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荒野气象台
人文、旅行、男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王毅:中国人从来不信邪、不怕鬼 ·  8 小时前  
馒头说  ·  给一位中学生的回信 ·  昨天  
人民日报评论  ·  137件行政争议一揽子化解的启示 | 人民时评 ·  2 天前  
CHINADAILY  ·  Z WEEKLY丨Drones: th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荒野气象台

曾经盛极一时的建筑风格,如今被雪藏在角落里

荒野气象台  · 公众号  ·  · 2018-04-14 22:00

正文


各位读者:


最后一批80后,今年已经29岁了。


今天正好跟朋友聊起“29岁危机”这个话题。朋友说,没想到一不小心活到29岁时,竟然觉得自己依然是个孩子。她觉得自己不但没有完全进入一个更新更好的状态,反而时刻面临着被后来人追赶超越的危险,在焦虑和沮丧的双重夹击之下,不知如何是好。不过幸好,后来一次工作上的变动帮助她平稳度过了这个所谓的危机。


这种所谓过时与被淘汰所带来的困扰,其实已经变换着不同的面目纠缠人类很久。并且看上去无法避免,社会的口味不断在变,一度再德高望重的人或事物,都有迅速被冷落的可能。


比如今天想要向你们介绍的粗野主义建筑风格,它曾在1950到1970年代盛极一时,如今早已淡出人们的话题和视野范围,而且在一段时间之内很可能也看不到复兴的迹象。


但是粗野主义作为一种建筑风格,在不同的国家、文明和年代里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有着怎样不同的象征意义?


也许,这些问题比这种风格本身更有意思。


台长

没有任何建筑运动像粗野主义一样具有极端的性感。


对于一些人来说,粗野主义建筑可能代表了简陋与粗糙,但是也有更多人着迷于它原始、坦率的美感。



沃特鲁巴教堂(Wotruba Church)PHOTO - Denis Esakov


如何定义“粗野主义”呢?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这种似乎来自未来的风格一直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粗野主义并不如字面意思一般粗鲁狂野,而是指一种大胆的、实验性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往往将混凝土不加修饰地暴露出来。


粗野主义反对包豪斯主义的优雅和装饰主义的浪漫,国际上对这种风格褒贬不一,但无论如何它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关注。学者们将其定义为一种超越物质期望的全球性现象。


天狼星大厦(Sirius Building)


粗野主义诞生于二战之后,当时非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仍在进行反殖民主义斗争,欧洲和日本正在经历战后的经济复苏。在国家机器高速运转的时代和战后紧张的国际氛围中,粗野主义传达了某种纪念碑式的有力讯号,迅速风靡了城市和周边城镇,将大学、政府大楼、博物馆等建筑变为一个个混凝土方块。



香川县政府大楼(Government building of Kagawa) PHOTO - Kentaro Tsukuba


在东非最繁忙的购物区之一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Dar es Salaam, Tanzania)的卡利亚寇市场(Kariakoo Market)大厅内,当地摊贩在里面出售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服装以及纪念品,这里曾是该地区城市发展的象征。大厅被高耸的混凝土穹顶所覆盖,这些漏斗状的天花板显露着粗砺的线条。在非洲这片干旱的土地上,这样的设计可以用于收集雨水。



卡利亚寇市场(Market hall in Karlakoo)


这栋建筑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刚好是距离坦桑尼亚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十年后。非洲的第一家建筑工作室领导设计了卡利亚寇市场后,越来越多粗野主义建筑出现在非洲的城镇中。不过,尽管这种风格几乎代表了热带地区的现代主义,当地政府却无心维护这些建筑,更不用说将其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了。


对于坦桑尼亚和其他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如肯尼亚、加纳和赞比亚以及中东和南亚地区而言,虽然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还没有从殖民主义的阴影中完全独立,颇具地方特色的粗野主义建筑却让当地的街区从英式和法式建筑中解放了出来,也影响了几代非洲年轻人的审美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和思想的独立比经济和政治独立更加重要。



拉斯酒店(Hotel Rus) PHOTO - Konstantin Antipin


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各个中东国家看到了粗野主义风格城市的价值。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伊朗刚刚实行过全国性的改革,经济实力获得了飞跃性的提高,恰好此时又赶上了中东石油大发现的机遇,为了追忆曾经辉煌而强大的波斯帝国,伊朗王室于1971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典礼,以庆祝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


设拉子大学(University of Shiraz) PHOTO - Hamid Reza Bani


典礼邀请了各国王室成员和政府首脑,郭沫若也受邀出席。为庆典锦上添花的是伊朗设拉子大学(University of Shiraz)也有一栋新建筑落成,建筑师被要求结合美国大学建筑的风潮,将当地的宗教特色融入进粗野主义风格中,这栋建筑也成为了伊朗在文化上曾经开放、包容的证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