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周冠宇加入法拉利F1车队担任储备车手 ·  昨天  
半佛仙人  ·  《射雕:侠之大者》给我看笑疯了 ·  4 天前  
新世相  ·  忘了接财神的人,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深度工作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4-07-13 16:45

正文

作 者:张丽俊

来 源:张丽俊

(ID:zhanglijunCheery)


工作这些年来,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有一些人,看似非常努力,每天从早忙到晚,但他的工作产出却很低,成长速度也低于预期。


为什么?究其原因,是他的工作方式出了问题。整天忙于琐碎的事情,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难以创造大的价值。


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一书中说, 要达到个人巅峰的产出效率,需要长时间、无干扰地高度专注于单一任务,即“深度工作”。


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就是深度工作。


决定价值的,是工作的深度


不妨复盘一下,你是怎么过一天的?

早上到了办公室后,打开电脑、洗杯子、上厕所、刷微博。半个小时过去了,刚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了,又突然被叫去参加一个会议。

参加完会议,工作没几分钟,一封紧急进来的邮件或者同事突如其来的协同要求,让你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总是被打断,总是在各类工作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协作中不断切换注意力。


一整天下来,明明自己累得半死,好像做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做。


于是,你有点愧疚地自问:时间都去哪了?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作者认为: 类似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叫做“浮浅工作”。


这些工作价值有限,且容易复制。长期干这些浮浅工作会让人感觉每天很忙碌,但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也无法产出有价值的成果。


真正决定工作价值的,从来不是这些琐碎的浮浅工作,而是深度工作。


什么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是指在没有干扰的专注下进行的工作,它可以把你的认知能力推向极限,最终得到具有创造性和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我曾经看过一期刘润老师和樊登老师的直播对谈。


樊登老师说:在公司,我们非常倡导一个词,叫做“沉浸者”。一个人要想变得不一样,就必须沉浸在一件事情里面,必须去思考和钻研……


在我看来,所谓的“沉浸者”,就是深度工作的表现。


心理学上有一个“心流”的概念,意思是说,当你做全神贯注、沉浸式地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外界的干扰好像被你屏蔽了,你处于物我两忘的状态,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在这种状态下,你会经历高度的兴奋和满足感,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在职场上, 苦劳不等于功劳,忙碌也不代表着生产力,低质量的勤奋远比懒惰更为可怕,不要为了追求更多数量上的成果,而忽略了深度工作的重要性。


你深度工作的时长和质量,决定了你的价值。


4个方法,让你深度工作

那么,如何践行深度工作呢?给你分享四个方法:


1. 通盘思考,要事当先


深度工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作技能,它的本质,是深度思考。


你要深度思考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思考你有限的精力该投于何处。


因为,人的大脑在工作中会本能地遵循“最小阻力原则”,即先处理简单的小事情,而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后。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没有价值的小事上耗费太大的心力和脑力,你就没有精力去处理那些高价值的重要的事情了。


所以,你要有通盘思考,要明白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要事当先。


我建议你写一下TDL (待办事项列表) ,从而分清楚哪些是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按优先级排序,将最多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2. 价值驱动,合理分配时间


当然,并不是说,那些必要的琐事就不要去干了,而是你要以价值为驱动,合理分配时间。


《深度工作》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深度哲学”: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特性,以不同的方式分配时间。


书中介绍了以下4种“深度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 在某个明确的时间段内,排除掉一切琐事的干扰,全身心地沉浸入工作中。

双峰哲学: 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一部分用于深度工作,另一部分处理其他琐事。

节奏哲学: 养成固定的工作习惯,保持一定的节奏,在某个时间段内深度工作。

新闻记者哲学: 像新闻记者一样,迅速从低强度的任务切换为深度工作。


这四种深度哲学都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适应人群。


比如,你是一个管理者,那么你可能会选择的是节奏哲学,工作中有稳定的管理节奏,并养成有益的深层工作习惯。


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哲学,合理分配时间,是进入深度工作的开始。


3. 聚焦目标,训练工作中“有意注意”


想要深度工作,关键在于把心力集中,沉下心做事情。


怎么做到这些? 你首先要聚焦在重要的目标上。 “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


然后,你要训练工作中的“有意注意”。


什么是“有意注意”?这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工作中,刻意地、有意图地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对工作保持极致专注,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环节,这种将意识高度集中的做法叫做“有意注意”。


当你养成了“有意注意”的习惯,就能避免在工作中出现分心,不仅能大大减少差错和失误,而且当问题出现时,也能马上抓住其核心并加以解决。


专注地做一件事,胜过敷衍地做很多事。


4. 摈弃浮浅,养成习惯


摈弃浮浅,意味着你要不断追问自己:时间有限,是选择深度工作方式还是浮浅工作方式?


不要让无意义的“垃圾快乐”,占据了你的时间,透支了你的精力,而是要把工作当成一场修行,克制欲望,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


比如,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学会主动休息,让注意力得到有效复原。


再比如,给工作时间设置一个Deadline,告别拖延症。


埃隆·马斯克曾提出过一个时间拳击的说法。


所谓时间拳击,就是要给具体的工作限定时间。譬如要求自己A任务在30分钟内完成,B任务必须要在25分钟内完成。


用时间拳击给每项任务安排最少的时间,这样就能让你随时处于Deadline的情况,保持最高的效率。


习惯是一种力量,它会影响你,重塑你,给你带来回 报。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是深度工作。如何做到深度工作? 你要通盘思考,做到要事当先;以价值为驱动,合理分配时间; 聚焦目标,在工作中保持专注力;摈弃浮浅,养成好的工作习惯。


好文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