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发布2024/25乐季,以“三生万物”为主题,包含106场演出,多元化的艺术项目和活动。乐季开幕呈现硬核表现,包括歌剧、音乐会等。乐团的十五年的发展展现了其品质意识、音色传统和文化默契的形成。新乐季特别聚焦两位艺术家,并开启超过15场的国内外巡演。同时,乐团推动中国作品委约和演出,并开展跨界和轻松的音乐活动。新乐季还将推出“精致小交”板块,系统性开展室内乐团及小型乐团曲目的挖掘、编排和演出。
乐团在乐季开幕中展现了硬核表现,包括歌剧、音乐会等。新乐季有特别聚焦的艺术家,并计划开启超过15场的国内外巡演。此外,乐团也推动中国作品的委约和演出,开展跨界和轻松的音乐活动。
乐团经历了十五年的有机生长,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实力和清新的形象。目前乐团的社会影响和品牌价值正在不断提升。
新乐季将推出“精致小交”板块,系统性开展室内乐团及小型乐团曲目的挖掘、编排和演出。此外,还有跨界和轻松的音乐活动,如交响乐剧、视听音乐会等。
9月3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发布2024/25乐季
。新乐季以
“三生万物”
为主题,汇聚全球大师名家,大戏好戏轮番登台,多达
106场
的演出共包含11部51场歌剧、21套39场交响乐音乐会、3套5场室内乐团音乐会、9套11场室内重奏音乐会,此外还有多次国内外巡演,以及更加多元、逐渐升级的教育项目和艺术活动,继续从总体量、含金量、多元性等方面凸显其作为中国音乐生活重要引领者的气概和作为。
今年的乐季开幕尤显“硬核”。歌剧方面,乐团在音乐总监吕嘉带领下倾力演绎瓦格纳
《指环》之《莱茵的黄金》
,开启为期两年的全本
《指环》计划
。音乐会方面,9月7-8日,指挥家
马库斯·史坦兹
将执棒开幕音乐会,呈现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与格拉纳特
《狂热》
的中国首演,钢琴家
王致仁
也将首秀乐团并带来
理查·施特劳斯
炫技和难得一见的
钢琴协奏曲
。同样硬核的还有九月的多场演出:
汉努·林图
指挥斯克里亚宾的
《狂喜之诗》
、
吕嘉
执棒
布鲁克纳
《第四交响曲》
、
张昊辰
和乐团首次室内乐合作演绎
梅西安
传奇性的
《时间终结四重奏》
,开幕月堪称场场精彩纷呈,令人难以取舍。
2024年是国家大剧院
“一院三址”新格局
开启元年,伴随剧院发展而稳步成长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将在2024/25乐季迎来其
十五年生日
。
“三生万物”
源自中国古代经典《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总结了宇宙万物由少及多、由简至复,但又始终抱元守一、循道而行的发展规律。
在总经理
任小珑
看来,乐团发展同样遵循这一规律。
“十五年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从无到有,经历了‘从一到三’‘羽化成蝶’的时刻,终于形成当前的规模、实力、水准和文化。对乐团来说,站在这道‘三生万物’的门槛时,我们看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看到了新起点上更大的责任,看到了亲手将万物变得更加繁盛的机会。为此,乐团必须要用音乐去讲更多更好的故事,更加严格地坚守艺术标准,更具想象地拓展艺术创意,带给观众真正比肩世界的音乐生活体验,满足观众对中国交响乐事业的更高期待。”
音乐总监吕嘉
认为十五年的发展犹如一把精准的尺子,见证了乐团从白纸般的开端,经过不断探索历练而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品质意识、音色传统、文化默契的过程,而他和乐团携手走过的十五年是一条
“从无到有、从稚嫩到茁壮、从懵懂到笃定而不断蜕变的路,也是一条始终初心不改、循道而行而行稳致远的路。”
因此,吕嘉也把站在十五年历史节点上的2024/25乐季看做
“过去和未来的重要交汇点”
,并同定义事物特定发展阶段的‘三生万物’这个词之间,形成了奇妙的共鸣。
发布会现场嘉宾: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总经理任小珑(左二)、作曲家郭文景(右二)、乐团节目运营组长汤宁(左一)、乐团首席李喆(右一)
在乐迷翘首以待中,最新发布的乐季阵容格外抢眼,音乐厅舞台上的
12位客席指挥家、40位客席艺术家
密集亮相,群星璀璨。刚从纽约爱乐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卸任音乐总监的
梵志登
、芬兰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
汉努·林图
、曾任马赛歌剧院音乐总监9年之久的
劳伦斯·福斯特
将牵手乐团,演绎贝多芬、西贝柳斯、舒曼、斯克里亚宾、肖斯塔科维奇经典之作。指挥大家
马库斯·史坦兹、郑明勋、张弦
与乐团再续前缘,钢琴家
郎朗
、大提琴家
扬·沃格勒
、小提琴家
宁峰
、男中音歌唱家
沈洋
重磅加盟,频频上演佳作。2023年柴科夫斯基大赛铜管组冠军、小号演奏家
谢苗·萨洛玛尼科夫
,以钢琴家和作曲家双重身份活跃世界舞台的
陶康瑞
,包揽三大洲顶尖赛事冠军的古典吉他演奏家
苏萌
,近年来崭露头角的
王致仁
、
鞠小夫
等初次合作的青春新面孔同样值得关注。
本乐季特别聚焦两位艺术家:钢琴家
张昊辰
与作曲家
郭文景
。张昊辰以6场音乐会倾力担当本乐季
驻院艺术家
,与吕嘉携手
李斯特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
,与黄屹呈现
拉赫玛尼诺夫全部五首钢琴协奏曲
“马拉松音乐会”
,并携乐团踏上中国巡演。郭文景的
焦点作曲家
计划横跨两乐季。2024/25乐季将听到
唐俊乔
演奏的郭文景竹笛协奏曲
《野火》
、
胡许愿
演奏的郭文景筝与乐队作品
《春望》
,以及
《中国民歌组曲》
。下个乐季则将见证他的两部新作收获:歌剧
《红高粱》
及
以中国新诗为主题的交响作品
。
除了两位焦点艺术家,乐团的老朋友
郎朗
也将在本乐季重磅回归。明年5月,郎朗将以特别策划的
“郎朗音乐周”
,亮相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各处剧场。音乐周里,郎朗将上演独奏会,带来大师课,并将携手吕嘉和乐团上演两场音乐会,倾情弹奏
拉威尔《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圣-桑《第二号钢琴协奏曲》
两首法国钢琴协奏曲,而吕嘉和乐团也将同场带来精彩的法国作品: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及难得一见的
迪蒂耶第一号交响曲。
新的乐季里,乐团还将开启
超过15场的国内外巡演
。其中,2025年3月29日,乐团将在
吕嘉
带领下,携手歌唱家
宋元明
、钢琴家
张昊辰
,首登享有盛誉的
香港艺术节
,并为第53届香港艺术节做闭幕演出。2025年8月,乐团还将携手指挥家
郑明勋
、钢琴家
刘晓禹
展开欧洲巡演,亮相
英国爱丁堡艺术节、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德国汉堡易北河爱乐大厅等欧洲顶流舞台
,也标准着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迈开坚实步伐正式回归国际舞台。
“吕布”收官、巴黎乐事、多面“肖”像
琳琅满目全景图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乐季素来以其精彩的策划著称,今年的新乐季似乎在曲目的丰富度、多元性上更上层楼,大有
“横看成岭侧成峰”
的琳琅满目、应接不暇之感。对观众来说,无论你喜欢什么风格、什么时代、什么作曲家,似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作品。
凭借其深厚功力和精妙诠释,吕嘉与乐团通过历时近四年的
布鲁克纳交响曲系列
,从无数乐迷口中收获了
“吕布”
的美称。而作为整个系列的收官之作,九月即将上演的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浪漫”也深受广大“吕布”迷们的关注。在全球性的
布鲁克纳诞辰200周年纪念
中,吕嘉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这套布鲁克纳九部交响曲唱片终于将在
今年年底
全面问世,不光是乐团艺术征程的重要里程碑,也堪称中国乃至亚洲交响乐界的壮举。
尽管录音尚未完结,但此事早已受到国际业界高度关注,著名古典唱片评论网站MusicWeb(www.musicweb-international.com)近日就此发布长篇评论并予以高度评价。评论家拉尔夫·摩尔(Ralph Moore)激动地表示
“这是我听过的最令人信服的布鲁克纳交响曲之一,我毫不犹豫地推荐这些录音”
(I have no hesitation in recommending these performances as some of the most compelling accounts of Bruckner’s symphonies I have encountered ),称赞其音乐风格
“宏伟和庄严”
(monumental and majestic),
“演出宏大、敏感、演奏精美,录音工程上无懈可击”
( these performances are grand, sensitive, exquisitely played, and flawlessly engineered),展现出
“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
(a high level of technical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
已录制发行的唱片布鲁克纳第一、二、三、七、八、九交响曲
布鲁克纳之后,
莫扎特晚期五部标题交响曲
则将成为吕嘉和乐团演奏和录音征程的新方向。为此,从莫扎特的
第31号“巴黎”
和
第38号“布拉格”
开始,前几年因疫情搁置的莫扎特晚期五部标题交响曲演出和录制计划也将重启。同时,吕嘉还将在明年六月首次挥棒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一部交响诗,配器宏大、气势磅礴的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今年还恰逢普契尼逝世一百周年,吕嘉及乐团将与
夏侯金旭
、
顾文梦
及国家大剧院多位歌唱家联袂带来两场
普契尼咏叹调之夜
,全景展示作曲家
12部歌剧经典
。
今年适逢
中法建交60年
,
中法文化交流
也自然是今年文化艺术界的热点话题。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新乐季的
“时代先河”
版块也将聚焦20世纪风云激荡、先锋交汇的巴黎,为观众带来不少新鲜的法国声音:除了前面提到的“郎朗音乐周”将聚焦法国作品外,驻院艺术家张昊辰将领衔演绎
梅西安
传奇性的
《时间终结四重奏》
;法兰西艺术院院士、终身秘书长
洛朗·佩蒂吉拉尔
将带来拉威尔
《达芙妮与克罗埃》第二组曲
,以及他以
《西游记》
为灵感创作的
同名芭蕾舞剧组曲
;张艺指挥的聚焦梅西安和陈其钢的音乐会;乐团助理指挥
赖嘉静
执棒布列兹
《无主之锤》选段
、普朗克
《法兰西组曲》
等鲜少上演的法国当代音乐,以及由大提琴家
扬·沃格勒
担任独奏的
迪蒂耶协奏曲“遥远的世界”
都令人期待。
2025年还是
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年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将借此契机再次聚焦这位深沉、复杂而令人难忘的作曲家,尤其是他的若干协奏曲作品。
张弦
、
赖嘉静
将先后指挥
第九和第五交响曲
两部代表作,钢琴家
陶康瑞
、小提琴家
宁峰
、大提琴家
陈亦柏
实力奉献难得一见的
肖斯塔科维奇协奏曲全集
。作曲家的电影配乐
《牛虻组曲》
和为纪念战争受害者而作的
《第八号弦乐四重奏》
也将展现
多面“肖”像
,勾勒出“老肖”永远不会随时间而淡去的多面侧影。
多年来,乐团始终不遗余力推动中国作品委约和演出,新乐季自然也不例外。恰逢
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十周年
,乐团将由
张国勇
执棒,携手
唐俊乔、陆威、胡胜男、王宏伟、高白、刘贝贝
及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北京爱乐合唱团
,以
老中青三代作品
展示新时代丰厚坚实的创作成果。据乐团节目运营组长
汤宁
介绍,本乐季将有三部国家大剧院委约新作上演:
姚晨
为
沈洋
和乐团量身定制的
《秋怀》
、
赵季平
的交响童话
《花儿的故事》
、
黄若
与
马琳·阿尔索普
联合五大洲乐团发起的环保主题之作
《峰回路转》
。
音乐时光也不会总是严肃的,
跨界和轻松的音乐
有时会让人眼界大开,有时会让人流连难返。新乐季里,观众们还将首度欣赏到由
焦元溥
最新改编剧本、
张洁敏
指挥、
王耀庆
一人分饰十余角的交响乐剧
《罗密欧与茱丽叶》
。明年“六一儿童节”期间,
孙一凡
执棒的
BBC
“七个世界,一个星球”视听音乐会
则可能是热爱自然、热衷想象的小朋友和大朋友们最喜欢的音乐礼物。
随着演奏家队伍的逐渐壮大,乐团将在新乐季开辟
“精致小交”
板块,系统性开展
室内乐团及小型乐团曲目
的挖掘、编排和演出,也在原有的以重奏曲目为主的
“无界室内乐”
板块基础上,拉开了乐团室内乐节目再次升级的序幕。在“精致小交”系列里,女高音歌唱家
宋元明
演唱的布里顿
《彩画集》
、帕格尼尼和伊丽莎白比赛中技惊四座的
朱凯源
带来的维瓦尔第与皮亚佐拉的“
八季”
、古典吉他演奏家
苏萌
与
弦乐队
的琴歌旖旎都是其中亮点。
在传统的
“无界室内乐”
板块中,乐团各重奏组将各显其能。
国家大剧院八重奏,风岸、极简、桥等弦乐四重奏将悉数亮相。
弦乐声部将上演勋伯格
《第0号弦乐四重奏》
、阿沃·帕特极具风格的
《镜中镜》
、舒伯特
《死神与少女》
等经典作品,并携手大提琴家
王莹
带来德彪西唯一的
弦乐四重奏
,与钢琴家
姜波强
合作门德尔松
《第一号钢琴三重奏》
。木管组则通过德彪西
《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阿拉贝斯克》
、若利韦
《圣诞田园曲》
及与
李沛
联袂演绎的米约萨克斯与木管五重奏
《胆小鬼》
等展现法兰西音乐魅力。
今年九月,乐团打击乐首席
刘恒
还将以“探索无界”为主题,领衔打击乐声部及他的众多打击乐伙伴带来
全场原创作品
。这套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作品,也将凸显刘恒在打击乐作曲方面的才华和成就。明年五月,
乐团圆号声部
将再度携手
中国圆号重奏团
带来辉煌的圆号音乐会,
铜管组演奏家
们还将在明年七月与意大利小号演奏家
安德烈·朱弗莱迪
吹响“金色号声”,除
威尔第
《凯旋进行曲》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野蜂飞舞》
等耳熟能详的曲目,还有电影配乐大师
莫里康内
、
约翰·威廉姆斯
创作的动人旋律。