的接续推出,张秀林胆子更大了、眼光更远了。他常说:“干部得想长远,才能把长营村的未来发展谋划好。”

一次,受邀到村的省农科院的专家说:“长营村处在山谷里,适合种种子。”专家的一席话,让一直苦苦思索的张秀林豁然开朗。2001年以来,长营村与3家农业科研单位合作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级水稻高新技术研究所—黑龙江长营水稻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大力发展水稻优良品种繁育。几年来,共投入960万元,建成了日光温室30栋,塑钢大棚60栋,将1400多亩水田建成了水稻优良种子研究开发基地。2008年,又出资480多万元收购原尚志市种子公司,成立黑龙江省长营种业有限公司,形成了集科研、实验、示范、生产、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良种产业。现在,园区内研究水稻试验品种463个,推广繁育优质品种32个,年产优质水稻良种900多万斤,年获利1300万元,形成了集科研、示范、生产、推广于一体的良种产业链条。

创新,才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让更多群众致富,张秀林决定,先后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仓储能力2000吨的浆果冷冻加工厂,浆果富民产业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购买和承包经营方式,集体经营耕地面积激增到1.03万亩,人工林面积增加到1.8万亩,完成了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的转型起跳。

如今,长营村又建成了存栏20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建设了辐射带动一镇二乡十六村的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以食品、种业、林木、农机作业、物流运输 “五大公司”为核心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特色、精品、科技、可持续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方向的“长营之路”。

46年来,张秀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心为公、全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像一棵大树把根深深地扎进了长营村的沃土里。

“听从党的号子,才能迈好发展的步子”

多年的农村工作实践,使张秀林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管理决策村级事务,凡事必经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共同协商、集体决策,尤其涉及全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都由村“两委”会议和村民大会层层讨论通过。

当书记46年来,他定下的规矩,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每年,他都带领党员干部向群众承诺办好事、办实事。这些年来,全村党员兑现好事实事392件,村“两委”班子成员得到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在多次村级换届选举中,班子都满票连任。

亲戚朋友经常问:“你这当官不求钱财,图的啥?”张秀林说:“图的就是让老百姓都说咱共产党好。”

经济发展到哪里,张秀林就把党的工作开展到哪里。长营村先后在水稻、浆果、运输、畜牧4个产业合作社成立党支部,实行“支部+合作社”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提升了村级组织服务能力和创业水平,实现了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共进双赢。

在村里,乡亲们亲切地叫他“张全管”

张秀林是个爱操心的人,村里的大事小情,哪家婆媳不和、两口子闹矛盾、哪家盖房子要拉沙拉料,他总是记在心上,跑在前面。村上7个五保户,也都是他张罗着养老送终。

如今的长营村,60岁以上老人有养老金,考入大学的有补助,企业职工有养老保险,村民医疗保险都由集体缴纳,买楼房、建新房的有补贴,发展特色产业有奖励,村民身故家属发放丧葬费,一事一议资金全部由村里支付。

如今的长营村,建起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的长营新村住宅楼,辟建了全市第一家占地10万平方米的村级休闲娱乐公园。全村道路硬化率、美化率、亮化率均实现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村民们享受到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待遇,过上了自豪、幸福的生活。

在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上,已经68岁的张秀林拍胸脯做出了已经坚持多年的承诺:“今年,村里答应大家的福利继续兑现!”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新华每日电讯

责编:王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