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北京文艺活动信息邮件组“elvita威生活便签”,内容包括音乐演出,戏剧,艺术电影,纪录片,展览,现代舞,讲座沙龙等活动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纪法指引  ·  【镜鉴】田蓉,任上被查! ·  23 小时前  
人民日报评论  ·  锚定目标任务 保持攻坚劲头 | 今日谈 ·  昨天  
西藏发布  ·  注意!西藏一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6.24-8.20 林东鹏:碎片时代 | 宋红权:云 @前波画廊

elvita威的生活便签  · 公众号  ·  · 2017-06-30 12:15

正文


林东鹏:碎片时代

展览时间:2017年6月24日 – 8月20日

地点:北京前波画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D座

联系电话: + 86 (10) 51273298


- 碎片时代 -


前波画廊北京荣幸地宣布林东鹏的个展《碎片时代》于2017年6月24日已开幕。林东鹏1978年出生于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主修艺术,之后于2004年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此次展览由陈畅策划,也是这位香港的杰出艺术家在北京的首次个展。


《碎片时代》包括了一系列的物品、手稿、绘画和装置作品,此次展览上观众得以一窥艺术家别有深意的作品,这些作品也越来越与林东鹏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分裂的自我”是林东鹏一直以来在持续探究的主题,他认为每个人同时都拥有着不同的身份,有时它们和谐共存,而有时却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内在的分裂其实也隐喻着当代的社会状态,用来描述香港尤为显得妥帖,这座城市和大陆之间的焦虑关系造就了一个政治分裂的群体。


Being disappeared– Disappeared Hong Kong Art (3) 被消失 - 消失的香港艺术(三), 2013


此次展览中最重要的作品《消失的香港艺术(三)》是一组被锯碎的玻璃钢材质的大碗,这些碎片散落在画廊的院子里。这些碗原本是香港当地艺术家公共艺术展中的一件作品。但是开幕当天由于项目负责人与场馆方面产生的分歧,这个展览仅仅持续了24小时,之后被迅速撤展。这次出人意料的沟通崩溃对林东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戏剧化的经过,一方面对双方各不相让的态度感到惊讶,但另一方面又体会到他们各自双方的苦衷,这令他直接感受到了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When the time comes – A group of landscape  works from The Curiosity Box 当时刻来临 - 《好奇盒里一些关于风景的创作 , 2013


展览的其它作品中,林东鹏试图探索自己生活中的多重身份:艺术家、研究者、父亲等。2013年在纽约参加一个艺术家驻地项目时,林东鹏把自己的公寓变成了一个生活、艺术创作、档案收集以及社交的共享空间。随后他在美国旧金山的展览《好奇匣》中继续这种尝试,他把一个公共空间变成了一个半私人的工作室。在2015年,林东鹏在香港延续了这个系列,创作了《好奇匣香港——做客家乡》。他在自己的城市中扮成了一个游客的身份,在一家酒店住了六周,把整个酒店的一边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工作室,其中每个房间都变成了一个不断演变的小型展览。


Diary 20170605 日记 20170605, 2017


《碎片时代》展示了林东鹏的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作,都是根据他在纽约和香港生活的体验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日记 20150605》是将其旅行日记的一篇放大到画布上;《景仍看俏》里有两张印着棕榈树的中国邮票,邮票前有一个迷你人偶坐在常见的地产标语“景仍看俏”上。这个组合类似一个迷你的广告牌宣传,留给观众一个遐想的空间来猜测这个广告到底在推销什么。从林东鹏的作品中可以明显体会到其刨根问底、极具讽刺和幽默的个性,无论作品尺寸大小都展示了一种魅力。由于艺术家邀请观者来探索他内心如碎片般的想法,因而我们也能感受到作品中柔软脆弱的一面。然而,纵观展览,展厅和院子里的所有作品渐渐合而为一,四处萦绕着其创作过程所围绕的鲜明意识。


现场图





宋红权:云

展览时间:2017年6月24日 – 8月20日

地点:北京前波画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红一号D座

联系电话: + 86 (10) 51273298


- -


前波画廊荣幸地宣布《宋红权:云》于2017年6月24日在北京已开幕。宋红权于1978年出生在河北农村,父亲是当地著名的石雕匠,小时候他常常在地里劳作,这些早年的生活经历都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他主要以大理石等石材作为其艺术的表达方式,而大自然中的天然形态成为了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他是中国少有的在学院系统外成熟的艺术家,这也恰恰阐释了其创作中那份独特的纯净。


Cloud 004 云 004, 2016


宋红权在2011年的作品《后石器时代》中用石材凿刻出一组逼真的石雕工具,首次展现了其卓越的石雕技艺。宋红权以此向石雕的历史和这一手艺致敬,展示了他成为石雕匠后继者的资质。虽然没有完全摒弃这一创作理念,他于2013年在前波画廊展出的另一重要系列作品《单位》由晶莹剔透的汉白玉制成,但复制的并非人工制品,而是自然界中的形态,具体来说是他系统收集而来的各类种子。当这些种子,包括那些用肉眼几乎看不到的,被放大几十倍或几百倍、并用大理石展示出来后,惊人地显现出了与人体形态的相似之处。宋红权并没有接触过20世纪的现代雕塑,但作品中却不经意地显示出他作为生物形态主义的实践者,这也是20世纪现代雕塑的重要特点。



Cloud 005 云 005, 2016


在《云》的系列中,宋红权从另一种自然元素——竹黄中寻找到灵感。竹黄一般生于衰败或即将衰败的竹林中的竹竿上,在印度的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和传统中医领域被广泛运用,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昏迷及中风。宋红权信奉中医,每次从曲阳回北京的途中,他总会在河北安国市逗留,去逛当地的中药市场和安国中药文化博物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