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原油市场有三件大事:一是叙利亚地区的化学武器事件。4月7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东古塔地区杜马镇发生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目前局势非常紧张,13号晚上美英法已经导弹袭击利比亚。二是伊朗核协议。特朗普将5月12日定为修改伊核协议的最后期限,并扬言如果届时没有令他满意的修改方案,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三是OPEC年中会议,OPEC组织将于2018年6月22日在维也纳召开会议,讨论19年的产量策略。
叙利亚原油产量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从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叙利亚的局势不会出现明显的恶化。普京大帝参与叙利亚战争的目标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声望,不是为了送死。另外,俄国人在外交冲突中事前高调,事发沉默的情况我见多了,从帝俄到苏联再到普京,这是传统。巴沙尔政权不会被消灭,特朗普轰炸的目标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声望,摆脱通俄门,而不是消灭所谓的独裁者。不过,如果美国真有战略目标的话,那就是将伊朗人从黎巴嫩和叙利亚赶出去,最少削弱其影响。这关乎到美国在中东两大支柱以色列和沙特的核心利益。
这三件大事其中尤以伊朗核协议为重。
伊朗核协议,前身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2015年7月14日在伊朗、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之间达成。这一协议限制了伊朗发展核武器的速度,西方也由此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恢复包括石油交易等贸易往来。
伊核全面协议达成实质上讲就是一桩「政治交易」,各自都从中得到好处。美国通过核全面协议限制伊朗发展核力量的计划,打击伊朗在中东称霸的野心,从而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诉求。对于伊朗而言,结束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和孤立,对于缓和伊朗国内社会民生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对于中国、欧盟、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国家而言,核全面协议不仅降低了爆发战争的风险,而且还增加与伊朗经贸往来的机会。
伊核协议签订客观上提高了伊朗在中东的地位,美伊关系得到改善和缓和,从而引发美国在中东盟友的不安。
以色列在核协议签订后,对中东地区形势倍感担忧,其与美国的关系出现转变。沙特阿拉伯同样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试图联合海湾国家、土耳其、埃及和巴基斯坦组成反什叶派联盟。
沙特还支持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并直接介入也门乱局,向伊朗展示自己维护海湾霸主地位的决心。
但是特朗普对伊朗核协议非常不满,主要集中在三点:协议未能涉及伊朗弹道导弹研发问题;国际核查人员不能进入伊朗军事设施;协议对伊朗核活动只能限制10年。特朗普上台后,在中东政策方面一大变化是强烈反对伊朗。特朗普将5月12日定为修改伊核协议的最后期限,并扬言如果届时没有令他满意的修改方案,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好消息是欧盟不想退出协议。
伊朗是全球原油重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今年3月份产量在380万桶/天,原油出口量在220万桶/天。如果伊朗核协议被作废,伊朗的原油再次被禁止出口。那伊朗的原油出口量将回到2012下半年-2015年被制裁时候的水平,全球原油供应量将下降100万桶/天左右。这将对原油市场形成实质性的冲击。
根据我们的估计,目前全球立刻能动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在380万桶/天,如果考虑页岩油3-6个月的动用期,全球原油市场能够吸收这个冲击,但是短期原油价格面临大涨的可能。
综上所述,二季度原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很大,建议配置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新奥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