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2
月
29
日
来源:正和岛
作者:正和岛综编
12
月
28
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民法院将依法再审顾雏军案等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
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这无疑是一则重磅利好消息!让他们又一次更加真切的体会到政府利用司法力量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产权的决心。
今天上午,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消息,人民法院将依法再审张文中案,顾雏军案,李美兰与陈家荣、许荣华案等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
其中两起将由最高法直接提审。
一时之间,这则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
这几起案件,都是围绕着民营企业家的产权转让而起,有的还牵涉到地方政府在与民营企业出现产权纠纷后,市场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是否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行使职能的问题。
因此,
这三起案件的再审,不仅关系到案件当事人是否能得到公正的待遇,更将对类似案件产生标杆性的示范意义,对于促进民营经济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民营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然成为支撑
“
国民经济大厦
”
的一根重要的支柱。但在民企发展过程中,如何按照市场公平原则,尊重民营企业产权,一直是一个未能妥善解决好的问题,特别是在与国有资本发生产权纠纷时,民营企业更是处处受肘。
中央发话
要
“
集中攻坚久拖不决的案件
”
经过近
40
年的飞速发展,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就制度而言,其实就是产权不断明晰、产权制度不断进步的过程。
当然,从经济增长潜力的角度看,中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产权保护现状还远不尽如人意。而这个现状,也正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下称《意见》)颁行的重要背景。
《意见》颁行一年多来,作为这个
“
意见
”
重要标志的
“
两个一批
”
(即
“
坚持有错必纠,抓紧甄别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剖析一批侵害产权的案例
”
)工作仍待向前推进。
▲
国务院: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尽快突破,取信于民
正如
11
月
22
日召开的以听取依法保护产权工作汇报为主题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敦促的那样:
“
要抓住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案件开展集中攻坚,推动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尽快取得突破,以纠错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
,
“
以更有效的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立恒心增信心
”
。
上述敦促要
“
开展集中攻坚
”
的所谓
“
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案件
”
中,又以顾雏军案最受关注。
题图为▲
2012
年
9
月
14
日,刚刚出狱的顾雏军在北京北四环安徽大厦召开记者会,宣传自己无罪
几年来、尤其是《意见》颁行以来,已进入司法程序、但早已过了法定审理期限的顾雏军案,已成为
“
两个一批
”
是否落实的标志性案件。对这个案件,投资界、工商界和企业界始终予以密切关注,并将其视为
“
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尽快取得突破
”
的标志。
“
一个案例的影响力不亚于一沓文件
”
对产权的保护,是现代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现代国家得以有效治理的前提。正因如此,中央也一直在努力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以打消企业家对财产权的焦虑。
日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参加
“2017-2018
中国经济年会
”
时强调要
“
落实保护产权的政策
”
,他直言
“
中央对此已经专门出台文件,现在需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
总书记强调要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因为一个案例的影响力可能不亚于一沓文件
”
。
中央强调要
“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
”
,杨伟民分析称,我国主要有三大市场主体,分别是国企、民企、外企,三者各自都面临一些影响活力的体制机制问题。
对国企来说,国资改革要按照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新要求完善国企国资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同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结构。
对民企来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首次出现在党的报告当中,体现了中央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立场和态度。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最主要的是落实保护产权的政策,在市场准入方面,要全面实施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对民企的提示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
对外企来说,要在对方开放上做工作。
民企发展的定心丸:
靠政府,更靠自己
在
11
月
22
日召开的以听取依法保护产权工作汇报为主题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
依法保护产权工作
”
被总理称之为
“
关乎战略全局至关重要的大事
”
。
总理指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要向全社会发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用更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恒心信心!
他特别指示,
“
要用更有力更有效的产权保护,增进市场主体投资创业信心,提升广大群众和企业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说白了,
民营企业家最大的不安,就是来自对财产权的不安,他们需要一个定心丸。而这正是中央给到企业家的一粒强效
“
定心丸
”
。
说到
“
定心丸
”
,今年
8
月
秦朔
的一篇文章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
定心丸不是靠什么背景、或者有什么颜色获得的,
只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诚信经营,守法经营,
人人都应该过得太平,干得有劲,睡得安枕。
”
从经济角度看,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根本上要靠企业不断提高效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坚持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竞争,坚持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完善产权保护等激励性的制度,才能确保企业有动力、有压力不断去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让中国经济不仅规模大起来,而且竞争力强起来。
从企业家的角度看,定心丸来自对大环境和自己两方面都充满信心。郭广昌
2014
年在《中国企业家》杂志发表文章《人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的》,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谈了他对民企发展的看法。
一方面,
“
你要相信你这个企业只要自己没有犯错误,没有乱来,政府不会整你。很多人不信这一点,我们是信的。很多人跟我说,企业做得再好,政府要整你,要你死是很容易。我当时就问他一句话,我做得好好的,政府为什么要让我死?这跟改革开放的价值观不一致啊。所以从大的方向上我一是相信中国的未来经济看好,二是相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