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身为从凭借绩点几乎满分荣获中山大学一等奖学金的国内学霸转换到荣获全美排名第三大学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的国外学霸,她从亲身体验和观察的角度为大家分析国内外课堂模式的差异所带来对国内学生的挑战,以及如何成功应对这种挑战。
当问到中国学生在国外留学遇到的挑战时,课堂模式差异带来的挑战往往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从国内习惯了以聆听,记笔记等输入方式为主的课堂,转换到国外强调互动,输出的课堂环境,哪怕是很优秀的学生最开始也容易“水土不服”。
因为课堂模式差异导致相关训练的缺乏,使得当着全班面做presentation,随时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还要计入期末成绩的class participation几乎成了让人心惊肉跳的词。
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老师,我最开始听到学生反映在国外做presentation觉得很有压力的时候其实是有些吃惊,因为现在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好学校,其实从小学开始就很强调学生做课堂展示的能力。
然而学生反映的问题在于两种课堂展示是不同的。
在国内即使英语老师要求做课堂展示,往往也是一个学期一次,而且最重要是可以提前准备好,甚至可以做好PPT对着读,展示时间也很短,所以难度没有那么大。
但在国外的课堂上更多时候课堂展示是没法提前准备的,很可能随时在一个小组活动结束后老师就会让人上去做成果展示,这时候自己所能依赖的可能只有大家刚才小组讨论时记下要点的一张草稿纸,因此作为展示者
不仅需要在小组讨论时就充分倾听并且理解了同组同学的观点,还要现场组织语言,把小组成员讲的观点进行归纳,再有条理的输出,甚至有学生笑言这任务简直难到要掉头发,最可怕的是这不是一学期一次而是一种日常。
但学生也坦言这样的挑战会
逼迫自己很认真的参加小组讨论,而不敢不懂装懂,浑水摸鱼
。
有时如果有本地的同学语速太快或者用了新单词自己实在没听明白,也会及时请同学再进一步解释,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语言的交际水平和词汇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比自己一个人连蒙带猜的查字典要高效多了。
而当
自己做过很多次展示后,也会发现大家其实都很鼓励人
,并不会因为自己偶尔想不到一个词或者有发音语法的错误而嘲笑自己,也
因此会变得更加自信
。
同样让人头大的还有上课被老师点到回答问题。
很多学生在国内的课堂上即使用母语也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在国外课堂被老师点名时的紧张感可想而知,于是往往站起来沉默良久后说一句Sorry,I don’t know. 自己坐下后心情低落不说,而且也十分影响这门课的平时分数,因为这无疑会被老师认为是课堂参与度低的表现。
但真正让人心疼的是这些学生有时并不是真的对老师的问题一无所知。
困扰他们的除了语言能力外,还有对回答问题这件事的认知差异。
在国内的中学课堂上,即使老师也会提开放性的问题,但许多问题还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推进课堂进度提出的,也往往是具有标准答案的,在相对紧张的教学进度下,
许多学生逐渐学会了对老师的提问意图和对自己要说的话先进行自我评估,如果不确定老师要的是不是这个答案,或者认为自己想到的并不是完整的标准答案的话,很可能会放弃作答,等着老师或者其他更有能力的同学来讲正确答案
。
然而当出国后,首先由于本科课程和中学课程就有很大的差异,除了理科的课程外,
许多文史哲及经管类课程的问题往往都是开放性的,虽然也会和阅读材料及课本主题相关,但真正被看重的往往不是一个正确答案,而是学生进行思辨,并把自己的想法有依据的进行阐述的能力
。
其次,文化上的差异也在课堂上体现出来,中国人往往认为要想清楚再开口,少说总比说错好,因此学生通常要完全考虑清楚了一个问题才能回答。
但我自己在国外念书时发现许多美国同学是只要问题中的一两个点有共鸣,也能从那一两点发散开去侃侃而谈,即使最终没有回答问题本身,也似乎并不在意。
也正因如此,我常常鼓励我的学生即使只能想到一点也要先表达出来,即使语句破碎也要开口说,
因为没有人在期待一个完美的正确答案,大家感兴趣的,和这个课程希望帮助你培养的,正是建构你的想法本身
。
就像英语的定语从句总是先行词那个名词先出来,再后面补充从句慢慢解释一样,如果像汉语一样把定语都先想好了才开始说句子,可能老师已经进入下一个话题了。
小编总结:
杨潇自己作为一个国内国外的双料学霸,现在又任教于广州最好的中学之一,可以说教的都是广州的学霸们,她的感悟很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由于国内外对于学霸的界定和评价标准迥然不同,很多刷题型的国内学霸到了国外因为没有了标准答案,没有了解题技巧,反而变得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方向。
小编有学生就曾经抱怨过“在国外的课堂学不到东西”,原因是老师上课不怎么写板书,一学期下来抄的笔记不足3页,期末作业对着笔记不知道该从何下笔。而国外课堂的精华其实都凝结在了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讨论里了,正如杨潇文章里所说的那样,
没有人在期待一个完美的正确答案,大家感兴趣的和这个课程希望帮助你培养的,正是建构你的想法本身
。
不过任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不是一天形成的,只有平时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分析呈现能力的培养,在课堂融入小组讨论和观点思辨,课后加强学习反思,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对自身学习的有效建构。
-
高中参加北京大学模拟联合国,荣获英文组最佳代表奖;
-
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以几乎满分绩点(3.92/4.0)荣获一等奖学金;
托福考试总分高达112,阅读满分;
-
硕士就读于美国常青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2019年全美排名第三)应用语言学专业,并荣获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
毕业论文荣获学校评定最高等级;
-
毕业论文荣获学校评定最高等级,并收录于国外原版专业图书《English-MediumInstruc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
现为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英语教师,荣获广州市高中英语优秀教学录像课例评选一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比赛并获奖;
全球联校
致力于为中国学生构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引入原版北美中学教程,通过融合原版北美中学课程精华内容与国内中高考新政改革重点内容,为中国学生打造国内外升学双保险课程,提供中国学生真实国外课堂环境和学习模式,满足学生国内中高考升学、入读国际化高中课程、国外顶尖中学留学的三大需求。
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培养自主、自发和自觉学习的能力习惯,为未来国内升学和出国求学同时打下扎实基础,让中国学生和国外学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共享全球优质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