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8 年末或是 2019 年一季度生活在中国的普通人类,大概不会想到面前缓缓铺开的新的一年这么困难。
2019 年初,在源码资本的组织下,我有幸和「中国巨债」的作者刘海影交流。彼时彼刻,国内市场一路上涨,上证指数逼近 3300 点,普通人挺容易乐观的。但刘海影很冷静地给出了悲观的判断,几个季度过去,他的预测可以说「神准」。
毕竟,直到现在,上证指数还在和 3100 点缠斗,而天天被官媒挖苦的美利坚,还在不停创下新高。
那么,这一年有没有什么惊喜呢?我觉得拼多多算一个。
-
我常提到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说它可以写入商学院教科书;但实际上,「百亿补贴」只有很短的历史。
「百亿补贴」在 2019 年 6 月才推出,最初只是为 618 准备的一个短期活动。据说连拼多多自己人都没意识到,这个活动一做就做了两百多天。
拼多多的小伙伴还告诉我,「百亿补贴」光是补贴在苹果设备上就超过了十亿,从 2019 年 6 月开始已经扎扎实实补贴了几十亿。如果没记错的话,2019 年二季度这个时间点,也是拼多多开始获取大量优质用户时候。不管是买卫生纸还是买水果还是买小零食,我周围的朋友们用拼多多的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我也用上了。
拼多多的高层曾在电话会表示,通过补贴获得的用户,后续的转化数据非常好。这与很多批评人士的看法相左,但也说明拼多多对持续投入的决心很大。从我对朋友们的观察和个人的实际体会来看,确实没必要担心「补贴停了用户不来了」「没有补贴用户不买了」。大部分批评拼多多的人,可能都没用过拼多多。
-
过去一年,拼多多带来的第一个惊喜是快乐。我自己开公司以后,就没那么喜欢网购了,除了在 Kindle 买书,每年在其他网站加起来下的订单不超过十个。自从用上拼多多,闲暇时间基本上都交给它;看见啥都想买,之前两年没买衣服也被拼多多破功了。最多的一天,我在拼多多下了十几个订单,每个订单点个两三下就付钱了,产品做得不要太流畅。
拼多多带来的第二个惊喜是品质。从买纸开始用拼多多,潜意识里还是只敢买便宜的东西。但在接触「百亿补贴」之后,对产品品质更有信心。到现在,我的鞋子、裤子、衣服全在拼多多网购,还安利了好几个朋友双十一抢 iPhone 11(不买就等下一代吧,没有哪里会比拼多多便宜)。
我在百度工作时,公司倡导「简单可依赖」,这五个字也刚好符合「百亿补贴」的特质。
拼多多带来的第三个惊喜,是模式。卖 iPhone,就是比官网便宜大几百块;卖别的,也是简单粗暴直接补贴。老练的生意人,往往忍不住问一句:这样……也行?拼多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样真行。如今这家公司市值逼近五百亿美金。拼多多的成长,已经引发了零售行业、高端制造行业许多人的思考;也促使我思考了很多新问题。
-
马上就是春节,谢谢拼多多带来的思考和惊喜,希望「百亿补贴」能在未来的一年里惠及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