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智学堂
未来的创造者,从这里起步。开智学堂是一个学习社区,在这里你可以与小伙伴一起学习编程和写作等21世纪人才所需的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开智学堂

我愿花一生时间探求芒格的智慧

开智学堂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6-03 23: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知道《穷查理宝典》的人众多,但读懂的人不多;学习查理·芒格的人不少,但真正学到的人没几个。成甲,是这少数中的佼佼者。现在,他将花费 5 年时间研究得来的查理·芒格的智慧和底层认知的全貌说与你听……

前几天,我的好朋友问我:如果阿拉丁神灯允许你在智慧和钱里面选一个,你选哪个?

我说:当然是钱啊~智慧我已经有了。

我把朋友这个问题当笑谈,因为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不存在的伪命题: 智慧和钱不应当是一个并列的平行选项,而是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

假设一定要强行把这两个放一起选……

其实,也不需要阿拉丁神灯,在生活中,我们每一天都在做这样的选择: 智慧和钱,你选哪一个?

在真实世界里,我的行动早就给出了答案: 追求智慧。 而在追求智慧的路上,我愿意花一生的时间来探求芒格的智慧。

智慧有很多,很多人的思考都给了我启发。但是过去几年,研究查理·芒格的智慧给我带来的乐趣和收获最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他的智慧能够完美地融合我学习的其他知识,并且放大这些知识的价值,让我受益良多。

由于我自己在芒格这里受益良多,所以总在不同场合向人们推荐《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但是我经常获得的反馈是——没大看懂。

回过头来想,我在第一次接触《穷查理宝典》的时候,其实也没有这么深的感受——那时候,我好像能够隐隐感受到很多道理,但它们又似乎离我太遥远。

不过,幸运的是,我没有因此放弃这本书,相反,我看完之后就决心花时间把没看懂的地方弄明白。

所以,过去 5 年的时间里,我买了好多不同版本的《穷查理宝典》——办公室一本、卧室一本、车里一本……总之,我经常出没的地方都放一本,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有时遇到问题也主动去书里找答案: 如果是芒格,他会怎么做?

读得越多,研究得越多,我就越入迷。

不是因为他的理论很高深,恰恰相反,我入迷的地方在于: 他的方法是如此清晰而理所应当,可是为什么过去我一直没有意识到?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1. 《穷查理宝典》收录的演讲和文章是芒格在不同时期、面向不同对象发表的——很多观点散落其间,不容易串成系统;

  2. 芒格的演讲信息密度极大,需要丰富的背景知识做铺垫,否则就会出现“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窘境;

  3. 有人觉得《穷查理宝典》讲的大道理很多,但具体实操的方法很少。正如罗振宇老师说的:鸡汤,就是端来一碗营养丰富的浓汤但没给勺子。

这些问题,我也都感受到了。

可如何解决,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只能用最笨的方法: 死磕。

所以,过去几年——

  1. 我把芒格书中提到的各种跨学科概念,一一查询、仔细研究,直到自己弄明白;

  2. 我陆陆续续把芒格在演讲中提及的书籍买来读,了解相关人物和观点的全貌;

  3. 我还找来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传纪,对比着《穷查理宝典》的内容进行研究——这些辅助材料给我提供了很多丰富的背景信息,让我更能理解芒格演讲的背景和他想要说明的事情;

  4. 我把芒格在不同演讲中对同一个问题的阐述进行了归纳总结,尽可能把他们串成一个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芒格的智慧、世界观、价值观越来越让我钦佩,我的受益也越来越多,可以说, 过去 5 年对芒格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在研读芒格的过程中,受益无穷。

最大的收益是底层认知的升级。 底层认知能让你关注事情的原理和规律,而非停留在表面;能让你花少的时间去获得别人十年得来的经验知识,而非停留在长时间的低水平勤奋中;能让你在逆势而上,后发制人,而非苦苦追赶,望人项背。

希望你也可以随我一同探求芒格的智慧。

END

逃离世界关注 阅读一流经典
专注输出创作 品鉴优秀作品

成为终身学习者,预约开智部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