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利芬
感谢您关注王利芬和优米网。从央视制片人&主持人到创办优米网,我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创业历程和每日所思。欢迎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 ·  13 小时前  
湖北省教育厅  ·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集体亮相! ·  13 小时前  
信息平权  ·  总量资本开支反而上调 ·  13 小时前  
小众消息  ·  DeepSeek 对国内互联网巨头的影响 ·  20 小时前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节假期60余次上央视,河南文旅火热开年! ·  23 小时前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  春节假期60余次上央视,河南文旅火热开年!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王利芬

范曾:国学的至美之境

王利芬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9-04-22 19:00

正文


王利芬成长社
读书读人读社会
开启社会上升通道


总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可是范曾先生说中国的哲学一点也不差于西方的哲学,因为中国的哲学从2500年前就已经趋近于成熟,这并不是臆断,更多的事实证明很多西方哲学家都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古典哲学。

 

 

先生曾讲过: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在我们像一座座的崇山,可是这里面烟云缭绕、美不胜收。


所以今天为大家送上范曾先生关于国学之美的一番论述。





范曾:国学是一个横无际涯的汪洋大海。就拿《四库全书》而言,也仅仅是二百多年前乾隆时代,它所归纳的当时的经、史、子、集,就有八万卷。这个八万卷呢,我想是没有一个人能读完,三千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在那抄书,抄了整整十年,才抄出来的书,你说你读完了?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大学者讲能看完《四库全书》的,因为它有八万卷。我选了一下,我选了八百卷,我准备读多少年呢?我准备读三十年。三十年干什么?我告诉诸位,我选了这八百卷,一天我如果讲看十万字,你几十亿字我读一百年也读不完,所以讲《四库全书》有一个图书馆备查的性质。



因为《四库全书》我告诉你,当时乾隆皇帝为了编这个《四库全书》,以皇帝发了个手谕,通令全国的封疆大吏网罗天下的书籍,所有各地的巡抚们用车载、用舟载数千万本书(运)往北京,中间经过风雨丢失的不知道多少,到了纪晓岚他们手,这部分又通过几百个学士来选择,然后经过三千个穷儒来抄。你们不要小看这个穷儒,每一个穷儒到今天都是书法家,那个字的漂亮、规整、没有错误那是难得。


《四库全书》每本书的字体不太一样可是都是正楷,这是一个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件书籍的编纂工作。可是这里面有些书它是不会有的,譬如讲明朝李贽的《焚书》它就不会有的,因为它反对儒学,它怎么会有?以儒学作为整个中国主体文化的一个总编纂,它是不会把这个书选进来的,那么这样的禁书在《四库全书》有一个目录,讲我们这些书没有选进来,可是这个书存在着。



那么《四库全书》这里有经部、史部、集部、子部。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史部除了《二十四史》以外,它还有历代的史家,像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宋代郑樵的《通志》、吕祖谦的《大事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些都纳入史部。


子部就是历代大文人的经典,还有包括什么呢你譬如讲《老子》,譬如讲《墨子》这些书都纳入子部,可是在道家看来这个是重要的经典,所以子部和经部是穿插的。集部更是广泛了,譬如讲文人有《苏东坡集》,苏东坡的苏门四学士晁补之、秦少游、张耒、黄庭坚,这是集部的,各种大文人都有。


佛教难道不是国学吗?当然是,重要的国学!老是说《山海经》上面写,汉明帝忽然做了个梦,讲白马驮经金人入梦,佛教来到中国了。那还很遥远,这是属于一个传说时期,佛教还没到中国。到中国是要到汉代的末年,汉桓帝、汉灵帝的时候,佛学才从西域那一带传过来,公元大概二三世纪的时候海路也传来佛教。



那么最初的佛教它是依附于道教之后,因为什么呢?佛教首先要翻译佛教的经典,可是翻译到相应的词汇,在儒家的经典里找不到,可是在老庄的经典里它可以找到。譬如讲佛家讲空,它在道家经典里找到个无,它翻译起来就有一个相应的一个问题,那么它附于这个道教之后。所以历史上记载汉桓帝、汉灵帝那个时候拜的庙里摆的佛是两尊,一尊是释迦牟尼,一尊是老子。


可是你们要知道人类历史是非常复杂的,印度虽然是佛教的一个祖国,可是到了十三世纪印度基本上没有佛教了,完全被排除掉,印度是印度教,也就是婆罗门教。而十三世纪在中国佛教继续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在中国形成了佛教的最重要的体系,譬如讲最重要的宗派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天台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律宗,这八大教派构成巨大的一个佛学的传统。


这个传统对我们中国来讲实在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国的很多文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佛的,或者讲中国真正的文人都是把儒佛道打通的。



国学是什么?请记住我的七个字——先秦之学的生发,它生长和发展。包括佛学也是先秦之学到了东汉以后,和中国的道教相结合以后,开始翻译经典,那么翻译经典,然后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已经本土化。佛教的本土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有巨大的影响。基本上就是儒、佛、道吧。


我们今天还有很多,我们认为也不可否认的是国学的部分的,譬如讲医学、中国古代的建筑学,这些东西都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我们民族文化的非常了不起的部分的东西。你就拿建筑学来讲,我们所在的北京离现在已经六百年历史了,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像北京这样,还没有建城市的时候,城市规划图非常严密,在上面没有盖房子的时候,明代的地下水的管道之宏伟、之流畅世界上无与伦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